第五十七章
斯大林說:“外國侵略者把舊日詩人的這句話背得很熟。他們一麵打,一麵說:‘你富饒’,那就可以靠你發財。他們一麵打,一麵說:‘你貧窮、軟弱’,那就可以打你搶你而不受到懲罰。打落後者,打弱者,這已經成了剝削者的規律,這就是資本主義弱肉強食的規律。你落後,你軟弱,那你就是無理,於是也就可以打你,奴役你。你強大,那你就是有理,於是就得小心對待你。正因為如此,我們再也不能落後了。”
人們的忘我精神和無窮無盡的創造力是斯大林領導的那個時代的最大特點。
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新西伯利亞城采訪了一位帶病堅持工作的鐵路工人畢爾。當記者問他為什麼不把妻子接過來過安穩的日子,這位鋼鐵一樣的人這樣回答:
“人生最偉大的事情就是工作,是創造!在我們生活的這段時刻,有無窮盡的創造機會,我難道能夠從創造的工作中離開一個鍾頭去溫存我的妻子或是按時去吃飯嗎?”
那個時期,不管是黨員、幹部,還是普通群眾,都把艱苦創業的思想看作一種天職。一切舊的習慣和看法都以最快的速度消失在這片古老而落後的國度裏。
第一個5年計劃期間,俄國建立了近1500個大型企業,其中有第聶伯比電站、庫茲涅茨克鋼鐵公司,烏拉爾機械廠及化學機械廠、汽車廠、農機廠、拖拉機廠等,第一個5年計劃從1929~1932年,用了4年零3個月。
第二個5年計劃調整了工業布局,在燃料和原料產區建立重工業基地,以減少運輸壓力。在一些大城市中建立大型工廠,在斯大林格勒僅用11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一座宏偉的拖拉機廠,在烏拉爾建立國防工業,正因為有這樣雄厚的重工業基地,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才免遭毀滅性的打擊,才有能力最終戰勝德國法西斯。
通過工業化,蘇聯的工業增長確實很快,到1937年,蘇聯的工業總產值已超過德、英、法三國,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工農業比重中,工業已占到77.4%,蘇聯已經成了世界上強大的工業國之一。
期大林在政治鬥爭中是一帆風順的,但他的家庭生活與之相比,要遜色得多。
斯大林的第一個妻子葉卡捷琳娜去世20年後,他娶了第二個妻子娜捷斯達·阿利盧耶娃。
1918年,國內革命戰爭剛剛打響,斯大林被派到察裏津,她也隨斯大林去了,給斯大林當秘書。
被內戰折磨的察裏津,是一個充滿了饑荒、暴力的城市,到處是殘磚碎瓦、饑餓的人群,遠處的槍炮聲,這些殘酷的景象,叫她有點害怕但她身邊有她強健的丈夫,又讓她心裏感到有了依靠。
3年國內戰爭期間,她一直跟隨斯大林東奔西跑,一直到戰爭結束,他們才回到莫斯科,她被分配到列寧秘書處工作。她善於執行任務,對工作一絲不苟,有時可以一連幾天幾夜,一直坐在打字機前,遇到一些比較重要的任務時,列寧總是說:“把這事委托給阿利盧耶娃去做,她一定能做好。”
斯大林很愛他的妻子,雖然他很忙。1921年阿利盧耶娃生了一個男孩,取名瓦西裏。1926年又生了女兒斯維特蘭娜。
在20年代,領導人生活都很儉樸。斯大林和阿利盧耶娃也一樣,剛回到莫斯科時,根據列寧的命令,給了斯大林一套不大的住宅。後來,他們又搬了兩次家,最後才在莫斯科近郊的祖巴洛夫別墅住下來,在這一片別墅區裏居住的還有黨的一些其他領導人。伏羅希洛夫、米高揚、布哈林也離他們不遠。
斯大林的嶽父母、阿利盧耶娃的哥哥姐姐,斯大林第一個妻子生的兒子雅可夫都住在這座別墅裏。這裏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充滿了家庭的歡樂。
斯大林從1922年就是總書記了,官很大,家裏卻很窮。屋裏擺設的是不值錢的家具,沙發椅套著布套,沒有一件古董,地板上鋪了兩塊地毯,家裏甚至沒有一幅好的“真正的畫”。牆上掛的是普通本框鑲的複製品,惟一的一架鋼琴還是公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