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1937年1月23日,在莫斯科開始了第二次大審訊。皮達可夫、拉狄克、索柯裏尼柯夫等17名被告被說成是反蘇托洛茨基中心的領導人。他們被指控勾結德國和日本政府陰謀推翻蘇維埃政權。他們的幕後指揮者是托洛茨基。這個審判案同第一次一樣,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檢察長維辛斯基操縱著審判過程。一個目睹公審現場的人寫道:“所有被告好像都爭相往自己的頭上堆加罪名——‘是我的莫大罪過’。幾乎用不著讓他們同原告對質。”皮達可夫甚至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他同托洛茨基在奧斯陸(被告從未到過那裏)的會麵……
所有的人都被判為有罪,13人被槍決,4人被判處10年徒刑。
葉若夫在12月的全會上,攻擊布哈林和李可夫,指揮他們同反革命分子托洛茨基有聯係,他們有“地下組織”,並正在進行陰謀活動。當莫洛托夫在會上繼續對布哈林進行指控的時候,布哈林喊道:“我不是季諾維也夫,也不是加米涅夫!我是不會誣陷自己的。”
全會最後是斯大林講話,他說:“……我們要繼續偵察。”
在審理“托洛茨基平行中心案”中,拉狄克、皮達可夫等人又給布哈林、李可夫等人捏造了一大堆莫須有的罪名。
布哈林接連給斯大林寫了幾封信,為自己無罪進行辯護,在這期間,布哈林等人還不斷被叫去與拉狄克、皮達可夫等人對質。同拉狄克對質後,斯大林問布哈林,怎麼解釋大家對你提出的指證,布哈林回答說;“這一點您能解釋得比我好。”
1937年1月7日,作為主編的布哈林的名字已從《消息報》消失了。
2月,布哈林年輕的妻子拉林娜上街遇見奧爾忠尼啟則,兩人邂逅相遇不知說什麼好,最後還是奧爾忠尼啟則先開了口:“要堅強一些!”說完轉身鑽進汽車走了。拉林娜回到家後,把這事告訴了丈夫。布哈林決定給老朋友寫封信,信的結尾寫道:“我開始擔心,我一旦被捕會落到拉狄克、索柯裏尼柯夫、穆拉洛夫的地步。別了,親愛的謝爾戈,我的所有打算都是真誠的。無論以後命運如何,我都是清白的。”他請求奧爾忠尼啟則,如果他被捕的話幫助照顧他全家。但信還未發出,奧爾忠尼啟則就於2月18日自殺了。布哈林得知奧爾忠尼啟則自殺的消息後悲痛地說:“現在再沒有人可以指望了。”
中央全會2月23日舉行,預定的日程是:布哈林和李可夫問題,組織問題。中央通知布哈林參加全會,但布哈林決定不去參加。在給中央的聲明信中,指出對他所有的指控都是誹謗,並宣布“從明天開始我將完全絕食,直至撤消對我的所謂背叛、暗害行為,恐怖活動的指控為止。”布哈林從2月20日起真的開始絕食。
鑒於布哈林絕食,全會又增加了一個內容:關於布哈林向全會宣布絕食的反黨行為問題。由於有這項議程,布哈林決定出席會議,但不停止絕食,進入衣帽間時,李可夫也在,他對布哈林說:“最有遠見的還是托姆斯基。”進入會議廳時,布哈林因絕食暈倒在地,斯大林走過來說:“你向誰絕食,尼古拉,向黨中央嗎?瞧,你像誰了,虛弱不堪。為自己的絕食向全會道歉吧!”
布哈林回答說:“既然你們打算把我開除出黨,這又有什麼用呢?”“誰也不想把你開除出黨。走吧,走吧,為不良行為請求全會原諒吧。”布哈林相信了斯大林的話,向全會道了歉,並宣布停止絕食,指望全會對他有個公道的說法。他的希望馬上就落空了。在全會上,葉若夫在他的報告中對布哈林和李可夫提出3點指控:一、欺騙黨,成立地下秘密組織;二、堅持在蘇聯複辟資本主義的綱領;三、在同蘇聯所有敵人結盟後,轉而采取恐怖手段,策劃武裝暴動,進行各種破壞。布哈林和李可夫對種種誣告都依據事實予以駁斥,堅決否認對他們的指控。
為了最終處理布哈林和李可夫一案問題,全會決定成立一個以米高揚任主席的委員會,起草關於這個問題的決議案,成員有斯大林、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葉若夫、克魯普斯卡婭、赫魯曉夫等人。
當天晚上,委員會開會,在會上對布哈林、李可夫一案的處理出現了4種意見。會議最後按斯大林的建議通過決議:1、撤銷布哈林和李可夫中央候補委員資格,開除出黨,不把他們送交法庭審判,而把布哈林和李可夫案件送交內務人民委員部;2、委托由斯大林、米高揚、葉若夫等同誌組成的委員會根據決議起草一份說明理由的決議案。一切準備就緒後,第二天早晨,斯大林的秘書給布哈林打電話,讓布哈林和李可夫必須參加27日的全會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