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2 / 2)

政治局委員都來了,斯大林詢問他們的意見,但是沒有回答。沉默一陣後,鐵木辛哥說話了:“應該立即命令邊境軍區所有部隊進入一級戰備。”朱可夫把在總參謀部隊訂的命令讀了一遍。命令強調必須根據打退敵人進攻的作戰計劃采取堅決行動,但斯大林仍沒有放棄他的希望,以為這也許是一場虛驚。他說:“現在下達這樣的命令還太早,也許還可以和平解決。”斯大林讓人重新起草命令,發往列寧格勒、波羅的海西部、基輔和敖德薩各軍區的前線部隊,要他們立即做好準備,準備抗擊德國可能發動的突然襲擊。

1941年6月22日0時30分這項命令下達完畢,但許多集團軍尚未接到命令時,德軍已發動了全線進攻。

德國以162個師,30萬人,3400輛坦克,7000門火炮分3路進軍:北路指向列寧格勒、中路指向莫斯科、南路指向烏克蘭,向蘇聯發動進攻。蘇聯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倉皇應戰的。

德國的大規模突然進攻,出乎斯大林的意料之外。由於他判斷和部署的失誤,使蘇聯遭受極大損失。

通信聯絡中斷,莫斯科幾乎失去了同各軍區之間的聯絡。斯大林和他的統帥部並不知道,在戰爭第一天,蘇軍共損失了1200多架飛機,大部分飛機是被德軍炸毀在機場上的。德軍掌握了製空權並從寬約1500公裏的廣大地區向蘇聯發起正麵進攻。德國的坦克部隊和摩托化步兵師潮水般衝向蘇聯各邊防要塞和城市。蘇軍在邊境地區的軍用倉庫、武器彈藥及其他軍需物資,幾乎全部落入德軍手中,蘇軍官兵雖然奮力反擊,但無法阻擋德軍的快速推進。在戰爭的頭幾天,蘇聯西部邊境各條戰線都是亂糟糟的,有時簡直是一片混亂。統帥部不斷發出新的指示和命令,但這些指示和命令又都落後於急速變化的形勢。在戰爭的頭五六天裏德軍就深入了蘇聯國土150~200公裏。

斯大林心情沮喪,甚至有些慌亂,但他很快從消沉的情緒中擺脫出來,振作起來,重新負起他身上的重任。為了摸清前線情況,他命令大本營的朱可夫大將到西南方麵軍、沙波升尼科和庫利克元帥到西方方麵軍。

6月28日,德軍在明斯克完成合圍,蘇軍43個師又3個旅被圍殲於明斯克,傍晚,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失守。斯大林沉痛地說:“列寧親手締造了我們的國家,而我們大家卻把它誤了!”

為了戰爭的需要,斯大林親自兼任了國防人民委員,稍後,又親自擔任蘇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斯大林集黨、政、軍大權一身,這在戰爭時期是必要的。斯大林命令將工業向東轉移,根據這個命令,1500多個企業其中包括1300多個龐大軍工廠,向後方疏散。這些工廠很快就完成遷移,並又很快地恢複生產,這為以後的戰爭勝利打下了深厚的物質基礎。

德軍攻破了列寧格勒以東20公裏的築壘區。9月8日,攻占了拉多加湖畔的計利湖利堡。列寧格勒被德軍包圍,列寧格勒居民開始了近500天的保衛戰。

在西南方向,德軍的南方集團軍群從利沃夫出發,直逼烏克蘭首都基輔。朱可夫緊急求見斯大林,向斯大林彙報總參謀部的作戰方案,建議加強中央方麵軍,建議把西南方麵軍撤到第聶伯河以東。斯大林問道:“基輔怎麼辦?”朱可夫堅持己見:“基輔不得不放棄。”斯大林發火了,他高聲說道:“把基輔交給敵人,虧你想得出來。”朱可夫委屈地回答說:“如果你認為我這個參謀長隻會胡說八道,那麼還要我幹什麼?我請求解除我的總參謀長職務,把我派到前線去,我在那裏可能對祖國更有好處一些。”

“請你冷靜些,”斯大林說:“再說……如果你這樣提出問題,那麼我們缺了你也能行……你去工作吧,我們一會兒叫你來。”大約半小時後,朱可夫被召去。斯大林說:“我們商量了一下,決定解除你的總參謀長職務,由沙波什尼科夫接任。他的身體確實不太好,但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幫助他。”

斯大林接著問朱可夫,願意上哪,並同意由他來指揮他所提議的對葉爾尼亞突擊部的反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