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希望
——[中國]魯迅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頭發已經蒼白,不是很明白的事麼?我的手顫抖著,不是很明白的事麼?那麼,我的魂靈的手一定也顫抖著,頭發也一定蒼白了。
然而這是許多年前的事了。
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滿過血腥的歌聲:血和鐵,火焰和毒,恢複和報仇。而忽而這些都空虛了,但有時故意地填以沒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雖然盾後麵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陸續地耗盡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豈不知我的青春已經逝去了?但以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墜的蝴蝶,暗中的花,貓頭鷹的不祥之言,杜鵑的啼血,笑的渺茫,愛的翔舞……雖然是悲涼飄渺的青春罷,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現在何以如此寂寞?難道連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麼?
我隻得由我來肉搏這空虛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聽到Pet fi Sándor(1823—18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甚麼?是娼妓:
她對誰都蠱惑,將一切都獻給;
待你犧牲了極多的寶貝——
你的青春——她就棄掉你。
這偉大的抒情詩人,匈牙利的愛國者,為了祖國而死在可薩克兵的矛尖上,已經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詩至今沒有死。
但是,可慘的人生!桀驁英勇如Pet fi;也終於對了暗夜止步,回顧著茫茫的東方了。他說: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倘使我還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這“虛妄”中,我就還要尋求那逝去的悲涼飄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滅,我身中的遲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現在沒有星和月光,沒有僵墜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愛的翔舞,然而青年們很平安。
我隻得由我來肉搏這空虛中的暗夜了,縱使尋不到身外的青春,也總得自己來一擲我身中的遲暮。但暗夜又在哪裏呢?現在沒有星,沒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愛的翔舞;青年們很平安,而我的麵前又竟至於並且沒有真的暗夜。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兒時
——[中國]瞿秋白
狂臚文獻耗中年,亦是今生後起緣;
猛憶兒時心力異,一燈紅接混茫前。
——定盒詩
生命沒有寄托的人,青年時代和“兒時”對他格外寶貴。這種浪漫蒂克的回憶其實並不是發見了“兒時”的真正了不得,而是感覺到“中年”以後的衰退。本來,生命隻有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眾的裏麵,假使他天天在為這世界幹些什麼,那末,他總在生長,雖然衰老病死仍舊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業——大眾的事業是不死的,他會領略到“永久的青年”。而“浮生如夢”的人,從這世界裏拿去的很多。而給這世界的卻很少,——他總有一天會覺得疲乏的死亡:他連拿都沒有力量了。衰老和無能的悲哀,像鉛一樣的沉重,壓在他的心頭。青春是多麼短嗬!
“兒時”的可愛是無知。那時候,件件都是“知”,你每天可以做大科學家和大哲學家,每天在發見什麼新的現象,新的真理。現在呢?“什麼”都已經知道了,熟悉了,每一個人的臉部己經看厭了。宇宙和社會是那麼陳舊,無味,雖則它們其實比“兒時”新鮮得多了。我於是想念“兒時”,禱告“兒時”。
不能夠前進的時候,就願意退後幾步,替自己恢複已經走過的前途。請求“無知”回來,給我求知的快樂。可怕嗬,這生命的“停止”。
過去的始終過去了,未來的還是未來,究竟感慨些什麼——我問自己。不知哪一夜,東風逃出它美麗的皇宮,獨駕祥雲,在夜的暗影下,窺伺人間。
那時宇宙的一切正偃息於冷凝之中,東風展開它的翅兒向人間輕輕扇動,聖潔的冰淩化成柔波,平靜的湖水唱出潺濺的戀歌!
不知哪一夜,花神離開了她莊嚴的寶座,獨駕祥雲,在夜的暗影下,窺伺人間。
那時宇宙的一切正抱著冷凝枯萎的悲傷,花神用她挽回春光的手段,剪裁綾羅,將宇宙裝飾得嫣紅柔綠,勝似天上宮闕。她悄立萬花叢中,讚歎這失而複得的青春!
春的警鍾
——[中國]廬隱
不知哪一夜,司鍾的女神,悄悄的來到人間!
那時人們正飲罷毒酒,沉醉於生之夢中,她站在白雲端裏敲響了春的警鍾。這些迷惘的靈魂,都從夢裏驚醒,呆立於塵海之心,——風正跳舞,花正含笑,然而人類卻失去了青春!
他們的心已被冰淩刺穿,他們的血已積成了巨瀾,時時鼓起腥風吹向人間!
但是司鍾的女神,仍不住聲的敲響她的警鍾,並且高叫道:
青春!青春!你們要捉住你們的青春!
它有美麗的翅兒,善於逃遁,
在你們躊躇的時候,它已逃去無蹤!
青春!青春!你們要捉住你們的青春!
世界受了這樣的警告,人心撩亂到無法醫治。
然而,不知哪一夜,東風已經逃回它美麗的皇宮。
不知哪一夜,花神也躲避了悲慘的人間!
不知哪一夜,司鍾的女神,也不再敲響她的警鍾!
青春已成不可挽回的命運,宇宙從此歸複於蕭殺沉悶!
寫給少女的話
——[美國]華盛頓
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在其未傾心於人時,能使周圍的異性神搖目眩,如醉如癡。一旦結婚之後,結果就是狂熱消失,一切重歸於平靜。原因所在並非她的容顏與魅力有所衰退,而是向她求婚的希望已不複存在。因此,愛情是可能而且應該受到理智的指引的。
當愛開始燃燒,你心中充滿柔情時,問問你自己,誰是你心靈的闖入者?你完全了解他嗎?他有優秀的品格嗎?他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嗎?一個聰明的女人和一個笨蛋共同生活是無幸福可言的。他的職業是什麼?他是賭徒、紈絝子弟或酒鬼嗎?他的財產足夠維係你已習慣的生活嗎?你的朋友對他有反感嗎?上述疑問都得到令人滿意的回答後,仍有一個重要問題,即你有充分根據認為你占有了他的全部愛情嗎?如果沒有,多情的心就要與單戀的感情搏鬥。
愛情應由男方宣布,不能出自女方的任何請求,這樣才能長久和有價值。有高尚的觀念和大方的舉止就不會過分拘謹或過分輕浮。舉止輕浮的女人用眼神、言詞和動作勾引別人求愛,然後加以拒絕,其最後的懲罰往往是在孤寂中老去。這樣說可能與事實不會相距太遠。
十八歲以下的決定
——[美國]戴爾·卡耐基
如果你的年齡是在十八歲以下,那麼你可能即將作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兩項決定——這兩項決定將深深地改變你的一生。
第一,你將如何謀生?你將做一名農夫、郵差、化學家、森林管理員、速記員、獸醫、大學教授,或者你想擺一個牛肉餅攤子?
第二,你將選擇誰做你孩子的父親或母親?
這兩項重大決定,通常都像賭博。哈裏·艾默生·佛斯迪克在他的《透視的力量》一書中說:“每位小男孩在選擇如何度過一個假期時都是賭徒。他必須以他的日子作賭注。”
你如何才能減低選擇假期時的賭博性?首先,如果可能的話,試著去找尋你所喜歡的工作。有一次我請教大衛·古裏奇(輪胎製造商古裏奇公司的董事長)成功的第一要訣是什麼,他回答說:“喜愛你的工作。”他說:“如果你喜歡你所從事的工作,你工作的時間也許很長,但卻絲毫不覺得是在工作,反倒像是遊戲。”
愛迪生就是一個好例子。這位未曾進過學校的送報童,後來卻使美國的工業生活完全改觀。愛迪生幾乎每天在他的實驗室裏辛苦工作十八個小時,在那裏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為苦。“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工作”,他宣稱,“我每天樂趣無窮”。
我奉勸年輕朋友們不要隻因為你家人希望你那麼做,就勉強從事某一行業。不要貿然從事某一行業,除非你喜歡。不過,你仍然要仔細考慮父母所給你的勸告。他們的年紀比你大,已獲得那種惟有從眾多經驗及過去歲月中才能得到的智慧。但是,到了最後分析時,你自己必須作最後決定。將來工作時,快樂或悲哀的是你自己。
現在讓我替你提供下述建議——其中有一些是警告——以便你選擇工作時作參考:
一、閱讀並研究一些有關選擇一位職業輔導員的建議。尤其是那些由最權威人士提供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