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妙對佳語

紀曉嵐是清乾隆年間禮部尚書大學士,生性詼諧,才思敏捷,常有急智奇思,語驚四座,妙趣橫生。

乾隆年間,有一年工部發生火災,皇上命令大司空金簡召集民重建,但對外地遭受水澇災的黎民百姓卻不聞不問。當時京城裏有人便創作一句上聯欲求應對:

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

此聯語含譏刺,頗得人心,所以傳抄者紛紜;但又因句含有“金、木、水、火、土”五字,對起來頗費周折。當時朝中有位中書舍人,昏庸無能,但又想在這個難題上露一手,因此便去請文人紀曉嵐相助。紀曉嵐聽他念罷上聯後,便先打招呼說:“隻要您什麼都不忌諱,我馬上就能作答。”

中書舍人說:“隻要對得上,我什麼也不忌諱,您盡管說吧!”紀曉嵐於是對出下聯:

南人北相,中書君什麼東西

原來這位中書舍人是北京南邊的一個縣裏人,由南抵北為相,故稱“南人北相”;此下聯中包含了“東、西、南、北、中”五個字,與上聯“金、木、水、火、土”對得再巧不過。

舊時常把財神爺、藥王爺同供一龕。紀曉嵐為之作對雲:

有錢難買命

無藥可醫貧

紀曉嵐常侍皇帝之側,給乾隆講書讀詩,時間長了,思念老家,但又不好直接向皇上提出來。

乾隆皇帝看出紀曉嵐有心事,便說:“紀曉嵐,看你悒鬱不樂,必有心事在懷,讓我猜詳一下如何?”

紀曉嵐問:“陛下如何猜詳?”

乾隆說:“我看你是: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紀曉嵐立刻跪下說:“聖上明鑒。如蒙陛下恩準,給假回鄉省親,紀曉嵐感戴聖恩。我便:

“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

乾隆出拆寫上聯,紀曉嵐答拆字下聯,對仗工整,對答如流。乾隆心中大為高興,即準紀曉嵐回鄉省親。

“後生更比先生長”

解縉幼年苦學多才,長於巧對,十歲時就小有名氣。一日,出身翰林的曹尚書想考他。一見麵,曹尚書便道:“老夫欲揀幾句聯語,你可能和對?”解縉從容答道:“後生才疏學淺,堂上獻醜,還望大人海涵。”曹尚書麵對牆上一副墨跡,脫口說道:

醉愛羲之跡

解縉隨口吟就:

狂吟“白也”詩

曹尚書又出一聯:

風吹馬尾千條線

解縉對曰:

日照龍麟萬點金

曹尚書見未能考住解縉,指著屏風上的畫幅又出一聯:

龍不吟,虎不嘯,魚不躍,蟾不跳,

笑煞落頭劉海

解縉指著案上的棋子說:

車無輪,馬無鞍,象無牙,炮無火,

活捉寨內老將

話音剛落,曹尚書額頭生冷汗,但還不甘罷休,又以教訓的口吻道:

眼珠子,鼻孔子,珠子還在孔子上

隱意我老夫子終究還是比你小娃娃行。沒想到解縉沉思片刻,遂得一聯回敬:

眉先生,發後生,後生更比先生長

此聯寓意深刻,暗含譏諷,解縉語聲一落,看客們拍案叫絕,曹尚書隻得佯醉而退。

笑佛聯

幾處名勝,有笑眯眯、樂哈哈的大肚彌勒佛,彌勒佛旁,更有意味無窮的對聯。

南京多寶寺彌勒佛旁的對聯是: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北京潭柘寺和廣州榕寺的彌勒佛旁的對聯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四川樂山淩雲寺彌勒佛旁的對聯是: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來觀去,觀他人總有高有低

狂泉

昔有一國,國中有水,號曰狂泉,飲之無不狂。國君穿井而飲,獨得無恙。國人反謂國君之不狂為狂,於是聚謀共執國君,療其狂疾,火艾針藥畢具。君不任其苦,酌泉飲之即狂矣。(《袁燦傳》)

藥渣寓言

某帝時宮人多懷春疾,醫者曰:“須敕數十少年藥之。”帝如言。後數日,宮人皆顏舒體胖,拜帝曰:“賜藥疾愈,謹謝恩。”諸少年伏於後,枯瘠蹣跚,無複人狀。帝問:“是何物?”對曰:“藥渣。”(《陸采》)

東方朔割肉

武帝嚐於伏日詔賜從官肉,大官丞日晏不來①,朔獨拔劍割肉,謂同官曰:“伏日當早歸,請受賜。”即懷肉去。已而大官奏之,朔入免冠謝。上曰:“賜肉不待詔,以劍割而去之,何也?且起自責。”朔再拜曰:“朔來②!朔來!受賜不待詔,何無禮也!拔劍割肉,一何壯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歸遺細君③,又何仁也!”上笑曰:“使若自責,乃反自譽。”複賜酒一石,肉百斤,令歸遺細君。(《前漢書》)

周五

俗以小指為最卑,每借喻輕褻之輩。有館師周五先生者,素方古,而主人善謔,周亦知之,恃以師道而無恐。一日會春酒,同座有不識周者,問主人曰:“此位是誰?”主人示以小指。周大怒曰:“莫說我為君家師,即君家之朋友,亦不應侮慢如此!”主人從容以手輪數曰:“尊姓是周,趙錢孫李周,周是小指,尊行第五,一二三四五,五是小指;君為我家師,天地君親師,師是小指,君為我之朋友,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朋友是小指。我示以小指,君之姓氏、排行、事跡,及與我交好之由,無不包括,省卻許多言語。”周竟無辭以對。

東方朔恐朱儒

朔文辭不遜,高自稱譽。上偉之,令待詔公車,奉祿薄,末得省見。久之,朔紿騶朱儒曰:“上以若曹無益於縣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臨眾處官,不能治民;從軍擊虜,不任兵事。無益於國用,徒索衣食,今欲盡殺若曹。”朱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過,叩頭請罪。”居有頃,聞上過,朱儒皆號泣頓首。上問:“何為?”對曰:“東方朔言上欲盡誅臣等。”上知朔多端,召問朔:“何恐朱儒為?”對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長三尺餘,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臣朔長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朱儒飽欲死,臣朔饑欲死。臣言可用,幸異其禮;不可用,罷之,無令但索長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詔金馬門,稍得親近。(《前漢書》)

東方朔詼諧得幸。漢武帝謂群臣曰:“相書雲:鼻下人中長一寸者,年百歲。”朔曰:“彭祖八百歲,果如陛下所言,則人中長八寸,以此推之,彭祖麵長丈餘矣。”上大笑。

不要錢嫌少

一年老令君,大書縣治之前曰:“三不要。”注之曰:“一不要錢;二不要官;三不要命。”次早視之,每行下添二字:“不要錢嫌少;不要官嫌小;不要命嫌老。”見者絕倒。(《筠廊偶筆》)

將兵將醬

今南方烹庖魚皆用醬,故不論大小門戶,當三伏時每家必自製之,取其便也。其製醬時必書“薑太公在此”五字為壓勝,處處皆然。有問於袁簡齋曰:“何義也?”袁笑曰:“此太公不善將兵,而善將醬。”蓋戲語耳。後閱顏師古《急就章》雲:“醬者百味之將帥,醬領百味而行。”乃知雖一時戲語,卻暗合古人意義。見《隨園隨筆》。(錢泳《澄樓雜記》)

老鰥戲語

蘇州有一老鰥,人問:“有了令郎麼?”答曰:“提起小兒,實在心酸。前回妻祖與妻父定親,說得垂成了,被一個天殺的用計促退了。致使妻父不曾娶得妻母,妻母不曾養得賤內,至今小兒杳然。”

落地

一舉子赴京會試,仆挑行李隨行。行到曠野,忽狂風大作,將擔上頭巾吹下,仆大叫:“主人帽子落地(地第同音)了!”主人心下不悅,囑曰:“今後莫說落地(第),隻說及地(第)。”仆領之,將行李掮好,將帽用繩拴緊曰:“如今憑你走上天,再也不會及地(弟)了。”(《堅瓠集》)

怕老婆說

《尚書》“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古注雲:“箕星,東方宿也,東木克北土。以土為妻,土好雨,故箕星從妻所好而多雨也。畢星,西方宿也,西金克東木。以木為妻,木好風,故畢宿從妻所好而多風也。”由此推之,北宮好燠,南宮好燠,中央四季好寒,皆以所克為妻而從妻所好。則是上則星宿亦怕老婆矣。

化妒神咒

扈統妻荀氏,性妒悍。一日統夢神謂曰:“天上有《化妒神咒經》卷,自孔門三出妻之後,此經不行人間,今授汝,汝當諦聽。”乃開緘展寶藏朗誦,統俯伏聽受,即能默記。每日清晨奉持,三日後荀氏漸覺溫柔。四十九日荀氏病,口吐一物,黑如漆,似蛇兩頭,似蠍兩尾,不解何物。夜複夢神曰:“此是汝妻妒根,今為佛力拔去,永無妒心矣。”妻病亦愈。(《堅瓠集》)

任環

唐管國公任環,酷怕妻。太宗以功賜二侍子,環拜謝不敢以歸。太宗召其妻賜酒,謂之曰:“婦人妒忌,合當七出,若能改行無妒,則無飲此酒,不爾,可飲之。”曰:“妾不能改妒,請飲酒。”遂飲之。比醉歸,與其家死訣,其實非鴆也。既不死,他日杜正倫譏弄環。環曰:“婦當怕者三:初娶之時,端居若菩薩,豈有人不怕菩薩耶?既長生男女,如養兒大蟲,豈有人不怕大蟲耶?年老麵皺如鳩盤荼鬼,豈有人不怕鬼耶?以此怕婦,亦何怪焉?”聞者歡喜。(韓琬《禦史台記》)

巫人治妒

京師有士人聓,其婦大好忌,於夫小則詬詈,大則捶打。嚐以長繩係夫腳。聓密與巫嫗為計,因婦眠而逃,以羊係繩上。婦覺牽繩而羊至,大驚,召問巫。巫曰:“娘子積惡,先人怪責,故郎君變成羊。若能改過,乃可祈請。”婦因悲號,抱羊慟哭,自咎悔誓。巫乃令七日齋,舉家悉避於室中。禁鬼神師祝,羊還複本形,聓徐徐還。後複妒忌,聓因伏地作羊鳴。婦驚起徙跣,呼先人為誓,於是不複敢爾。(江盈科《談言》)

葡萄架倒了

有吏懼內,一日被妻撾破麵皮。明上不堂,太守見而問之,吏權詞對曰:“晚上乘涼,適葡萄架倒了,故此刮破。”太守不信,曰:“定係你妻子所撾。”將差皂隸傳問,不意奶奶在堂後潛聽,大怒,搶出堂外。太守慌謂吏曰:“你且暫退,我內衙葡萄架也要倒了。”

武弁懼內

一武弁懼內,麵為婦爪傷。同僚謂曰:“以登壇發令之人,受製於一女子,何以為顏?”弁曰:“積弱所致,一時整頓不起。”同僚曰:“刀劍士卒,皆可以助兄威,伺其咆哮,先令軍士被掛槍戟,林立兩旁,然後與之相拒,彼懾軍威敢不降服。”弁從之。及隊伍既設,弓矢既張,其妻見之,大喝一聲曰:“汝裝此模樣,將欲何為?”弁聞之,不覺膽落,急跪下曰:“請奶奶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