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紀曉嵐巧釋聯語

“伴君如伴虎”。在朝做官的人個個倍加小心。有時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很難做人。紀曉嵐依靠自己的辯才,有時竟能使皇上回嗔作喜,避免了很多麻煩。

一年中秋,乾隆皇帝召集愛臣在禦花園飲酒賞月。乾隆提出要與紀曉嵐對句,以助雅興。他首先吟出上聯:

玉帝行兵,風刀雨箭雲旗雷鼓天為陣

吟罷,他得意地朝群臣掃視一周,然後把眼光停在紀曉嵐臉上,看紀曉嵐如何答對。紀沉著地吟道:

龍王設宴,日燈月燭山肴海酒地作盤

不僅句子對得妥貼,而且地作餐盤較之天為戰陣,氣派更加宏大。乾隆聽了,剛才臉上的得意神氣黯然消失。紀曉嵐知道乾隆好為人師,愛在眾人麵前賣弄才華,後悔自己剛才不該和他平分秋色。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對句對得不好,說不定乾隆又會當眾奚落你,讓你下不了台。看來是左右為難的事,卻沒有把紀曉嵐難住。

隻見紀曉嵐連忙解釋道:“主上為天子,故風雨雲雷,任從驅遣,威懾天下,臣乃酒囊飯袋,故視日月山海,都在筵席之中。不難看出,主上好大神威,為臣不過好大肚子罷了。”

經他這樣自我嘲解,乾隆臉上立縱露出得意之色,對紀曉嵐道:“愛卿飯量雖好,如非學富五車,也不會有這樣大的肚子喲!”

廉乎?貪乎?

討袁名將蔡鍔將軍小時候有一次和小朋友們放風箏,風箏斷線落到了知府衙內。蔡鍔領著小朋友們一塊去索討,知府指著帶著的蔡鍔道:

童子六七人,無如爾狡

蔡鍔眼珠一轉道,對道:

太守二千石,唯有公……

剩下的一個字不說了。知府要他說完,蔡鍔便道:“你把風箏還我,當續個‘廉’字,不還,就續個‘貪’字。”

知府聽罷哈哈大笑,把風箏還給了蔡鍔,對蔡鍔的聰慧、頑皮備加讚賞。

數字遊戲聯

清朝末年,四川省某地新建一座孔明、趙雲合廟,有人為廟門上寫了上聯:

收二川,排八陣。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五丈原中,四十九盞明燈,一心隻為酬三顧

此聯用十個數字,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重大活動和功德。因為它句句用數字,而且又得圍繞一個人的業績來表述,實在難對。貼出後無人對出,幾乎成了絕對。

據說有一位廣東僧人路過此廟,對續聯很感興趣。但苦思冥想,仍不能對出。最後他要求將上聯中的“七擒孟獲,六出祁山”改為“七擒六縱”,便對出了表達趙雲功德的下聯。於是,這副對聯便成了:

收二川,排八陣,七擒六縱,五丈原中,四十九盞明燈,一心隻為酬三顧

搶孤子,出重圍,匹馬單搶,長板坡邊,數百千員上將,獨我猶能保兩全

下聯中用單、兩、百、千等數詞,加上有數量含義的孤、重、匹、長、數、獨等詞,同樣巧妙地寫出了趙雲一生的重大活動和功績,遺詞可謂挖空心思,不同凡響。

華羅庚妙聯

1953年,中國科學院組織出國考察。旅途中,華羅庚出一上聯:

三強韓趙魏

“三強”從文麵上看是指戰國時的韓、趙、魏三個強國,又暗喻代表團團長錢三強。聯出一時無人應對。華羅庚見大家不言語,就念了下聯:

九章勾股弦

《九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著作,書中首次記載了我國數學家所發現的勾股定理,亦稱勾股弦定理。“九章”在這裏又恰好是代表團一位成員、物理學家趙九章的名字。此聯雙關語用得十分巧妙。

方位與職業

解放前有一年春節,上海有一家人在門上貼了這樣一副對聯:

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這副聯中的“三界”、“五行”都是一詞多義的雙關用法。“三界”一般指“天、地、人”。聯中借此實指戶主家住在英、美、法三國租界地的圈子之外。“五行”慣常作“金、木、水、火、土”解釋。聯中指作者曾從事過銀行、土行、木行、水果行和養蠶行等五種行業。聯語借人們常用概念而又別有意指,風趣地表明了戶主的居住方位和職業經曆。

順讀倒讀都一樣

從前,有個聰明的和尚,想捉弄一位年輕的翰林,於是先出了一上聯:

畫上荷花和尚畫

此聯句不論是順讀還是倒讀,讀出的字音都一樣。他要求年輕的翰林應對。

翰林雖然年輕,卻也飽學,即聲對道:

書臨漢貼翰林書

和尚一聽,讚賞不已。這下聯與上聯對得不僅字工,而且意思也完全切對。上下聯中都把作聯人包括了進去。這是一種高級的文字遊戲。

民國萬稅

幽默文人劉師亮,三十年代就名噪蜀中。當時四川為軍閥楊森統治,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劉師亮曾寫了一副轟動一時的諧聯:

自古未聞糞有稅

而今隻有屁無捐

橫批:民國萬稅

據說當時農民進城挑糞也要交稅。劉師亮的聯語即據此而發。劉師亮還寫過這樣一副對聯:

民國萬稅

天下太貧

運用諧音,直刺國民黨統治者大征苛捐雜稅,害得民生凋敝的現實,言簡意賅。

痛斥袁世凱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果實,在北京當上了臨時大總統。他倒行逆施,鎮壓革命,實行獨裁專製,搞得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湖南有位王?蕙運給袁世凱的總統府撰了一對聯:

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

此聯構思精巧,上下聯內嵌入了“民國總統,不是東西”八字,痛斥袁世凱。

應婚聯

一舉子進京赴考,路經一小店,見店主小姑娘長得漂亮,舉子便向她求婚。姑娘應婚的條件是,她出上聯,他要對出下聯,上聯是:

冰冷酒:一點水、二點水、三點水

舉子絞盡腦汁,也沒對出,結果憂思成疾,不久病死。小姑娘為他誠心所動,將他安葬於小店屋後。

翌年,舉子墳上長出了一叢丁香花。小姑娘的先生告訴她:舉子生前沒有對出,死後卻對出了下聯。小姑娘莫名其妙。先生說,舉生墳上的丁香花便是下聯:

丁香花:百字頭、千字頭、萬字頭

小姑娘略加思索,便也明了。但時至今日,卻也無可奈何了。

有杏不須梅

明代文學家程敏十歲時,以神童被推薦到京城。宰相李賢見他聰明,想招他為婿,但又不知他有無真才實學。於是,李請程來家作客,吃飯時,指著桌上果品出聯考他:

因荷(何)而得藕(偶)?

小程猜到李之用意,對出下聯:

有杏(幸)不須梅(媒)!

“荷”與“何”、“藕”與“偶”、“杏”與“幸”、“梅”與“媒”,分別都是同音,用雙關語表達各自的心意,寓意巧妙準確,李賢從小程對出下聯一事,認定程敏才思敏捷,便將女兒許配給他。

同名人物聯

明代文學家李東陽,督學江西時,發現一個年輕人和自己同名,於是出一聯叫他對,說對不出來則受罰。此聯是:

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年輕人答道:

魏無忌,長孫無忌,爾無忌,我亦無忌

上聯藺相如是戰國時趙國的宰相,司馬相如是西漢文學家;意為其名相同,實不能比,就是說你我雖同名,但不可相比。下聯魏無忌為戰國時魏之信陵君,長孫無忌是唐初大臣;意為雖名同,亦不必忌諱,似乎沒有什麼不能比的。雙方都引用曆史人物,字意雙關,反唇相譏,巧妙地表達了意思。

養豬大如山老鼠

一酒店掌櫃,請秀才來寫對聯。掌櫃囑秀才在對聯中要寫出四層意思:人丁興旺,釀酒發財,店中無鼠,養豬肥大。先給秀才才十二兩紋銀,並答應秀才,如果對聯寫得好,再添八兩。秀才提筆揮毫,寫出:

釀酒缸缸好做醋壇壇酸

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

橫批:人多病少財富

秀才念完掌櫃聽:“釀酒缸缸好,做醋壇壇酸;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橫批為:“人多、病少、財富。”掌櫃聽了滿意,但又舍不得再給他原先答應的八兩銀子。秀才見狀,便把對聯加點斷開,變成了:“釀酒缸缸好做醋,壇壇酸;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橫批為:人多病,少財富。氣得掌櫃吹胡子瞪眼。

兄妹戲對

蘇東坡的好友黃庭堅,一次來蘇家玩。蘇東坡出門迎接。妹妹蘇小妹在窗前捉虱子,見兄出門迎客,吟聯戲他:

阿兄門外邀雙月

蘇東坡續聯反戲:

小妹窗前捉半風

上聯雙月為“朋”,下聯半風為“虱”。雖為戲謔之詞,隨口吟來,但頗為風趣、含蓄。

巧聯訴冤

相傳過去紫水縣的縣令苟慧是個貪官,百姓被搜刮得窮盡窮光,怨聲載道。有一回,傳來京中巡撫要來察訪的消息,苟縣令急令各村家家戶戶張貼對聯歡迎。各鄉民心裏痛罵,又不敢不照辦。

巡撫到時,果見家家門前紅對聯遍貼,喜氣洋洋。仔細看去,有一家門前對聯與眾不同:

上聯: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聯:六六七七八八九

橫批:二四七三

巡撫想一下明白了:把對聯連起來看,是缺衣少食(缺一少十)、兒死妻散(二四七三)。當即揭下這幅對聯,多方察訪核實,把縣令苟慧革職嚴辦。

二十年得對

有一天,一位知縣騎著馬到城郊驗屍斷案,一不留神,馬走到附近的麻田裏。麻田主人一老婦看見,破口大罵。差役把馬牽回,將此事告訴知縣。知縣聽了掩口吃吃而笑,隨同他的人都感到奇怪,問知縣為何而笑。

知縣說:“吾少年讀書時節,一次到後園遊玩,看見一小兒以鋤擊蹲蛙,鋤下哇跳,土裂出瓦,當時得一句:娃挖蛙出瓦。二十年了,難得其對,今日湊合成矣。且聽”:

娃挖蛙出瓦

媽罵馬吃麻

左右聽了,也不禁哄然大笑。

家藏萬卷書

明朝的解縉,六七歲時便能吟詩作對。他家對麵,是曹尚書竹園。解縉以竹園為題寫了一副對聯:

門對千竿竹

家藏萬卷書

曹尚書見了,頗不高興,叫人將園中的竹子砍去一截。解縉見了相應在原對聯下各添了一字:

門對千竿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第一幅對聯十個字,以曹尚書園竹之多,烘托他家藏書之豐,對比已很巧妙。第二幅對聯在原來的對聯上隻加二字。長、短相對,對比效果愈發鮮明,而且對仗工整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