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隻要我走進國子監街就不自覺地挺直腰板,規規矩矩地好好走路,也不敢大笑。因為這條街太有文化,我怕自己在這裏失了身份。
很多人來北京都認南鑼鼓巷,但是我更推薦國子監街,這裏更有文化,更有範兒。紅門、青磚、掛在樹上的鳥籠子,還有掛著清潔文明牌子的大雜院,這就是北京的範兒。
國子監街有種植槐樹的悠久傳統,街道兩旁槐樹成行,濃蔭蔽日。盛夏之時街外驕陽似火,街內則綠蔭如蓋,夾道的古槐樹在天空織成一張大網,順著幽靜的街道蜿蜒向前。其綠冠濃蔭與4座彩繪牌樓相映生輝,把國子監街打扮得古香古色,但又充滿生機。
國子監街東起雍和宮大街,西至安定門內大街。東西貫通的國子監街全長669米,平均寬度11米,是北京市保留下來的唯一一條牌樓街。乾隆皇帝曾讚“京師為首善之區,而國子監為首善之地”。
街裏立有4塊牌樓。街東西兩頭的牌樓是街牌樓,國子監大門兩側的牌樓,則是為國子監特意修建的,以示對國家最高學府的尊崇。所以,街東西兩頭牌樓的題匾都是“成賢街”,而國子監兩側牌樓的題匾都是“國子監”。
除了國子監和孔廟兩座標誌性建築以外,國子監街依舊保存著老北京街巷的風貌。國子監街兩邊多是低矮整潔灰牆灰瓦的四合院民居,門由灰色改成了朱紅色,一兩處排場大些的雙扇大宅門,朱紅的門扇上油著“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古聯。
孔廟,元大德六年(1302)開始營建,元大德十年(1306)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在舊址重建。清乾隆二年(1737)易為黃色琉璃瓦。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祭孔為大祀。這裏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內有進士碑林,共有石碑 198座。有興趣的話可以去逛逛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國子監和孔廟實為一體,是古代 “左廟右學 ”規製的集中體現。孔廟票價:成人20元 /人。學生10元 /人。如果有博物館通票可以半價。
在國子監兩側會看到兩塊高約4米,寬近1米的漢白玉下馬碑,碑上用滿、漢、蒙、藏、回、托忒6種文字刻著 “官員人等,至此下馬”,以表示對孔子的敬重。
這條胡同兒裏的居民被稱為“聖人鄰居”,雖說住得離聖人很近,但是大家依舊從容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在這條胡同兒裏,除了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還有小賣鋪和自行車修理部。
從國子監西口走出去就是北京市內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 “雍和宮 ”。雍和宮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進宏偉的大殿組成。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每次從二環主路經過雍和宮的時候,我都會不自覺看看它,感受一下雍和宮的大氣和雄偉。
雍和宮的香火很旺,每年大年初一的時候,很多人都來上香,雍和宮大街就會禁行。雍和宮開放時間為9:00—17:00,每天下午四點停止售票。國子監街裏麵有幾家咖啡館,平日裏都挺安靜的,坐在這裏喝杯咖啡休息一下感覺也不錯。
1.秀冠咖啡
在箭廠胡同兒口有一家秀冠咖啡,店內的環境混合著中式元素和藏族文化,整體味道倒是和不遠處的雍和宮挺搭調的,這裏的咖啡口味不錯。
敘香齋素食
斜對著孔廟有一家開了很多年的經營素食的餐廳,餐廳裝修得古色古香。敘香齋的素餐自助午餐78元一位,晚餐88元一位,餐廳也接受單獨點餐。自助餐除了個別菜和甜品裏含雞蛋(雞蛋屬於小葷),其他的菜品都是素的,所有做成肉樣的食物都是大豆蛋白或者魔芋製品。造型幾乎可以亂真,味道也不錯,甜品的種類很豐富。每天開業前,餐廳的員工都在店門口集合,然後雙手合十唱誦經文。
2.喜鵲咖啡(國子監店)
比起秀冠咖啡館我更喜歡離著不遠的喜鵲咖啡館,走進這家咖啡館會感覺很舒服,店裏的桌椅板凳、裝飾都挺懷舊的,看著很親切。天氣好的下午,天窗的陽光會照耀到臉上,暖暖的,待著也舒服。店裏還提供跳棋、五子棋,閑的話可以在這裏消磨一個下午的慵懶時光。
很喜歡這裏薄荷草茶的清香味道,表麵布滿奶油閑的話可以在這裏消磨一個下午的慵懶時光 …… 的摩卡咖啡和維也納咖啡味道也極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