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家住在香餌胡同兒146號的大雜院裏,這條胡同兒的西口是交道口,東口是北新橋,我小學是在香餌胡同兒小學念的書,初中也在附近,現在每周都要回去一次去看望依然生活在大雜院裏的爺爺。
這條胡同兒裏承載了我太多的兒時回憶,小時候在這裏奔跑,跳皮筋、跳房子、捉迷藏,以前這條胡同兒裏住了很多小學和初中同學,現在差不多都搬走了。但是同學聚會的時候,我們還是喜歡在交道口和北新橋附近找家好吃好玩的餐廳吃飯敘舊。
爺爺家雖然不到20平米,但是他依然很講究的用毛筆在紅字上寫了這個門牌082胡同兒裏的好吃的
1.祖母的廚房&石雀客棧(石雀胡同兒店)
在北新橋郵局南邊有條長 358米,寬7米的石雀胡同兒,乾隆時稱 “石橋胡同兒 ”,宣統時稱 “石雀胡同兒 ”。“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 “紅日路十七條 ”。在這條胡同兒裏麵藏著一家我很喜歡的美式西餐廳,店名聽著就那麼溫馨,叫“祖母的廚房 ”。
這家餐廳的菜量大得有點過分,每次來必定打包。來這裏用餐的客人有一半是外國人,說實話他家的飲品、主食、甜品熱量都很高,在這裏用餐,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歐美人的身材都那麼健碩了。但是就算如此我還是喜歡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坐在這家餐廳裏吃著薯條,喝著薄荷奶昔,看著房頂的貓咪跑來跑去。
每次來必點烤薯皮,這道菜是用厚度有五毫米左右帶皮的土豆做容器,上麵放著奶酪、培根一同烤的,烤好的薯皮蘸酸奶油吃著味道更濃鬱。喜歡吃肉的,還可以點一份雙層肉餅的大胃王漢堡,這個大漢堡一般我們都要兩三個人一起吃才吃的完。餐後可以來份甜品,甜品也很大一份。推薦這裏的熱巧克力布朗尼配香草冰激淩,上麵還擠著鮮奶油,淋著巧克力醬,撒著核桃碎。吃起來好過癮啊!
值得推薦的是,這家餐廳還有五間客房,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的房價是三百八十元一間,想住在胡同兒裏的朋友不妨考慮一下,住在這裏吃飯多方便啊。
喜歡他家的奶昔,最愛薄荷味道的。大胃王雙層牛肉漢堡到底有多大?你可以親自去體會!烤薯皮,布朗尼配香草冰激淩,吃得太多了,喝杯咖啡幫忙消化一下吧。院子裏的黑貓,客房的陽台,看著好溫馨啊!
2.龍元堂廣西菜
香餌胡同兒東口有一家掛著紅燈籠的龍元堂廣西菜,這家餐廳我經常光顧,挺地道的廣西柳州風味。這家的老板是柳州人,店裏的布置也有民族特色,牆上掛著反映廣西民風的照片和民族服飾。走進這家餐廳首先能聞到一股濃濃的酸筍味,這種酸筍可不是在北京桂林米粉裏吃到的酸辣筍尖,它的味道很衝,不習慣的朋友會覺得有點酸臭。在桂林、海口的很多餐廳,我都聞到過這種味道。烤豬頸肉,一片生菜葉裹著幾片略帶肥肉的豬頸肉,再加一片橙子一起入嘴,味道很妙!釀豆腐,外酥裏嫩的釀豆腐吃時要先蘸著盤中間的蘸料。吃著它馬上就回憶起在桂林逛當地菜市場的畫麵,市場裏出售各種“釀 ”的半成品,釀豆腐、釀茄子、釀尖椒、釀柚子皮 ……
鹵豬肚,肚子切得塊挺大,夾著蔥絲和香菜葉一起大塊朵頤,挺過癮!紅紅的炸辣椒下麵藏著酥酥的肥腸。酸筍魚,這個更和我的重口味,魚肉很嫩,在辣湯裏煮的酸筍也好吃,這鍋裏麵的筍和魚消滅完了之後還可以讓老板在裏麵加一碟酸筍繼續煮。蒜蓉開邊蝦,味兒不錯,造型也有趣。五柳魚,番茄酸甜口兒的。最後得來上一碗地道的廣西米粉才算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