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有脊椎動物4(3 / 3)

鱗片皮膚

所有的蜥蜴都長有堅硬的鱗片皮膚,它既可以防水又可以保護身體的溫度。穴居蜥蜴的鱗片則可以使它們更好地在地麵爬行。有一些蜥蜴的鱗片長成刺狀,使之能自如地保護自己。在蜥蜴的成長過程中,它們大約1個月蛻一次皮,很多蜥蜴是用嘴自己將皮膚蛻下並吞入腹中。

尾巴

一些蜥蜴,如變色龍,長著具有卷握功能的尾巴,能像額外的一條腿纏住樹木往上爬;另一些蜥蜴,如生長在美洲的大毒蜥,可以將能量儲存在它們肥壯的尾巴裏以供日後之需。蜥蜴在受到攻擊時,大多留下尾巴在地上跳來跳去,自己卻逃之夭夭。沒多久,一條新尾巴就會長出來。

飾蜥

飾蜥的家族成員眾多,它們的大小與外形也各不相同,但它們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借助身上可以隆起的粗澀鱗片,將自己裝飾成各種嚇人的模樣,它們的名字也因此而得名。飾蜥的四肢和趾頭很細,所以跑不快,絕大多數的蜥蜴在遇到強敵時,會將尾巴自行斷開,趁機逃跑。但飾蜥卻沒有自割尾巴的能力,禦敵的本領主要靠各種嚇人的模樣來保護自己。3、石龍子

有鱗目石龍子,頭體長10~12.5厘米,尾長14~19厘米。體較粗壯,周身有鱗列24~26行。頭部棕色,背麵橄欖灰色,頸側及體側紅棕色,雌性較為顯著,體側具分散的黑色斑點。腹麵白色。幼體背麵黑灰色,有3條淺黃色縱紋向後直達尾部,隨個體發育而消失。每次產卵16枚。我國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均有分布。

石龍子生活在平原和山區地帶,常在山野草叢中、石塊間和路旁草叢中活動。行動快捷,喜溫暖,多在陽光照耀的時候活動。主要捕食各種昆蟲。

新石龍子

新石龍子是北美洲最奇特的蜥蜴之一。它們的身體很長,呈流線型,鼻子非常尖,但是腿長的太小了,幾乎看不到。它們的每一隻後腳上都有兩個腳趾,但前腳上隻有一個腳趾。新石龍子一生中的大部分時光是在地下度過的。它們不是用腿來挖掘泥土,而是扭動身體,在沙子中前進。它們的動作非常敏捷,這有助於它們找到白蟻和昆蟲的幼蟲。

普通藍舌石龍子

普通藍舌石龍子是來自澳大利亞東部的一個較大屬種,經常會溜進花園裏。它們的頭很大,尾巴較短,但其最顯著的特點是:舌頭是藍色的。如果它們受到威脅,就會將舌頭伸出,發出嘶嘶聲。這一情形會把許多食肉動物嚇跑,當然人也不例外。普通藍舌石龍子也有幾個亞種,它們都直接產下幼體。

藍尾石龍子

有鱗目石龍子科,體長7~9厘米,尾長13~16厘米。周身有鱗列26~28行。背麵深黑色,具5條黃色縱紋,正中1條在頂鱗分叉向前達吻部,其餘分別在眼上方和眼下方後沿體側達尾部,尾部為藍色,腹部色淡。每年8月產卵,每次產卵5~6枚。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藍尾石龍子生活在海拔600~1500米的山區道旁的草叢,茶樹叢和石縫等處,主要以捕食昆蟲為主。

翡翠樹棲石龍子

印度尼西亞的翡翠樹棲石龍子是典型的石龍子科蜥蜴。其細長的身體擅於在樹林間穿行。4、鬣蜥

鬣蜥是爬行動物中最興盛的一種類群,它身體細長並且表麵覆蓋著齒狀的鱗片。鬣蜥種類繁多,身體大小差異很大,大的約有70厘米長,小的才隻有10厘米左右。鬣蜥的腳趾扁平,不僅可在陸地上生活,而且在水中也能遊泳,也有些喜歡躲在樹上。它們跑起來的速度相當快,由於體重輕,還可將身體直立成45°角的姿勢,以每小時15千米的速度跳躍,甚至在水麵上做短距離行走。

身體變化

它們身體的溫度隨周圍環境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它們可以利用太陽的熱量來溫暖自己的身體。鬣蜥的喉下長了一個大大的袋子,它沒什麼用,隻起裝飾的作用,有趣的是,它在求偶時,會把裝飾袋吹鼓成氣囊。

海鬣蜥

海鬣蜥是蜥蜴中唯一以海藻為食的動物,也是蜥蜴中唯一大群生活的蜥蜴。海鬣蜥體長1.5米左右,頭上長著堅韌的肉刺,身披盔甲狀的鱗片,背上有一條隆起的角刺,粗長的尾和強有力的爪十分威武。海鬣蜥頭鈍,下頜寬,尾巴扁平,尾巴具有螺旋槳和船舵的雙重功能。

海鬣蜥是遊泳好手,能潛入海水中吃食,可以在水中逗留4小時左右,這種不同導常的爬行動物是世界上唯一在海洋裏活動的蜥蜴,鬣蜥在水中通過減慢心跳使自己在低溫下存活,因此不會從皮膚失去太多熱量。

變色樹蜥

有鱗目鬣蜥科,頭較大、略呈四棱錐形,頭體長8~9厘米,軀幹略側扁。四肢發達,各有5指、趾,末端具爪。尾細長,幾乎為頭體長的3倍,體通常被覆大小相似的、略呈覆瓦狀排列的鱗片。背中線上,由頸部至尾基部,有1列直立而側扁的“鬣鱗”。頸背部特長,狀如馬鬃,背麵淺棕色,雜以深棕色塊斑。色調可隨環境幹濕及光線強弱而有深淺的變化。雄性在光照射下,頭頸及軀幹前部呈紅棕色。每年4~9月產卵,每次可產6~9枚,卵為橢圓形,呈黃白色或淡黃色。分布於我國雲南、廣西、廣東和海南等地。

變色樹蜥別名“馬鬃蛇”,“雷公蛇”。生活在稀疏山林、灌木叢、草地及村莊周圍等處。行動迅速,追捕食物時常攀緣上樹。夏季晚上常用四肢抓握樹枝,將身體倒掛在樹上睡眠或隱藏在洞穴中。主要以昆蟲、蜘蛛等為食。5、巨蜥

巨蜥是蜥蜴中最大的一類,有陸棲、水棲、樹棲和地下穴居的,共30多種。巨蜥的皮上覆蓋著粗厚的鱗,脖頸很長,經常抬得高高的。成年巨蜥全長可達3米,而尾巴長度就占到整個身長的一半以上。它強壯的四肢和銳利的腳爪不僅可以捕捉獵物,還可以幫助它們爬樹。巨蜥的體重約130千克,與一頭豬的重量相當。但它們的體溫會隨著白晝的改變而有所變化。

繁殖

巨蜥約3歲性成熟,每年7月間發情,達成交配的雌蜥在8月間產卵,卵靠太陽照射及地溫孵化,幼蜥自己破殼而出後,就開始獨立生活。幼時先食易捕的昆蟲、蚯蚓等。入冬而眠,來春蛻皮,它的壽命可長達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