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奇觀11
21、喜馬拉雅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是我國最高最長的山脈,也是世界上最雄偉高峻的山脈。它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雅魯藏布江的急轉彎處,全長約2500公裏,寬約200~350公裏,主脈平均海拔超過6000米,在我國西藏自治區和尼泊爾的邊境。
可是,你想到過嗎?這樣高峻的喜馬拉雅山脈,竟是從海底升起來的。
自然界的曆程總會留下自己的蹤跡,從海底升起的泥沙、岩石中埋藏的海生生物化石,仿佛大海的“腳印”。風雨和流水侵蝕著山地,也留下了自然曆史的“裏程碑”。我國科學工作者分析了在珠穆朗瑪峰等地區找到的岩石,發現這種岩石是由海底碎石泥沙沉積形成的。在這些岩層中,還找出了曾經生活在淺海中的動植物化石,如三葉蟲、腕足類、舌羊齒、海藻等,這些都是喜馬拉雅古海的蹤跡,是喜馬拉雅山脈從滄海變為高山的有力證據。
板塊運動造就高山
古海怎麼會變成高山,是什麼力量完成了這項巨大的工程呢?有些科學家提出了一種學說,叫做“大陸漂移說”。他們認為,地球上的岩石層不是一整塊,而是分成若幹大塊,叫做板塊。這些板塊,就像懸浮在地幔軟流層上的“木筏”,是可以漂移的。按照這種學說,亞洲大陸是一個板塊,南亞次大陸也是一個板塊。在距今大約3千萬年前,由於南邊印度洋下麵軟流層的活動,引起洋底擴張,使南亞次大陸板塊逐漸北移,最後和亞洲大陸板塊相撞。處在這兩大板塊之間的喜馬拉雅古海受擠,被猛烈抬升,於是滄海變成了高山。在地質曆史上,地殼的這次強烈造山運動,就叫喜馬拉雅運動。
還在長高的山脈
地殼變化是緩慢的,地質曆史是漫長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雖然發生在3千萬年前,可是,它還是地質曆史上最近的一次,所以,喜馬拉雅山脈從“年齡”來說,實在是世界群山中的“小弟弟”。現在,喜馬拉雅山仍處在緩慢上升的過程中,“小弟弟”還在不斷“長高”呢!
22、石油
石油是高質量的能源,也是化學工業原料。石油在現代工業、交通和國防等方麵都是極為重要的動力資源,石油產品被廣泛地應用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那麼,石油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石油的形成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氫有機化合物的混合物,它占石油成分的97~99%。目前大多數人認為石油是從埋藏在地下的生物屍體變來的。
由於生物體內含有大量的碳、氫、氧等成分,在一般情況下,生物死後,它們的屍體很快就會腐爛,大量的碳和氧化合成的二氧化碳散失掉了。但是,如果這些生物的屍體在淺海海灣或湖泊中沉積下來,並且隨即就被大量的泥沙掩埋住,在這種隔絕了空氣、缺乏氧氣的環境裏,經過一些特殊的細菌,如厭氧性細菌的分解,生物屍體中的碳水化合物和含蛋白質的化合物被破壞了,形成有機質豐富的淤泥。隨著地殼不斷升降,沉積物不斷加厚,有機淤泥在缺氧和溫度、壓力不斷加大的條件下,加上細菌的作用,有機質發生複雜的化學變化,逐漸轉變為石油。
油田的形成
由生物屍體轉變為石油的這一過程,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需要幾百萬年。在相應的地質曆史時期,在那些深淺適度,水流比較平靜的海灣、河口和湖泊中,隻要有豐富的生物屍體堆積,並且具有上麵所說的那些條件,都能夠形成石油。剛剛形成的石油,都是分散狀態的小油滴。這些小油滴很容易遊動,它們依靠地下水,在岩層中移動。由於重力作用和由地殼運動產生的擠壓力量,這些小油滴被驅趕到上下都是比較密實的岩層,中間是多孔的砂岩或是泥灰岩,這些小油滴受到阻擋,隻好停了下來。小油滴在多孔隙的岩石中越積越多,逐漸形成了油田。
石油的分布和儲量
地球上五大洲都有石油分布,從北到南:阿拉斯加、西伯利亞、波斯灣、墨西哥灣、中國海,直到非洲和南美的最南端都儲藏有豐富的石油。據估計,世界上石油的儲量大約有3000多億噸。
我國是石油蘊藏量較多的國家之一。如克拉瑪依、大慶、玉門、大港、勝利、華北等先後開發的油田都是蘊藏量比較豐富的。我國海岸線長,大陸架麵積寬廣,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也是世界大陸架石油蘊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23、西藏的地熱資源
我國的地熱資源豐富,從東北的長白山區,到西北的天山山麓;從丘陵起伏的東南沿海,到雄偉高峻的青藏高原,都有地熱資源。
豐富多樣的熱資源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對西藏地區的地熱資源進行了普查,結果表明,西藏地區幾乎縣縣都有地熱顯示,全自治區的水熱活動區不下600處。在自治區南部獅泉河——雅魯藏布江一帶,地熱活動類型很多,是世界上少見的。有間歇噴泉、水熱爆炸泉,也有籠罩著騰騰熱氣的汽泉和沸泉。各種熱泉、溫泉、碳酸泉和鹽泉就更多了。在離拉薩市90公裏的羊八井,發現了我國大陸上第一個地熱濕蒸汽田。在這個熱田裏有麵積近8000平方米、最深達16米的熱水湖,也有同水熱活動密切相關的硫磺礦,還有很多沸泉和噴汽孔、冒汽地麵等,泉眼星羅棋布,到處湧水冒汽,一片熱氣騰騰的景象。在西藏西部的阿裏地區,還發現了一處10多平方公裏的巨大水熱型熱田。現在,羊八井熱田的開發工作已大規模展開,在地下熱庫旁邊建起了電站,用來為當地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西藏地區的地熱資源為什麼這樣豐富呢?前麵說過,在那些地殼活動比較劇烈的地區,便有生成地熱資源的條件。在地球上,主要有兩個帶:一個叫環太平洋帶,包括堪察加、日本、我國的台灣省、菲律賓、阿拉斯加、北美西海岸、中美諸國,以及南美西部等。另一個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帶,所括意大利、土耳其、伊朗,然後進入我國西藏,沿橫斷山轉向南,到我國雲南西部。在這兩個地帶,多地震和火山活動,地熱資源也十分豐富。我國西藏地區和雲南西部正好位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熱帶,地下岩漿活動劇烈,因此地熱資源非常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