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自然奇觀1
一、自然異象
1、自然奇觀
自然界有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奇特景觀。
美味河
雲南省元陽縣馬街鄉老丙寨子腳有一條小河,河中的水被稱為龍漂水,河水細細的、清澈晶瑩,更奇特的是,用這裏的水煮飯,鬆滑可口。在那兒常常可見附近的傣族人民,手提鑼鍋,到那兒品嚐“粉紅米飯”。
珍珠河
甘肅有一條洮河,它是黃河上遊的支流,經過臨桃縣,在永清縣城附近彙入黃河。1989年春節前後,洮河出現了“流珠”奇觀:從九旬峽至劉家峽數百裏長的河麵上,無數冰珠隨水湧流,晝夜不停,觀者無不叫絕。
臨桃縣城緊靠洮河,從城外洮河的東岸遠望上遊,但見碧水滔滔,銀光閃閃。可閃光的並非水花,而是一個個圓潤晶瑩的冰珠,大的像櫻桃,小的像豌豆,或聚或散,隨波逐流,碰著岸邊薄冰,發出動聽的聲音。河水彙入劉家峽水庫時,在水庫入口處還形成半徑30多米的“珍珠扇麵”。
洮河為何會出現這種景觀呢?原來它海拔1800多米,在滴水成冰的季節,水珠便變成冰珠,瀑布河又成了“珍珠河”。
救命河
據記載,鬆江的楊扇湖地區在很久以前曾是一塊冬季也不冷的地方,從來也沒結過冰,但是明朝萬曆三十年冬天,忽然刮了一場大風,漫天飛雪,第二天早晨,人們起來後發現外麵到處是冰山,高達五丈。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令人驚奇不已。但更讓人吃驚的是,在武宗時期霸州文安縣刮了一夜大風後,河裏的水忽然高高聳起,結成二丈多高的冰柱,冰柱中間有許多空隙,窄的約幾尺,寬的則達數十丈。這樣的冰柱,沿河長達七、八十裏都是。後來,流寇侵犯這個地區時,數十萬男女老少都藏匿到這些冰柱裏,竟然因此躲過了一場浩劫。後來人們把這條河稱為救命河,但它出現怪狀的原因仍是一個謎。
雙色溪
閩西梅花山自然保護區有條水質潔淨而奇特的“鮮水溪”。溪水呈現兩種顏色,一邊為潔淨碧透的“鮮水”,另一邊則是浮現乳白色絮狀物的“混水”。二水緩慢交融,流過數十米溪灘之後,合為一溪碧水。不管旱季雨季,都是如此景色。但兩色溪是如何形成的還有待研究。
帽子落下飛起的溝
瀘西縣三塘鄉村下,有一名叫風埡口的地方。站在這裏,遠看是峰巒疊嶂,向下看是懸崖峭壁,一線南盤江蜿蜒腳下,從江麵到此直線距離約有1000米左右。風埡口三麵環山,一麵朝南,每到開春季節,這兒的風特別大。人站在這裏把草帽或篾帽向萬丈深淵的溝底擲去,風會把帽子高高懸起,然後再慢慢落回原處。無論往返多少次均依然如故,誰也無法把帽子擲到溝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人們正在研究之中。
水打鬥的溝
據史書記載,紹興十四年,樂平縣河衝裏幾百頃農田旁溝裏的水不知受什麼力量吸引,往上聚為一直行,高出耕地許多,不沿著堤壩流,卻自行向南移動。在這南麵村莊的程家,井水泛濫,也高出地麵許多,明亮如長虹,聲音如雷鳴,使牆壁和樓房都遭到破壞。這兩股水柱在杉墩地方相遇,互相搏出,長達兩個半小時後才逐漸平息。
五顏六色的水池
距鬆藩56公裏處有一黃龍寺,位於海拔5588米的寶頂山北側,旁邊有一黃龍溝。黃龍溝內有成百上千的彩池,千姿百態,密布全溝。
這些彩池每個麵積都不大,僅1畝左右,流動的水清澈見底,在池內湧起千萬條微波,在陽光的折射下,每一條微波就是一條閃射著五顏六色的小彩帶,千萬條微波織成了五彩斑斕的池麵,一池比一池晶瑩美麗,微波吹動,波紋變成一個個圓形的、菱形的五彩波圈,池麵就產生橙、紅、黃、綠、青、藍、紫各色繽紛的線合成的彩網,熠熠生輝。到此觀看的人都久久不願離去,但這些彩池的形成原因卻是個謎。
越旱越漲的印天池
廣西扶綏縣與上思縣交界的群山峻嶺中,有一座海拔500多米的山峰,印天池就位於這個山峰上邊,它是一個似火山口的圓形水潭。
印天池不太大,水麵麵積隻有10畝左右,池邊水清透澈,池中水色深藍,深不見底。
印天池與其它水池不同的是,每當雨季到來時,池裏水位就下降,雨量越多,水位下降就越低。而當旱季來到時,池裏水位就往上漲,天越旱,水位上漲越高,甚至溢出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