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自然奇觀2(1 / 3)

第四章自然奇觀2

5、匪夷所思的石頭

有些關於石頭的傳說,說得玄妙無比,令人匪夷所思。

五彩石之謎

五彩石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境內廣袤的維多利亞大沙漠中,這塊岩石周圍有9公裏,高330米,這塊石頭就像一座小山。當陽光從不同角度照射巨石時,會出現許多不同的顏色。澳大利亞旅遊局為了招攬遊客,把這塊巨石當作一旅遊奇觀,讓旅遊者能欣賞到從清晨日出和中午陽光直射,直至夕陽西下時岩石顏色變換的奇景。至於這塊石頭為何可變色,人們則久久不解其中之奧妙所在。

隨聲起落的巨石

有兩塊隨聲起落的巨石存放在印度西部的希沃布裏村,希沃布裏村有座安葬800年前逝世的伊斯蘭托缽僧庫馬爾·阿利·達爾維奇的聖祠。這兩塊吸引世界各地遊客前往爭睹的聖石,就並排放在聖祠前的陳舊台階上。

這兩塊聖石大的一塊約重90公斤,小的一塊略輕些,而且隻能男人上前接近。隻要人們用右手的食指放在巨石下,同時異口同聲且不停頓地喊著“庫馬爾·阿利·達爾維-奇―奇-奇”,發奇字的聲音拖得越長越好,這樣,沉重的聖石就會像活人般地頓時從地上彈跳起來,懸升到約2米的高度;直到人們無法喊出達爾維奇的名字時,它才會落回到台階上。聖石升高過程,可以反複數次。

據記載,這巨石的升空方法是達爾維奇生前透露給人們的。八百年前,聖祠所在地原是一座健身房,那兩塊巨石是供摔跤手來練習使用的。達爾維奇小時侯就經常光顧這裏,他常常顯示出自己過敏的生命機能和超人的力氣。許多年以後,健身房被拆除,達爾維奇這位伊斯蘭教徒對周圍的人說出了這樣的秘密:“那兩塊巨石即使你們使出全身力氣也未必舉起,除非你們重複叫我的名字。”他還告訴人們,用一根右手手指就可使那塊大的巨石升空,而那塊小的岩石隻需用九根手指頭同樣也能使它升起。至於更多的秘密,達爾維奇則隻字未提。

從那個時候起,人們就一直沿用達爾維奇教給的方法來使岩石騰飛。

沉重的岩石飄然離地的秘密何在?難道人們采用的特定方式能夠改變重力作用麼?人們統一使用右手的手指、統一發出共同的聲音,這究竟能夠與重力發生什麼樣的聯係呢?

美國死穀的走石

美國加州的死穀是全美國最低、最熱、最幹燥的地方,然而它的名勝區卻是個異常奇特的地方:山上長滿鬆樹和野花,山頂白雪皚皚,山下沙漠一望無際,其中有鹽堿地和不斷移動的沙丘。

在死穀眾多自然奇觀中,最吸引人的要算是“會走路的石頭”。這些石頭分散在龜裂的幹鹽湖地麵上,幹鹽湖長達4.8公裏,被稱為“跑道”。

石頭大小不一,外觀平凡,奇怪的是每一塊都可以在幹鹽湖地麵上自行移動,並在地麵上留下長長的凹痕,有的筆直,有的略有彎曲或呈之字形,長的可達數百米。

石頭怎麼會移動呢?眾說不一,有人說是超自然力量在作怪,有人說與不明飛行物體有關,有人則認為是自然現象。

加州理工學院的地質學教授夏普用整整七年時間進行研究,自信已經找出其中奧妙。他選了30塊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石頭,逐一取了名字,貼上標簽,並在原來的位置旁邊打下金屬樁作為記號,看看這些石頭會不會移動。

除了兩塊外,其餘的都改變了原來的位置。不到一年時間,有一塊已移動多次,共“走”了258米,另一塊九盎斯重的石頭,則創造了一次行程最遠的紀錄:207米。夏普研究了石頭的“足跡”,並查核當時的天氣情況,發現石頭移動與風雨有關;移動方向與盛行風方向一致,這是有力的證據。幹鹽湖每年平均雨量很少超過六厘米,但是即使微量雨水也會形成潮濕的薄膜,使堅硬的黏土變得滑溜。這時,隻要附近山間吹來一陣強風,就足以使石頭沿著濕滑的泥麵滑動,速度可高達每秒0.9米。

在美國加裏福尼亞州死穀的一個幹鹽湖地麵上,許多石頭留下了數百尺長的滑動痕跡,有的筆直,有的拐彎,有的繞圈子。

石頭能走路的謎底雖然已經揭開,但這種奇景卻依然令人產生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因此到這兒來旅遊的人接連不斷。

6、玻璃石奇觀

在我國雷州半島的湛江市、海康縣和徐聞縣境內,以及海南島東北海岸的文昌縣至瓊海縣一帶,每當雷雨以後,衝刷過的曠野裏偶爾能拾到一種杏子大小的黑色玻璃質石塊。

玻璃石

世界上別的地方也發現過這種天然玻璃質石塊,一般長數毫米到十厘米,幾克到一、二十克重,最重的有百餘克。形狀多樣,有水滴狀、球狀、棒狀、薄管狀、平板狀,也有啞鈴狀、鈕扣狀、餅狀、瓦片狀等,但以厚的碎核桃殼狀、薄片狀和不規則狀最為多見。顏色有黃、綠、橄欖褐色直到幾乎不透明的暗褐色和黑色。在一些海底鑽孔岩芯裏還發現過一種剛剛能看得見的微小玻璃質球體。石器時代的人類曾用它們來製造工具。1844年,著名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澳大利亞旅行時,得到一塊鈕扣狀的玻璃質石頭,他確信這是火山噴發形成的一種黑曜岩(酸性的玻璃質火山噴出岩),後世稱之為達爾文石或達爾文玻璃。這種奇怪的石頭表麵往往帶有刻痕或流動條紋,與火山彈類似,也暗示了它們可能是火山噴發的產物。

有趣的是,玻璃石在地球上並非隨意散布,而是很有“選擇性”的,主要集中散布在南北緯50°之間的四個地區。而且出現在每個地區的玻璃石的化學組成和外形上都有相似之處,“年齡”也都是一致的。

玻璃石成因

顯而易見,火山成因說無法解釋玻璃石的分布特點。因為地球上火山的分布與四個散布區並不吻合,火山的噴發時間也不是集中在上述四個特定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