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熱風成因
幹熱風因各地的自然條件不同,其成因各不相同。每年初夏,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氣候炎熱,降水稀少,增溫強烈,氣壓迅速降低,在蒙古和我國河套以西與新疆、甘肅一帶常形成一個勢力強大的大陸熱低壓。在這個熱低壓的周圍,氣壓梯度隨著氣團溫度的增加而加大,於是幹熱的氣流就圍著熱低壓旋轉起來,形成一股又幹又熱的風,這就是幹熱風。當熱低壓離開源地之後,沿途經過幹熱的戈壁沙漠,會變得更加幹熱,幹熱風也變得更強盛。
對中國有影響的幹熱風
在黃淮平原,春末夏初,正是北半球太陽高度角增大的季節,同時又是我國北方雨季來臨前天氣晴朗、少雨的時期。在幹燥氣團控製之下,這裏天晴、幹燥、風多,地麵增溫快,平均最高氣溫可達25~30℃,行雲致雨的機會少,容易形成幹熱風。
江淮流域的幹熱風是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部的西南氣流影響下產生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一個深厚的暖性高壓係統,自地麵到高空都是由暖空氣組成。春夏之際,這個高氣壓停留在江淮流域上空,以後逐漸向北移動。由於在高壓區內,風向是順時針方向吹的,所以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西部,就吹西南風。位於副熱帶高壓偏北部和西部地區,受這股西南風的影響,產生幹熱風天氣。
長江中下遊平原,梅雨結束後天氣晴幹,偏南幹熱風往往伴隨“伏旱”同時出現,對雙季早稻抽穗揚花不利。
18、氣候帶
氣候帶是大致與緯圈平行,環繞地球呈連續帶狀分布的氣候分類單位,赤道氣候帶
赤道氣候帶出現在赤道無風帶的範圍內,太陽每年有兩次越過天頂,溫度在春、秋分以後有兩個極大值,冬、夏季則為兩個較涼季節。太陽徘徊於赤道附近,使赤道氣候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25~30℃,年較差極小,平均不到5℃,日較差相對比較大,平均達10℃,遠大於年較差,真所謂“一天有四季”。赤道地區最高溫度很少達到35℃,但因終年高溫而終年悶熱,隻有短暫的海風,才能使悶熱稍減,風息之後,又悶熱異常。
熱帶氣候帶
熱帶氣候帶分布在赤道氣候帶與回歸線之間,太陽高度仍然很高,常年高溫,四季不明顯,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最冷月氣候在15~18℃之間,年較差可大到12℃。晴朗幹燥時氣候還可高於赤道。最高溫度可達43℃以上。夜間降溫迅速,清晨可降至10℃,冬季還可出現霜凍。因為雨季出現於夏季,使夏季的溫度降低,所以最熱時期出現在雨季之前。但是雨季因為濕度大,常常感到悶熱。雨季後溫度又有升高。
熱帶雖然四季不明顯,幹濕季卻十分顯著。幹、濕季轉換時間各地稍有差異,雨季時間大致是 5~10月,幹季為 11~ 4月。熱帶雨季的氣候與赤道帶相似,高溫、多雨、悶熱,日較差小,常間以短暫的晴朗天氣,雨量在1000~1500毫米之間。越靠近赤道雨季越長,幹季越短,雨季以後的幹季,在信風控製下,盛行下沉氣流,氣候幹燥,相對濕度60%~70%,雨量極少,植物凋萎,土壤幹裂。
副熱帶氣候帶
副熱帶也稱為亞熱帶,副熱帶氣候帶出現在副熱帶高壓控製的地帶,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受信風吹拂,盛行下沉氣流,地麵溫度高,日照強,少雲,大氣穩定,氣候幹燥,沙漠較多,撒哈拉、澳大利亞、阿拉伯半島、喀拉哈裏、阿塔卡馬等熱帶沙漠或信風沙漠,都分布在副熱帶高壓帶籠罩的範圍內。隻有在大陸東岸,因為有暖洋流經過,又迎著信風,氣候才變得潮濕。大陸西岸則處於信風的背風位置,沿岸又有冷洋流經過,沙漠可直達海岸。
副熱帶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氣溫的年變化和日變化都十分劇烈。在緯度20°的平均年較差隻有6.2℃,而在副熱帶一般可達15℃。日較差更大,可在20~30℃以上;夏季最高溫度48~55℃以上,夜間比較涼爽。副熱帶雨量少,溫度低,雲量少,天氣晴朗穩定,雨量分布極不均勻;季風氣候地區可達1000毫米以上,沙漠地區一般不到50毫米。埃及撒哈拉沙漠曾記錄到2%的低相對濕度。雲量極少,成為世界上雲量最少的地帶,平均雲量在2以下。
溫帶氣候帶
溫帶氣候帶一般是指中緯度30~45°之間的地區,氣候受西風帶和副熱帶高壓季節變動的影響。夏季在副熱帶高壓影響下,具有副熱帶氣候特點;冬季在西風帶控製下,又具有冷溫帶氣候的特點。夏季炎熱漫長,冬季溫和。
溫帶氣候的顯著特點是四季分明,最冷月平均氣溫在5~10℃以上,最熱月在25~30℃之間。年較差約為15~20℃,由海岸深入內陸,大陸性逐漸增強,年較差由小逐漸變大。大陸西部夏季晴朗,太陽輻射強烈,氣候炎熱,居民多以百葉窗防避光熱;但因濕度小,並不覺得悶熱。大陸東部夏季溫度高,濕度大,風速微弱,雲量多,終日都非常悶熱。在冬季,大陸西部白天暖和;夜間則可出現霜凍,霜凍主要分布在窪地。大陸東部雖也溫和,但是常有寒潮侵襲,氣溫猛降,更覺寒冷。
冷溫帶氣候帶
冷溫帶氣候帶一般指中高緯度的地方,大體在緯度45°與極圈之間,終年在西風帶控製之下。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和且短促。
大陸西部夏季涼爽,7月平均溫度15~20℃,日較差約為10℃。白天不覺炎熱,夜間不覺寒冷。冬季比同緯度地區暖和,l月平均氣溫多在0~10℃之間,夜間潮濕多雲,保溫作用極強,所以並不覺得寒冷。溫度年變化不大,一般在10~15℃以下。大陸東部7月平均氣溫22~28℃,夏季時間較長,無霜期達150~200天,是發展農業的好地方。冬季1月平均氣溫在—24~3℃之間。
極地氣候帶
極地氣候帶分布於南、北極圈以內的極地區域,極地氣候的顯著特點就是終年寒冷。夏季最熱月氣溫在10℃以下。接近極點附近,夏季最熱月氣溫低於0℃,仍然很寒冷。在靠近極圈附近,地表冰雪雖然能夠在夏季融解成沼澤,下麵的土層卻仍然凍結,成為終年不化的永凍土。極地冬季溫度更低,最冷月氣溫在—30~—40℃,如果遇上雪暴發生,風雪交加,更是奇冷異常。
極地地麵溫度低,又在極地高壓的籠罩下,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少於250毫米。到極點附近或大陸內部,降水量更在100毫米以下,降水全部是雪,並且大多是幹燥堅硬的雪粒。在極圈附近,因為偶然有氣旋侵入,降水量增多,可在300毫米以上。所以極地氣候的另一特點是幹燥少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