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而複失,是誰在有意與地球人開玩笑?
人們根據分析推測,這架飛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外星人劫持到月球上去的,事隔幾十年之後,當地球人發現這個秘密,再次光顧月球時,外星人又將這架飛機轉移了。外星人劫持這架飛機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將它放在月球上?又將它轉移到何方?自然誰也不會知道。
月麵上的建築
1966年11月20日,美國“月球軌道環行器2號”拍攝月球表麵,當拍攝到月球表麵46公裏時,意外地發現照片展示靜海處有7座清晰可見的塔狀建築物,高度相當於地球上15層的大樓,形狀與埃及的金字塔群極其相似。更有趣的是,塔狀建築物色彩比其周圍月球的顏色明快得多。於是人們懷疑,它們不是由月球上的物質而是由其它物質構成的。也許是由月球的物質經過特殊加工精心製成的。
在研究照片後,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研究所的威廉·布萊亞博士與前蘇聯空間工程學家亞曆山大·阿布拉莫夫運用幾何分析的結果,得出相同意見,確信這些塔狀建築群決不是漫不經心之作,而是精心築成。
月球上的奇響
1969年7月20日,美國“鷹號”登月艙向月球表麵緩緩登陸時,在離月球表麵還剩下180米時,登月艙以每秒58米降至每秒2.75米,離地95米時再減至每秒1米。這時,一種奇怪的聲音驟然響起,這聲音像是發自遙遠的教堂,悠揚回旋,清脆悅耳,仿佛歡迎人類首批光臨月球的神聖使者,仿佛歡慶人類劃時代的登月壯舉。
兩位宇航員踏上月球表麵土地,舉目凝望月球上奇山異石時,這類似教堂鍾聲的聲音又響了幾次,至今無人解釋這響聲是怎樣發生的。
早在最初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時,美國“無畏號”登月艙突然在月球表麵墜毀。設置在距墜落處70多公裏處的儀器,也曾記錄到持續15分鍾的震蕩聲。這種無線電震蕩聲好像一隻巨大的鍾發出的聲音,越傳越遠,越傳越弱。科學家分析這種情況,認為月球可能是空心的,因為如果月球是實心的,這種聲音隻會延續l分鍾。
曆史的障礙
1986年6月1日的《文摘周刊》援引了國外的一則報道,題目是:蘇聯在月球背麵發現了一座城市。原文如下:“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克裏姆林宮的領導者在他們分析所搜集到的照片和其他數據以前,正竭力掩飾一個驚人發現。
“‘這是自登月以來最為重大的空間新聞。’蘇聯空間雜誌《外屋空間》的編輯亞伯拉罕威爾斯博士說。
“蘇聯人對其他國家疑慮重重,他們不想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知識成果。
“這枚空間探測器的名字叫‘高爾基l號’,它已發回了關於這座由於巨大城牆環繞的城市的2000多幅激光照片。
“一位美國空間計劃的知情人說:‘可能是俄國人在月球上發現了什麼。’”
——一個又一個的月球疑謎困擾著科學家,促使他們去偽存真,努力探索,對這些神話般的奇謎作出科學的解答。
14、火星發出強大激光的謎團
激光是一種特殊的光,通常情況下隻有人工才能產生。可是,美國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戈達德航天中心的天文學家們,在火星的外圍大氣層中發現了一種二氧化碳激光,它發出的紅外線熱輻射,比科學家們設想的火星周圍可能發出的正常輻射強10億倍!
什麼是激光
我們知道,物質的原子、分子存在著低能態和高能態。在常溫下,低能態原子多於高能態原子。通過加熱等特殊處理,低能態原子被激發到高能態,即“受激態”。通常情況下,各種高能態原子各自放出不同顏色的光,這是普通光。如果一束單色光入射到受激原子上,當這些受激原子的能量與單色光相符時,入射光就被放大了,就會形成極強的光——激光。人工產生激光的方法是:將一束單色光射入一個兩端裝有反射鏡的匣子中。匣子中裝有某種受激物質,受激物質使入射光產生振蕩來回反射,就會產生激光。
火星上的激光
火星上的激光是散布在火星大氣層外圍的二氧化碳分子發出來的,因為那裏的溫度低到-157攝氏度,當被太陽光照射時,二氧化碳分子受到激發,成為受激物質。如果再有單色入射光,產生激光的基本條件就具備了。這單色入射光就是紅外線。受激的二氧化碳分子蘊藏的能量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有一部分會釋放出來,產生紅外線熱輻射,即發射出紅外線光子,這些光子再去衝擊其他受激的二氧化碳分子,就能產生激光。雖然放射出紅外線光子的二氧化碳分子會失去一部分能量,但由於太陽光不斷使二氧化碳分子受激產生能量,激光形成的整個過程始終不會中止。因此,火星外圍的大氣層就是一個巨大的激光器,隻要有太陽光的照射,就會發出強大的激光。
15、火星上的可疑曆史
現代探測表明,火星表麵所以呈紅色,是由於火星大氣能夠發出紅外線激光,使火星形成一個巨大的氣體激光器。火星地表亦富含氧化鐵而呈紅色。
嚴酷的火星環境
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幻想著“火星人”的存在。但實際上,火星遠不具備地球上的生存環境。這裏的大氣極其稀薄,隻相當於地球3萬米高空的大氣;同時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而且異常幹燥。火星赤道地區全年平均氣溫僅達到攝氏15°。春季的大風暴異常猛烈,可在火星上空形成經久不散的、麵積極大的“大黃雲”。火星表麵類似月球,環形山密布,大約有幾萬座。
經過地球人的探測努力,盡管未能發現“火星人”的現實蹤影,但從“人麵石”到金字塔等建築物的發現,已經表明火星上確有文明遺跡的存在。而最先為揭示火星文明秘密提供證據的,正是美國於1976年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維京1號”。
“人麵石”
1976年7月31日,“維京1號”拍下了著名的火星表麵照片,這就是火星“人麵石”照片。從照片上看,一處巨大的建築猶如五官俱全的人臉仰視著天空。該照片受到了美國宇航局的重視。為此還成立了由3名技術人員組成的專門研究小組,來分析這令人莫名其妙的畫麵,以鑒別是否屬於自然侵蝕或自然光影所致。
專門研究小組成員采用計算機最新的處理技術對火星“人麵石”照片進行分析。他們認定:“人麵石”是修建在一個極大的長方形台座上,刻有輪廓分明的鼻子以及左右對稱的眼睛,還有略張開的嘴巴。“人麵石”全長為2.6公裏,寬度為2.3公裏。
美國宇航局共存有6張火星“人麵石”的照片,這是當初“維京1號”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角度拍攝的同一物體。此外,從這些照片上還發現有類似金字塔的火星古建築,它們地處“人麵石”西南方向約16公裏處,其邊長是埃及金字塔的10倍,體積超過其1000倍。它們對稱排列在“人麵石”的對麵;除了塔形建築,還有其它形狀的一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