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類的遠祖是哪個
人類的祖先是哪個?
人類起源的探討
當人類產生意識的時候,也就開始了對自身的由來以及自己的祖先的探究。但在科學不發達的遠古時代,人們隻能把人類的產生歸結於神的創造。十九世紀以後,人類為弄清自身的由來,做了艱苦的努力。1809年,法國學者拉馬克在《動物的哲學》一書中首先向“上帝創造人類”的說法提出了挑戰,他大膽地斷定人類起源於類人猿。1859年,英國學者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揭示了生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的進化規律,進一步肯定了人是從類人猿進化而來的說法。1863年,英國學者赫胥黎出版了《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一書,應用比較解剖學和胚胎學等方麵的科學成果,明確地闡述了人、猿同祖的觀點。1871年,達爾文在《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中更進一步論述了人類的起源問題,明確地指出人類和現在的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人是從已經滅絕的古猿進化而來的。1876年,恩格斯發表了《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提出了勞動創造人類的科學理論。雖然人類在弄清自身由來方麵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諸多假說仍有許多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
進化空白區
比如,在人類究竟起源於哪一種古猿的問題上,就眾說紛紜,分歧很大。有人認為人類的祖先是西方古猿,有人說是南方古猿,也有人說是類人猿,還有人說是臘瑪古猿。但究竟起源於哪一種古猿,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定論,原因是專家們所發現和搜集到的古代人類和猿類的化石數量極既少,又很零碎,材料嚴重不足,因此隻能根據少量的材料提出一些假說和推測,這必然會產生分歧。引起爭論的另一個原因是,即使是同一材料,以不同的理論為出發點,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總之,從古猿轉變到人的漫長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缺失的環節”或“空白區”,迄今尚未被古人類學家們發現。
進化突變
繼達爾文的進化論之後,在20世紀60年代又產生了一種新的進化論,這種理論認為,新物種的產生,不是由漸變,而是由突變所致,這種觀點已被古生物化石所證實。法國科學家格魯希認為,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猿變成人是突變的。任何生命形式,無論是低等的細菌還是萬物之靈的人類,均通過遺傳來保持自身的相對穩定性,同時又通過變異——遺傳而得到進化。按照格魯希的觀點,有的古猿由於偶然因素產生了變異,以致少了一條染色體。它們與異性的同類相交配,在若幹代之後,便產生了46條染色體的人。還有人提出,非洲南方古猿族身體形態的突變,是在宇宙輻射能強烈變化的影響下發生的。地球的磁場好像保護層一樣,阻止著宇宙輻射能的滲透,這個保護層由於某種目前人們還不清楚的原因,有時會大大減弱,爾後發生磁極極性的交替。這種現象叫做“地磁反轉”。在人類從猿類中分離出來的時代,發生了一次強大的地磁反轉現象,引起地球上宇宙輻射能的急劇增加,從而促使特殊類型古猿體質的突變,從猿變成人。上述觀點是否正確,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總之,關於人類起源問題,尚待科學家繼續充實證據,以作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5、人類起源在何處
人類的起源地問題,許多科學家長期以來根據在爪哇和北京發現的猿人頭蓋骨,曾經深信源頭在於亞洲。後來,隨著新的考古發現,人類的起源地又“漂洋過海”,到了非洲。那麼,人類到底起源於何處呢?
亞洲起源
20世紀70年代,非洲猿人化石的三次重大發現,像衝擊波一樣震撼著人類學領域,它們向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可的人類起源地和進化理論提出了有力的挑戰。
1924年,人類學家雷蒙德·達特教授就已經在非洲發現了更為古老的類人生物,但是沒有引起科學界的重視。
1959年,人們在非洲發現了和達特教授發現的類人生物同屬一族的生物的頭蓋骨,這一發現震驚了世界。
1960年,人們又發現了另一個史前的頭蓋骨——包括部分頭顱和下頦,同時出土的,還有鑿成的石頭工具。一年以後,人們發現了一種更為高級的動物——直立的人的骨骼,它被確認為是最早使用火的人。以後它又被考證為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的同種,但時間上卻提前了50萬年。
1970年12月,兩位年輕的南非考古學者艾德安·博舍和彼得·博蒙特從地下洞穴中挖掘出了約30萬件燒黑了的獸類骨頭。他們從一條積滿灰燼的巷道裏取出的木炭,經考證至少已有5萬多年曆史。一些石器和鋪在地麵上的赭石使人們可以這樣推斷:這個大洞穴早在10萬年前就曾有人居住過。這比北京的周口店洞穴和爪哇的洞穴要早得多。
20世紀70年代初,理查德·利基等人又在肯尼亞發現了280萬年前的猿人的骨頭。它們的形狀很近似於現代人。這一重大的發現,有力地否定了原來的人類進化時間表——直立的第一個靈長類動物大約出現在100萬年前。
1975年,在坦桑尼亞又發現了史前人的牙齒和顎骨,據考證,它們屬於375萬年前的猿人遺骸。這比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就更早了幾百萬年。
人類學家們在一係列重大考古新發現麵前,不得不作出初步的結論:人類起源於非洲而不是亞洲。至此,關於人類的起源地,仿佛已有定論,但會不會又出現新的考古發現,還很難說,因為對於未知世界,人類需要了解的東西還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