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趣的是,在後世所傳的一些修煉圖譜中,《太極圖》被轉換成天文圖,並將北鬥七星安放在中心。從這一圖譜看,我們這個世界以北鬥星為天心。北鬥星每年十二個月指遍四方二十八宿,曆全年二十四個節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之一日。所以,一些修煉氣功的人,在采氣時都必須遵照這一圖示,麵對北鬥星所指的方向。這是否從一種靈感信息上暗示著《太極圖》的真正來源呢?
《太極圖》和中醫學
與天文學一樣,《太極圖》和中國古代醫學結下了不解之緣。《黃帝內經》上說:“生之本,本於陰陽。”由於《太極圖》是“近取諸身”,所以陰陽之道也涵蓋了整個中醫領域,成為中國古代生命科學的基礎。《周易·說卦傳》指出:“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把人身器官與《太極圖》上的八卦相對應。而《內經》則進一步把人的髒腑、血脈與日、月、山脈、河流、海洋通過類比連在一起,形成了“人身小天地”和“自然大天地”合一的“天人相應”說。在這方麵,中國醫學史上留下了大量的圖譜,是我們今天進行生命科學研究的珍貴資料。
今天有人根據《太極圖》的八卦學說進行生命科學的研究,認為它包藏著人的年壽信息。從《太極圖》看,人的正常壽命年限應當是119~148歲。進一步,以“生生之謂易”的哲理,結合《周易》六十四卦推論,得出人的壽命年限為384歲。前段時間,有人還通過先進的腦功能掃描技術——腦漲落圖,對人腦進行掃描分析,得出的結果使人驚訝不已:人的大腦就是一張太極圖案。
由此可見,《太極圖》以簡馭繁,無論在天文上還是在人體內,都表現出知識的高度凝聚性,這在上古時期是難以想象的。隻有這種綜合性的整體知識模型,唯一有聯係外星球的高級文明,才能找到一個較完滿的解釋。
7、《聊齋誌異》是何時成書的
《聊齋誌異》這部作品,使蒲鬆齡躋身於優秀文學家之林,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蒲鬆齡的巨作
蒲鬆齡一生在文學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創作遍用各種文體,有詩詞、駢散文、戲曲、俚曲等等。
在研究《聊齋誌異》的過程中,學者們對小說創作年代及成書年代這一問題發生了爭論。最早提出《聊齋誌異》成書年代的是魯迅先生。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寫到:“小說初刻,多有序跋可知成書年代及其撰人”魯迅先生根據研究認為:《聊齋誌異》的成書時間應為“康熙十八年己未”。遊國恩先生在《中國文學史》中也持這一觀點,認為《聊齋誌異》“在蒲鬆齡四十歲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後不斷有所修改和增補”,蒲鬆齡四十左右也就是在康熙十八年前後。
關於成書的疑問
但是隨著對《聊齋誌異》研究的不斷深入,特別是蒲鬆齡親手寫定的半部手稿的發現,使人們對《聊齋誌異》的成書時間產生了懷疑。袁誌碩先生認為:蒲鬆齡從康熙初年剛剛成年便開始記異事、撰狐狸故事。康熙十八年初次總結手稿,取名為《聊齋誌異》,而真正的成書時間大約在康熙四十五年前後。《聊齋誌異》的創作曆程有四十年之久,在蒲鬆齡還沒有最後擱筆之時,就已芳名遠揚了。
學者觀點
鄭雲波與袁誌碩持同一觀點,他們推斷的主要根據是蒲鬆齡兒子的《祭父文》。鄭雲波認為,不管怎麼解釋,都不能說《聊齋誌異》成書於作者四十歲前後。章培恒先生通過對《聊齋誌異》原稿本與鑄雪齋的手抄本進行了對校,認為該書全部成書應在康熙四十六年以後,其創作前後曆經四十多年。
學者們對《聊齋誌異》的成書時間各執己見,爭論不休,這一問題成為文壇上的一個疑謎。
8、聖誕節的來曆
全世界基督教徒的傳統節日——聖誕節,如今已是許多國家和民族不可缺少的節日,而它的來曆卻至今難作定論。
耶穌誕生日
據《聖經》記載,在巴勒斯坦小城拿撒勒住著一位名叫瑪麗亞的少女,瑪麗亞因受聖靈感應而懷孕,生下了一個孩子。
這位降生於耶路撒冷附近一座馬棚裏的小生命,即是基督教徒的救世主——耶穌。事隔三百多年,羅馬教會規定:耶穌降生的這一天——12月25日為聖誕節。
需要指出的是,《聖經》裏並未提到耶穌降生的具體日期,而羅馬教會確定的聖誕日,又是在三百年之後。因此,聖誕節的來曆,就讓人難以確定了。
耶穌是否真有其人,本來一直有爭議,因此這位因聖靈感應而降生於世的萬物之主,他來到人間的時候就更難以確定了。
公元354年,一本拉丁文史料記載:“主於元年12月25日,月望,耶穌降生。”
而羅馬教會將耶穌降生那天定為公元元年,這已是三百多年以後的事。在此這前,有關耶穌降生的日期並無文字記載。
學者的疑問
可見,12月25日這個聖誕日,其可信度使人產生了懷疑。
現今大多數學者認為,聖誕節很可能來自羅馬帝國時期的傳統節日——太陽神節。羅馬人認為,從冬至開始,每天夜短晝長,太陽給人帶來的溫暖日益增多,使人享受陽光的恩賜,因此,太陽神節也就自然產生了。而且,與基督教頗為相似的密司拉教主神太陽神的誕辰日恰好是12月25日。
這是否是一種巧合呢?現在還無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