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強弩之末(3 / 3)

“這畫與寶藏又有什麼關係呢?”

“你還是先看看畫吧!”崗崎一郎仍然胸有成竹不改變自己的初衷。

崗崎美慧子這會才仔細審視麵前的兩幅畫:剛畫好的這幅畫上是一個戴著鬥笠的老人,坐在一條小船上獨自一人在那裏垂釣,身邊的岸上、山上仿佛還有皚皚白雪;先畫好的那幅畫畫的是一個騎著一匹瘦馬的人,孤零零地出現在一條羊腸小道上,有幾隻烏鴉停留在枯萎的藤條上覓食,似乎還有風在呼呼地刮著……

“這……好像是與中國的古詩有關,這是詩意圖吧?”美慧子自幼在崗崎一郎的熏陶下,自然也略微知道一些中國的詩詞。

“不錯!你知道是那兩首詩呢?”崗崎一郎笑容可掬地鼓勵妹妹說下去。

“這首好像是……柳宗元的《江雪》?”美慧子指著這幅戴著鬥笠的老人垂釣圖,“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好!”崗崎一郎鼓起掌來鼓勵美慧子,並用眼神示意她繼續分析。

“那幅畫看似很熟,但……但是確實很難想起究竟是哪一首詩?”

“噢……這不能怪你,小時候我隻教你學中國的唐詩宋詞,沒有教你學中國元朝的小令,那是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秋思?馬致遠?”

“他是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號稱‘元曲四大家’。”

“《秋思》都是些什麼內容?”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大哥,你的畫也真是太傳神了,幾乎將馬致遠所要表達的意思都畫了出來。”

“你再看看你包裏的那兩把飛刀上都刻了什麼字?”

美慧子一麵從包裏將飛刀取出,一麵如數家珍,“我早就記在心裏了,一個是‘古’字,另一個是‘舟’字。”

說到此,她明眸一轉計上心來,“咦……難怪大哥要畫畫,你是畫中有話?”

“對了!我聰明的妹子。這個‘古’字應該是‘古道西風瘦馬’的‘古’,那個‘舟’字肯定是‘孤舟蓑笠翁’的‘舟’字。”

“大哥,你真是比中國人還要中國人。顏家人這三十年來都沒有想明白的事,被你輕而易舉地破解了。”

“沒有一定的功力,怎麼跟中國人打交道?雖然字麵上是破解了,但具體在什麼地方呢?”崗崎一郎自鳴得意的同時,又在考慮著下一步的對策,他做夢都不會知道這“古”和“舟”字是顏土根情急之下,隨意胡謅出來的,他隻是將真實的“姑”和“船”字一左一右各去掉了一個偏旁而已,簡直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什麼地方?”美慧子方才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這會被兄長這一問,又陷入了沮喪之中。

“古道?上海到南京間有什麼古道?孤舟?船!走水路……”崗崎一郎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與美慧子商量。

“古道是在陸地上的,孤舟要在水裏才能行……”美慧子接上了兄長的話,她弄不明白這兩者之間的聯係。

“停!”崗崎一郎讓美慧子不要出聲,他沉思了半晌,“有了!這古道不是走陸路,而是走水路,‘小刀會’的寶藏是裝在兩艘船上的,而不是兩車,應該走的是水路,而水路極有可能走的是京杭大運河,這附近隻有運河才稱得上是古水道。”

“可運河要到蘇州才有,南京附近也沒有運河啊?”

“京杭大運河流經江蘇境內,所以,陸地上用馬運,水上用船運啦。潘起亮這個離開了愛人的斷腸人要用‘古道’和‘孤舟’也就不足為奇了,但寶藏最終是在水路上消失的,所以與運河有關。”

“大哥的分析鞭辟入裏,我馬上派人去運河兩岸查找。”

“且慢!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人的狡猾狡猾的,留下點寶藏也要捉迷藏,讓人猜詳。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不了解中國的實情,你是很難戰勝他們的,特高課也要加強這方麵的修養。你要讓吳悔領路,派鈴木大隊跟隨,不允許有其他中國人參加,至於找什麼隻能讓鈴木知道。”

“吳悔?”

“對!他們家熟悉‘小刀會’的情況,或許有所幫助,但決不能讓他知道我們去運河的目的。”

“噢……大哥,我明白了!”美慧子接受了指令,出門找鈴木分配任務去了,這鈴木在龜田死後,接替他擔任了大隊長。

從此,運河江蘇段境內出現了由鈴木率隊的一個大隊的日軍,在吳悔的引路下,尋找可能的藏寶之地,然而,曆經一年左右的時間,仍然毫無所獲。這期間,太平洋戰爭的進程也不由得讓崗崎一郎減慢了尋寶的節奏。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亞洲戰場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和先前日本與歐美列強等國所累積的矛盾和衝突。1937年,日本因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而投入大量物資和人力,國力雖持續消耗卻無和談之跡象,加上與歐美國家關係的惡化,使得日本在國際上日漸孤立,最終美國、英國和荷蘭對日本實行經濟製裁,斷絕其戰爭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複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

日本在與歐美列強發動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亞洲的歐美殖民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向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意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

戰爭初期,日軍於各地戰無不勝,占領了太平洋約四分之一的地域和俘虜大批歐美國家士兵,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大量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的主動權。接著日本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進行兩線攻勢。

時間到了1945年,美軍已收複了菲律賓和占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與海軍對後者進行轟炸與封鎖,但日本堅決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布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對日宣戰,出兵滿洲。

戰事對日本越來越不利,日軍已是強弩之末自顧不暇了,崗崎一郎、崗崎美慧子當然再也無暇關注“小刀會”的寶藏了。

那麼,戰事的結局又會朝什麼方向發展呢?

(未完待續)

(201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