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鯊的天敵是翼鯊,因為翼鯊身體像一架滑翔機,背鰭和胸鰭又長又大像是機翼。它們能以迅猛的動作襲擊和捕食鼠鯊。它的長尾和雙足已演化為尾鰭和足鰭,尾鰭和足鰭交替推動就能產生很大的推進力。由於鼠鯊往往成群遊動在浮遊生物豐富的海麵附近,所以翼鯊專門從下方攻擊鼠鯊。翼鯊之所以采取這種進攻方式,還因為在海麵高速遊動的鼠鯊,很容易發現翼鯊巨大的背鰭,一旦發現敵人臨近,鼠鯊就會四散奔逃。翼鯊遊動的速度慢了或過於暴露就會餓肚子。
在進入沙漠的漠鼠後代中值得一提的是“鼠狗”。它們一窩一窩構成了一個大家族,棲息在草原中殘存的沙地和荒地下的土層中。它們在地上挖了直徑30米、深達15米的碗狀深坑,這些深坑一個挨著一個宛如月麵的環形山。這是鼠狗設下的陷阱,一旦有草食性動物失足掉進坑裏,就成了鼠狗的美食,就連這時草原上個頭最大、外形極像非洲象的鼠象也逃脫不了誤入陷阱的惡運。鼠狗這種凶惡可怕的動物也有自己的弱點,它們怕下雨和陽光。如果陰雨綿綿,它們會冷得受不了,如果把它們置於陽光下,身體又會過熱而無法生存。這種全身無毛的鼠狗隻能在氣溫18±05℃的環境中存活。
草原中最興旺的動物是鼠兔,它們在草原上構築巢穴群居生活。它們飼養白蟻,築成的穴很像地球上人類的金字塔。由於築巢材料是比混凝土還結實的白蟻排泄物,所以鼠兔的巢穴十分堅固。鼠兔的穴深入地下,它們用鑽孔器一樣的前肢在地下開洞,由於巢穴可以通風換氣,冬暖夏涼,所以鼠兔的生活是很舒適的。鼠兔的巢穴年年擴大,大者高達50米,每邊長達50米,幾百隻鼠兔在這裏共同生活。但是鼠兔的天敵也很多,它們中有在空中成群翻飛,用大石頭像扔炸彈那樣襲擊鼠兔巢穴的鼠龍。地上有伺機襲擊來到草地上的鼠兔的鼠獅。還有一個天敵是鼠角獸,它們個頭不大,但相當凶殘。它們頭頂長著像犀牛那樣的角,它們用這隻角撞擊鼠兔的巢穴,將巢穴攻開後便捕食洞中的鼠兔,把鼠兔掃蕩一空。
進入森林的漠鼠適應了林中的生活,出現了葉食性、果食性、蟲食性、肉食性,個頭大小不一,種類形形色色的後代,其中有色彩斑斕的,也有色彩單調的。溫鼠就是其中小型、蟲食性、色彩單調者的代表。它們在大樹中開出迷宮般的通道,靠捕食樹皮下的昆蟲幼蟲為生,成群棲息。它們每月繁殖一次,巢穴以大樹根部為中心呈放射狀,做成的“育兒室”像一個個擴散開的同心圓。一隻雄溫鼠常與幾隻雌溫鼠一起生活,一隻雌溫鼠在生下小崽後,其它溫鼠就充當了它的助手,幫它收集和搬運食物。幼鼠長得很快,一周後就可以跟著母溫鼠行動了。森林中到處潛藏著危險,許多肉食性或雜食性漠鼠後代都在暗中等待捕食溫鼠。溫鼠巢穴露在地麵的洞口,會吸引肉食性的長嘴鼠豬,而長舌鼠模又會用它鎖鏈般的長舌卷起爬行中的溫鼠吃掉。
個頭中等的鼠樹熊家族興旺,它們用四肢吊在樹上生活,是果食性動物。它們也有天敵,但多虧動作敏捷才得以繁衍不衰。它們麵孔朝天從一根樹幹跳到另一根樹幹,一跳就是10米遠。它們的天敵之一就是渾身綠色的樹狗,樹狗四肢及身體兩側生有皮膜,可以滑翔飛行,所以很可怕。樹狗一出現,林中就會亂作一團。不過它們也有缺陷,那就是體重過大,飛不了多遠就很快掉下來了,樹枝也常被它們壓斷。
在森林動物中,個頭最大的是果食性的足立鼠猩,這是森林中最先進的動物之一。它們能雙足行走,有較高智能。它們平時吃野果,野果不足時也吃樹葉,它們成群在森林中遊動生活。由於它們體形較大,沒有什麼很難對付的天敵,所以可以悠閑度日,不過它們也有煩惱,有一種與它們血緣很近的鼠猿常和它們爭奪食物。這種鼠猿個頭較小,經過一些年的較量。足立鼠猩終於把鼠猿從森林趕到了草原上。盡管鼠猿也喜歡吃野果,但這種遭遇迫使它們逐漸變成了肉食性動物,它們采摘堅果,捕獵足立鼠猩的幼崽,後來走上了與足立鼠猩截然不同的進化道路。
被趕到大草原的鼠猿繼承了祖先的體質,在幹旱的草原缺水時也能長期生活。在進入草原的同時,它們逐漸完成了雙足直立行走的進化,結果前肢被解放了出來。必要時它們可以有效地運用木棍等簡單器物,把它作為武器。鼠猿已有了很高的智能,它們不但能使用工具,還能想辦法從鼠狗的陷阱中獲取獵物。鼠猿逐漸在草原上興旺起來,形成一個個群體。它們的身體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社會意識發展起來。雌雄鼠猿之間在外觀上也出現了明顯的差異,雌鼠猿過去隻在育兒時期才隆起的乳房變得始終豐滿,因為在如此遼闊的大草原上遇到一個同類,讓對方首先知道自己的性別是必要的。雄鼠猿依然隨時準備行動,充滿好鬥精神。它們也學會了微笑,使麵部表情變得十分豐富。微笑可以使偶然相遇的鼠狼間的敵意,一下子緩和下來,於是不再出現同類間無謂的爭鬥。為了讓對方看清自己的微笑,鼠猿的牙齒變白了,嘴唇也變得鮮紅了。
也許從這時起再過300萬年,地球上會出現一個“鼠人”的世界,它們會發展起超過5000多萬年前人類文明的新文明。
我們的遐想飛越了5000多萬年,到那時地球會是什麼模樣呢?我們實在難以描述。不過有一個希望會是共同的,就是希望那時主宰地球的新人類會把這個星球變成一個和平、美好的世界。
科學夢幻
智彗果
人生一輩子,大約要花1/3的時間學習前人的知識。即使工作之後,也還要花費許多時間接受新知識。人要是能變得更聰明些,懂得更多些,那是多麼令人神往的事啊!這正是科學家正在努力探索的一個問題。
60年代,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用電流刺激渦蟲,使之具有觸電避光的記憶,然後,把它們揭成漿,喂給別的渦蟲吃,這些渦蟲也會具有觸電避光的記憶。可見,記憶與某種記憶物質有關,因而在動物體中是可以轉移的。之後,有關科學家又成功地分離出3種記憶素:黑暗恐怖素、噪音耐受素和藍綠色辯別素。把某種記憶素注射到動物身上,動物就會具有某種記憶。例如,注射黑暗恐怖素的動物就會害怕黑暗。
記憶物質都是由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或肽類物質,蛋白質或肽中的氨基酸的組合順序包含著記憶的信息。既然記憶可以轉移,科學家們設想,如果能製造一種包含著大量信息的蛋白質,人們吞服了這種蛋白質後也就取得了某種信息。這種設想一旦實現,人類掌握的知識的質量和數量將會產生一個飛躍。以往神話裏所說的智慧果隻是一種幻想,而現在這種幻想正在逐漸成為現實。
香味金屬
香味金屬就是能夠散發香味的金屬,它是一種由人工合成的新型材料。
製造香味金屬的靈感,源於90年代初的含油軸承。根據具體用途的不同,可以選擇銅、鐵和不鏽鋼等不同的金屬,添加混合劑後壓縮成型,然後放入1200℃的爐內燒結,這樣便獲得具有許多內外相通孔穴的金屬材料,再在常溫下真空浸漬香料,就形成了香味金屬。由於香味金屬內部的孔隙多,能夠長期使香料緩慢外滲,所以香氣持久,可以免除經常噴灑香水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