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可能成為火球嗎?
有的專家對這種預言持不肯定的態度。誰也不會知道太陽將損失的質量會有多大,也無人知道太陽的膨大是否會超過因太陽質量減少而外移地球軌道。歸根到底,損失的質量大小將決定太陽是否吞沒地球,還是同地球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地球的溫度也將會達到1300攝氏度。還有專家認為,到那時也許人類進步到有辦法控製太陽的演化,或至少對它施加某種影響,或者能夠帶著財產移到土星的衛星和木星的衛星上去。另一個可能性是,那時的天文學家將找到一個比較年輕且又適合人類居住的星係。
氣候是否在變暖?
地球逐漸在變暖已是明白無疑的了。自1850年以來,全球平均的氣溫已上升了05攝氏度,海平麵已上升了15厘米。對南極洲東方角冰層鑽探取樣分析,也得到20萬年地球氣候演變的記錄。全球氣候已被證明自一個半世紀以來一直在變暖。
極地的冰山會融化嗎?
據報道,1995年2月27日,一塊麵積達2900平方千米(相當一個盧森堡)的大冰山脫離了南極洲,向阿根廷南部漂去。不久,又有一塊2000平方千米的冰山開始了漂流的曆程。
這是一種有自然規律的現象嗎?專家們認為,隻有在連續幾年,每年都出現大冰山漂移的情況下,才能判斷是否由於氣溫升高引起的極地冰山的融化。目前還難下結論。
溫室效應將對地球如何影響?
應該懂得,生命離不開溫室效應。是大氣層阻止了地球吸收外來的熱量的外逸,否則地球的平均氣溫不會是15攝氏度,而是零下18攝氏度。
1850年時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為280PPm,如今達到360PPm。這一數據已被科學家們所公認,雖然對其可能產生的後果意見不一,但科學家們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麵取得了共識:一是任何自然現象都不可能使二氧化碳的含量會達到如此高的程度;二是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是由礦物燃燒引起的;三是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增加了溫室效應;四是根據計算機推算,如果二氧化碳、甲烷的含量保持目前的水平,到2050年地球的平均氣溫將升高1-4攝氏度。在全球氣溫是否會繼續上升的問題上,科學家們的意見不一,有一種觀念認為海洋(通過蒸發水蒸氣的方式)和雲層(通過遮擋陽光的方式)會抑製氣溫的上升,而持反對意見的卻認為這隻會助長氣溫的上升。
地球上空的臭氧層會不會變薄?
雖然目前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層變薄幅度低於前些年,但世界氣象組織的專家承認,全球臭氧層變薄的趨勢仍然存在。然而,從長遠來看臭氧層變薄的問題並不十分嚴重。幾十年來,氯氟烴的排放量減少了一半,而且將會越來越少。同溫層中氯的增長速度也在放慢,到2050年,氯的含量將開始下降,2050年到2060年左右,臭氧層將恢複到正常水平,那時人們將可以看到真正的“正常”天氣。
地球生命是來自自身還是宇宙?
地球的生命究竟是來自本身還是來自宇宙,科學家們試圖從隕石的有機物質中求得答案,專家們經過大量的研究後得出結論,產生石油和天然氣的碳氫化合物與其他複雜的有機物質一樣,是在太陽係發展早期階段的化學合成過程中產生的。它們隨隕石一起墜落到地球上,推動了化學演化的過程。宇宙空間的有機物質廣泛地存在,並不隻分布於太陽係。研究顯示,哈雷彗星內核中甲烷、二氧化碳、氨和其他有機物質的含量很高,許多隕石中含有碳。用特殊的方法,即通過溶劑或激光儀分離開可以從中攝取氨基酸、核酸和聚合物(這些聚合物有時會形成活細胞蛋白)。
在南極冰川找到的隕石非常多,因為它們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很醒目。最近20多年來,有14萬多塊重量從4克到150克的隕石墜落到地球上,其中大部分含有有機物。這些南極隕石的化學成分和結構能使人推測出它們奇特的成因,有些隕石是有名的“月球岩”,即斜長岩和月球特有的火山石,也有些隕石來自火星表麵所特有的岩石。
科學家們認為,火星的隕石可能是火山爆發時噴出的,它們漂浮在宇宙中並逐漸地進入地球的引力區。他們還認為火星上出現過生命,但後來火星同大型天體撞擊中斷了生命的發展,撞擊的碎片和生命殘跡一樣消失在宇宙中。
當然,這隻是推測,並無確切的證據說明生命隨同隕石一起來到地球上。但是專家們說,在地球曆史發展的早期階段,隕石帶來的有機物質的確對導致生命出現的化學演化過程起過促進作用。
能調節溫度的服裝
穿衣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下一個世紀人類在穿方麵會有什麼變化?法國著名的時裝設計師奧利維亞·拉比蒂斯預言,20年以後時裝設計師和紡織業的專家將不再單純地追求新型的款式及其線條,而服裝的麵料和功能將成為他們注意的重點。
奧利維亞·拉比蒂斯認為21世紀的服裝應該是美與高科技的結合,他認為20年後人類還不可能拋棄服裝,但那時候的服裝將能為我們提供更多的服務,比如汗衫將具有藥效,能為我們提供維生素;防寒服會傳播熱量,裏麵還裝有電話;而毛衣能根據戶外的氣溫自動調節溫度,拉比蒂斯預言這些都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在將新型的高科技材料運用到服裝的設計的研究過程中每位時裝專家都在探索適合自己的路子,力求創造鮮明的個人風格,作為歐洲最著名的時裝設計之一的拉比蒂斯他已經設計成功了一係列的新產品,比如能夠采集陽光的服裝,以海帶為基礎的布料、無針無線的縫紉機以及立體印花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