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把握新時代經濟的命脈(1 / 2)

(2)把握新時代經濟的命脈

人類的成長,不僅表現在個性成熟,還包括員工的理想,人們愈成長,獨裁管理就愈難生存。人們在獨裁管理模式下會愈來愈無法發揮水平,甚至有時會憎恨它。其中大部分的原因是,當人們有高層次和低層次的樂趣可以選擇時,當然就會選擇較高層次的樂趣。當然,這兩種樂趣必須是他曾經享受過的。意思就是說,經曆過自由的人,絕對無法再度忍受被奴役剝削的感覺,即使他們在擁有自由以前,並沒有對被奴役的情況做出任何的反抗行為。人們在感受到尊重以及自尊以後,就再也無法接受被奴役的感覺。

假如人們長久地生存在安逸的環境下,有時可能會導致他們無法適應惡劣的環境。也就是說,他們對於較惡劣的生活環境會變得無法滿足或無法忍受。當社會愈健全,政治愈良好,教育愈先進,人們就愈不能適應X理論、獨裁管理以及像監獄一般死氣的大學製度,他們會愈來愈需要一種健全完美的管理製度,以及促使人們成長的教育等等。在獨裁式管理的環境下,他們表現不佳,變得暴躁、有敵意。我們可以從產品質量、對經理人的認同等現實情況中看到這樣的例子。

善待人們,會使他們無法適應惡劣環境。就美國工業的競爭情況而言,目前社會中員工發展的需求動機,使得健全心理管理或人本管理成為一項重要的競爭優勢。也可以這樣說,舊式的管理方式將逐漸被淘汰,因為它們已經太老套了。采用這種舊式管理模式的企業,將無法與那些采用開明管理的企業競爭,因為後者擁有較優良的產品、較佳的服務。在這種情況之下,舊式管理製度勢必遭到淘汰。如果我們從會計、企業營運或競爭優勢的角度考慮,當一家企業使用老舊過時的機器,將沒有任何競爭優勢可言。

對於過時的人也是同樣的道理。人類愈進化,心理就愈健康,就愈需要人本管理政策。企業隻有積極采用Y理論管理模式才能在競爭中生存,采用獨裁管理模式隻會造成企業營運的障礙。其他理論性的事物也是如此。例如,當我們的教育製度愈健全,實行人本管理就愈具有經濟優勢。當宗教機構實行開明管理政策,信仰就愈自由,采用開明管理的企業就愈具有競爭優勢。

這就是為什麼我對人本管理如此有信心,認為它是企業未來管理趨勢的主要原因。一般的政治、社會、經濟環境不會有什麼根本性的變化,我們正處在軍事和政治的僵局中,而且軍事政權正逐漸退出曆史的舞台。因此我希望在宗教界、工業、政治和教育等領域的成長與改進仍會持續。全球正邁向國際化,也促使社會不斷地追求成長,所以健全心理管理的趨勢將更為明顯。

對於自動化的發展也是一樣的情形,而且在過渡時期也會麵對大量的問題。同樣,也許我們也有可能轉化成一個和平經濟體,不再強調武裝或軍事競賽。這樣的潮流同樣會強化人本管理或民主管理的重要,而且更甚於獨裁或舊式管理。

或許由第九位副總裁負責統籌健全心理管理的事宜是有必要的,包括追求成長、提高員工或經理人的個性成熟度。或許我們可以由杜拉克的“員工態度與表現”第七部門與“管理表現與發展”第六部門共同承擔開明管理的責任。我還不確定現在是否有必要設立第九部門,但是未來絕對需要一位專業人員,他所接受的訓練不同於杜拉克第六部門經理人或第七部門經理人。例如,他必須接受心理學、哲學、心理治療或教育等訓練。

由於冷戰的關係,第九部門也許會顯得愈來愈重要,而且有可能提早實現。因為軍事的重要性日益降低,物理、化學和生物武器也不再有重大的用處。除了避免戰爭的爆發外,軍事武器已沒有任何用處。最後誰會贏得冷戰,將視蘇聯社會與美國社會的人性發展結果而定。目前的冷戰包含了對中立國的政治、社會、教育與員工支援,以贏得他們的好感,如此一來,非軍事性事物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較為明顯的就是種族歧視的問題。從此點來看,蘇聯社會比美國社會占有優勢,特別是在非洲人麵前。

最終,兩種文化的人民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性格,將會成為辨別冷戰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當國際旅遊變得更為便利時,這項因素也會更為重要。觀光客、生意人、科學家訪問團和文化交流團等,也都會愈來愈重要。如果美國人民的表現優於蘇聯人民,美國人將會為人所愛、更受到尊敬、更為人所信任。如果真是這樣,追求企業成長的趨勢,將成為國家的高層政策,甚至有可能會如原子彈、飛彈以及太空計劃上的投資一樣龐大,那麼,在政治上,我們的收獲將超出想象。也許國家規定每一家企業都要有第九位副總裁,一方麵是為公共服務,一方麵是應付政府的要求,例如州政府部門。

從理論和實用主義的角度而言,人們會愈來愈強調事物彼此間的相互關係。任何一家企業與社會的整合和共生關係,將更為強化而且是逐年增加。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代表整個社會。在實行開明管理的社會環境中,任何一家企業都有創造優秀公民的義務。

產品質量不僅僅關係到員工、社區和國家的地位,同時也攸關美國在冷戰中的地位,這是可以確定的。但美國沒有像其他國家體會得這麼深。大部分國家對美國產品都有一種呆板印象,他們認為美國生產的原子筆比其他國家的好,寫起來比較流暢。而據我所知的例子顯示,日本政府和民間企業者已經意識到,必須共同合作製造高品質的產品。在冷戰前,大家對日本產品的印象是劣等的、廉價的仿冒品。但是現在我們對日本產品的評價,已經等同於過去我們對德國產品的評價一樣:品質精良,工藝水準先進。眾人可以經由某個國家所製造的汽車或照相機,評斷一個國家的地位。有人認為德國的產品質量已經開始下降,若真是如此,西德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將會逐漸滑落。因為每一位西德人都認同自己的國家,並將國家形象內化於自身形象當中,因此國家地位的低落,使得人民的自尊心也隨之受到損害。從普遍的意義來講,美國也不過如此。經典剖析:蓋瑞·海爾評估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