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品禁忌
道教祀神時常用香、花、燈、水、果五種供品奉獻於神壇之上,稱為齋供。對於齋供中的五種供品,各有規定和禁忌。
香是道士及信徒通感神靈之物。道士要上香,信眾求神也要上香,上香時,持香者要手指幹淨,切忌“信手拈香,觸以腥穢”。
現代供神之花,常以梅、蘭、菊、竹四時鮮花為上品,次為水仙、牡丹、蓮花。敬神所用鮮花,首重清香芬芳。香味強烈、色澤過於濃豔、帶刺的鮮花忌用於敬神;
醮壇所用之燈,須用植物油燃點,忌用六畜脂膏之油,否則會觸穢神靈。道門稱奉獻齋壇之水為七寶漿。此水忌用生水及不潔之水。
道教所用的供果必須是“時新果實,切宜精潔”,且“寧供樹上吊的,不供地上種的”。常見的是供奉“四幹四水”即四種幹果,如棗子、桂圓、鬆子、核桃等、四種水果,如蘋果、梨等。
忌用石榴、甘蔗之類及汙穢之物。除此之外,食過之物、冬瓜、李子、石榴都不能用於供神。
另道教中還有“十供養”,是“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主要用於大型法會中供養上聖高真。
●敬香禁忌
燒香敬神是道教的一種信仰行為。所稱敬香者不可不誠,其禁當然就不可不忌。道教燒香禁忌主要有:忌戊日燒香;忌雙香祀神,道教敬神以三支香為準;忌用右手撚香,須左手持香,右手護香;忌以口齧香,也就是不能用嘴叼香;燒香忌回顧,要心神專一;忌用灶中火燃香。
●服飾禁忌
道門內部具有濃鬱的神聖氛圍和宗教色彩,衣有衣的要求,食有食的講究,都不能夠隨心所欲,我行我素。
道教服飾禁忌內容很多,主要包括:忌穢褻法服;忌法服不潔、形儀慢黷;忌衣服雜色;忌衣飾華美、與俗無別;忌法服借人;忌著法服入廁、產房等汙穢場所等。
●飲食禁忌
修道者忌食葷辛、腥、香、辣之物。因其不利於“淨心止念、屏絕嗜欲”故。
葷辛,是氣味劇烈之蔬菜的統稱。通常說五辛或五葷,即蔥、蒜、韮、薤、胡荽五種。此五辛何以稱葷?因其氣上衝於腦可令頭暈,故稱為葷。
《康熙字典》解釋為:葷,臭菜也,道家所禁,稱氣不潔也。五葷有刺激性氣味,對煉氣不利。念經時,這種汙穢之氣容易衝神。呼出的氣味難聞,讓人反感。誘發欲念,容易陽動。
腥:食腥讓人迷失本性,造諸殺業,製造惡因,墮落輪回。修道者體上天好生之德,培自己慈悲之心,不殺害生命,免於冤孽牽纏,故而不食葷腥。
香:讓人貪圖享受,沉迷物欲,意誌昏沉,不思進取。
辣:刺激上火,長棘生毒。攪擾清虛,不利修行。
●朝聖禁忌
信士朝聖敬香為祀神大事,必須虔誠祀事,遵守一定的宗教禁忌。
語言禁忌:即進香者要心意虔誠,進入宮觀要靜默清心,不能因朝聖勞累而生懊惱怨悔之心,叫苦叫累;也不能在進香沿途說汙穢不淨、褻瀆神明或不吉利的話。無論您是香客,還是遊人,在特定的道教文化環境內,都要有所尊重,這叫“入鄉隨俗”。
行為禁忌:進香者行走坐立必須端莊規矩,不得采摘宮觀內的樹木花卉;不得觸摸褻瀆神像;不得偷盜損壞供器、法器。進入宮觀不要指點神像,無論造型多麼讓你驚歎,因為用手指點神像無論如何都是不禮貌的事。
另外,也最好不要背對著神像。進入殿堂時不要腳踏在門坎上,也不要高聲喧嘩、亂發議論。道觀院中有許多花草盆景,請勿采摘。宮觀內有許多道房,有些是道人居住的地方,沒得到允許請勿進入。總之,常人生活中的基本文明準則,在道觀裏都是適用的。
飲食禁忌:進香者忌食雁、鰻、龜、鱉、黑鯉、蛇、黃鱔、牛、犬、豬肉及生蔥、韭、蒜、荽等葷腥刺激食物,不得飲酒。
供品禁忌:如果您想帶些供品敬神,時果類冬避石榴,夏忌李子,忌諱紅豔花、動物肉、雞、犬等不潔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