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節日禁忌(1 / 2)

二、節日禁忌

道家有很多的節日,他們或為各種神仙的誕辰,或為各派宗師的生日,而這些節日之中總要舉辦各種慶典,成為道教豐富多彩文化的一部分。

道教也有許多禁忌,如戊不朝真、道不言壽以及各種朝聖禁忌、進香禁忌和服飾禁忌等。

●道曆

道曆為道教專用之曆法也。是以我國夏曆及六十甲子紀年的一種曆法。推算之法,由黃帝紀元,即公元前2698年開始,迄今為止道曆為4708年。

唐朝曾因老子為其始祖,乃以老子降生年,即公元前1300年為道曆之開始,但至宋以後,則仍以黃帝紀元為用也。而道教齋醮道場,所用表奏文牒等,則皆書以天運甲子之歲,因對神明故不用道曆紀年。

●道教節日

道教以神、仙之誕辰為節日,到時要舉行隆重齋醮,包括祭星與設道壇誦經。有的節日還有廟會集巿。道教各派都有所崇奉之本宗祖師,但對道教共同尊崇之神的誕生節日,都是很重視的,如:

三清節:即冬至日為元始天尊聖誕,夏至日是靈寶天尊聖誕,農曆二月十五是道德天尊聖誕。

三元節:即正月十五上元天官節,農曆七月十五中元地官節,農曆十月十五下元水官節。正月初九:玉皇上帝聖誕。農曆三月初三:真武聖誕、王母娘娘聖誕,俗稱“蟠桃會”。

農曆四月十四:呂純陽祖師聖誕。農曆五月十八:張天師聖誕。農曆五月十一:太乙救苦天尊聖誕。農曆十二月二十二:王重陽祖師聖誕。農曆六月初一至初六為南鬥下降日、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為北鬥下降日。

五臘節:正月初一天臘,農曆五月初五地臘,農曆七月初七道德臘,農曆十月初一民歲臘,農曆十二月初八王侯臘。總之,每逢節日,宮觀都要設壇誦經慶賀。

●朔望晦電

陰曆每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三十為晦、十四為電。

●接駕日期

因為陰曆臘月二十五日為玉皇大帝巡天之辰,故道教宮觀都舉行“接駕”儀式,在臘月二十四半夜子時舉行。

●十二黃道日歌

子午臨申地,醜未戍上尋,寅申居子位,卯酉卻在寅,辰戍龍位上,巳亥午中行。一青龍黃,二明堂黃,三天刑黑,四朱雀黑,五金匱黃,六天德黃,七白虎黑,八玉堂黃,九天牢黑,十玄武黑,十一司命黃,十二勾陳黑。

此也即:“道遠幾時通達路遙何日還鄉”黃道法。

●戊不朝真

道教凡遇六戊不朝真,不燒香、不誦經、不朝拜,不建齋設醮。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戍日,這叫“明戊”。

《抱樸子》稱:“天地逢戊則遷,出軍逢戊則傷,蛇逢戊不進,燕逢戊不銜泥”。《女青天律》稱:“若法官道士焚香誦經,不禁六戊,鍾鼓齊鳴,進表上章關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無量”。

念皇經和拜靜鬥的老修行,也忌“暗戊”,口訣為:“正羊二犬三在辰,四月期間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雞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十豬十一兔,十二牛頭重千斤”。

●道不言壽

修道之士,忌諱人們詢問其年齡,這是因為“道不言壽”的緣故。因為道教的思想基礎是悅生惡死,追求長生成仙,所以“道不言壽”。

●齋醮禁忌

道教的宗教活動,又稱為“齋醮”,是道教信仰的表現形式。道教進行宗教活動的醮壇,是神靈降至之所,既神聖又莊嚴。因此,醮壇的法器和活動等,自然也十分聖潔,並由此產生了諸多禁忌。

壇場禁忌,總的精神就是:諸多穢不可入壇。也就是說,道教在舉行迎真祈福道場時,切不可有吊喪、問病、畜產等不潔之物進入道場。

親臨醮壇之人,主要是道士,也不能不有諸多禁忌。據《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成儀醮後諸忌第十三》,齋醮諸忌略有7條,即勿飲酒;勿食五辛;勿與別人同坐;勿視死看生;勿嗔怒;勿悲哀;勿見血。此外,醮壇中人尤應忌食牛肉等葷腥之物。

道教在舉行宗教活動時,不僅要有清靜的醮壇,而且道士本身也應保持清淨之身。在行儀式之前,道士通常要齋戒沐浴,潔淨身心。道士沐浴時忌俗人見浴。所以沐浴須在密室中進行,而且忌用不潔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