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極其微小,因而長期以來,人們雖然幾乎時時刻刻同它們打交道,卻從來不識其“廬山真麵目”。顯微鏡的發明和使用,為人類揭開微生物王國的奧秘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從列文虎克發明的顯微鏡能把物體放大200多倍,到現在的電子顯微鏡能放大幾十萬倍甚至更多,人類憑借著不斷改進的顯微鏡和其他方法,對微生物的形態和內部結構,還有它們的類別和生命活動等各個方麵的認識,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如果說,萬丈高樓是由一磚一瓦砌成的,那麼,細胞就好比生命之磚。

生物細胞可分為兩類,一類比較原始,結構簡單,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胞質中也沒有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等複雜的細胞器,這一類細胞稱為原核細胞;另一類細胞結構比較複雜,有核膜包圍的成形的真正的細胞核,細胞質中有各種類型、的細胞器,稱為真核細胞。根據細胞的有無以及細胞結構特點的不同,人們把微生物分為三大類,它們是原核細胞型微生物,例如細菌和放線菌;真核細胞型微生物,如真菌;非細胞型微生物,例如病毒等。

微生物個體很小,一般隻有用顯微鏡把它們放大幾百倍封幾千倍,乃至幾十萬倍才能看清楚它們。

微生物結構都很簡單;往往都是單細胞的,也就是說,個細胞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了。像無處不在的細菌、主要存在於土壤中的放線菌以及我們平時發麵蒸饅頭用的酵母菌等,都是單細胞微生物。

而有的微生物如病毒,小得連一個細胞都不是,它們專門生活在活細胞內。一個細胞裏可以裝下許多個病毒。在普通的光學顯微鏡卞根本看不到病毒,隻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把它們放大幾萬倍甚至幾百萬倍才能看清。

還有二些微生物的結構和生活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它們有了類似細胞的結構,但是比細菌更簡單,像病毒一樣,也本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如引起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立克次氏體,引起人體原生性非典型肺炎的支原體,引起沙眼的衣原體等。

在微生物王國裏,真菌屬於真核細胞型微生物,它們的結構要比細菌、放線菌複雜一些。除了酵母菌是單細胞的以外,絕大多數真菌都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的。真菌細胞的結構也與高等植物細胞相差無幾。在夏天裏,如果食品放久了或衣物管理不當,就會長毛發黴,這是最常見的真菌,叫做黴菌。當然,在微生物的“小人國”裏也有“巨人”,我們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如餐桌上常見的蘑茹木耳、銀耳、猴頭等大型食用真菌。

地球上的微生物種類成千上萬,它們無處木在,無所不能。可以說,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與微生物打著交道,甚至在我們的皮膚上、骨和腸道裏也有大量微生物的存在。

微生物既是人類的朋友,又是人類敵人。它們所做的好事和壞事可以使我們感覺到它們的存在。比如,你如果經常不洗手、吃沒有洗幹淨的水果,就容易得痢疾;不隨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易得感冒;家裏買的肉食、蔬菜保管不好會腐爛變質,這都是微生物在作怪。而你每天吃的饅頭、麵包、醬油、醋,以及過年時餐桌上擺的酒等,這些好吃的東西,都是微生物幫我們製造的。如果沒有微生物,我們就無法吃到這些東西,也就無法品嚐到酸奶、果奶等飲料。

腐敗細胞引起食物腐爛變質;我們不喜歡它,但從長遠觀點看,人類是離不開它們的,大自然也離不開它們。地球上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生物死亡,如果沒有這些腐敗細菌的分解作用,用不了多久,地球上的動物屍體、植物的枯枝落葉就會堆積如山,生態係統的物質循環也就無法繼續進行。人類也將無法生存,整個生態係統也就崩潰了。

我們要很好地研究微生物,控製和消滅有害微生物,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讓它們更好地為人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