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就讓我們看看黴菌到底是什麼咆?黴菌屬於真核微生物,是絲狀真菌的統稱,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絲組成。大多數黴菌菌絲中含有隔膜,把菌絲分隔成多個單核細胞,隔膜中有小孔連接相鄰的細胞,這種菌絲叫有隔菌絲;另一些黴菌菌絲中沒有隔膜,整個菌絲表現為連續的多核單細胞,這種茵絲叫無隔菌絲。菌絲的生長是通過末端伸長而進行的,菌絲生長;相互纏繞形成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菌落,比細菌和放線菌菌落大幾十倍。
黴菌是怎麼傳宗接代的呢?它的高招是產生孢子。夏天醬油表麵常常長出一層白毛,這是一種叫白地黴的黴菌,它的菌絲產生橫隔膜,並在橫隔膜處斷裂而形成一串像糖葫蘆一樣的孢子,叫節孢子;用來製作美味的豆豉和腐乳的毛黴,當發育到一定階段時,頂端的細胞膨大形成一個囊狀結構,叫孢囊,內部產生許多孢子,我們稱它為孢囊孢子;引起穀物和花生發黴的曲黴,則是將菌絲頂端膨大形成球形的頂囊,頂囊的表麵長出許多輻射狀的小梗,小梗的頂端長出成串的孢子,我們稱它為分生孢子。所有這些孢子都會在合適的條件下萌發而形成新的黴菌,使它們繁衍不息。由於這些孢子的形成過程中沒有發生兩性細胞的結合,所以屬於無性繁殖,這些孢子統稱為無性孢子。
經過兩個性細胞的結合而產生新個體的過程為有性繁殖,經過細胞質和細胞核的融合,減數分裂形成有性孢子。黴菌的有性繁殖不及無性繁殖那麼經常與普遍,往往在自然條件下發生,在一般培養基上不常出現。其繁殖方式因菌種不同也有不同,有的黴菌兩條異性菌絲就可以直接結合,有的則由菌絲分化形成特殊的性器官,並形成有性孢子。
讓我們看一看真菌的孢子的特點吧,它們具有小、輕、幹、多以及形態色澤各異、休眠期長和抗異性強等特點,這有助於它們在自然界隨處散播。孢子的這些特點有利於接種、擴大培養、菌種選育及保藏等工作,但易造成汙染、黴變和傳播動植物的真菌病害。
談到這裏,細心的朋友可能會想起前麵我們曾經談到細菌的芽孢,它們跟真菌的孢子有什麼不同嗎?真讓你問著了,盡管它們都有休眠期長、抗逆性強等特點,但卻是兩類不同性質的結構。首先,真菌的孢子是真菌的重要繁殖方式,而細菌的芽孢是抗性結構;其次,真菌的一條菌絲或一個細胞可以產生多個孢子,而一個細菌細胞隻能產生一個芽孢;真菌的孢子可在細胞內或細胞外產生,而細菌的芽孢隻能在細胞內產生;細菌芽孢抗熱性遠遠強於真菌的孢予;真菌的孢子形態色澤多樣,相比之下,細菌芽孢形態極為簡單。
黴菌能產生多種毒素,而其中毒素最強的當屬黃曲黴菌產生的黃曲黴毒素,黃曲黴毒素可以致癌,而產黃曲黴毒素的溫床則是發黴的花生和穀物!有些毒素尚未發現是否致癌,但曾多次釀成嚴重事件,如日本的黃變米中毒,英國的火雞X病等,所有這些都在提醒我們在利用黴菌時,一定要透徹了解其方方麵麵,以免引狼入室!
黴菌家族非常龐大,我們在這裏為大家介紹幾種與人類關係密切相關而又常見的黴菌。毛黴可以產蛋白酶、澱粉酶等,可用於製作美味的豆腐乳和豆豉,是有名的調味大師;根黴的澱粉酶活力非常強,工業生產上的糖化作用就是由它來完成的;青黴能產生青黴素,這是人類發現和利用的第一個抗生素,現在它仍在兢兢業業地為我們服務;白僵菌是著名的昆蟲病原真菌,可以產生毒素和抗生素,因為昆蟲幼蟲感染此菌會遍體生白毛,僵硬而死,因而得名白僵菌,它已成為真菌中治蟲效果最好的農藥之一;曲黴可以產生多種酶製劑及抗生素,還能生產檸檬酸等多種有機酸,在工業上用途極為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