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瘟疫”艾滋病((1 / 2)

“當代瘟疫”艾滋病(

80年代初期,在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國家和地區,出現了一種新的疾病,這就是令人恐怖的艾滋病。艾滋病擴展的速度很快,死亡率極高,目前正向世界各地蔓延,有人把它稱為“當代瘟疫”和“超級癌症”。

引起艾滋病的病原體,便是微生物王國中的一種逆轉錄病毒,現在人們把它叫做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輸入汙染病毒的血液和血液製劑、共用艾滋病患者用過而未經消毒的針頭和注射器等傳播,受病毒感染的孕婦也可以通過胎盤血液傳染給胎兒。當艾滋病的病毒進入人體後,可以靜靜地潛伏在人體內多年而不發作。它的主要危害是破壞人體免疫係統,使病人無法抵抗其他機會感染的疾病而致死。還可以發生少見的惡性腫瘤,如多發性出血性肉瘤而導致死亡。

由於艾滋病這一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的疾病在很多國家相繼出現,已在全世界範圍內形成一種艾滋病恐怖症。很多報道過分地渲染了艾滋病的可怕性,這更增加了艾滋病的恐怖氣氛。其實,艾滋病有明顯的高危人群,已經知道了傳染途徑,這種病是可以預防的。

預防艾滋病,要做很多工作,不過對我們青少年來說,主要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樹立和發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這樣,艾滋病這個當代瘟神,就無法在我國的大地上橫行。猖獗肆行的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是世界上最猖獗的傳染病,曾多次席卷全球,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僅僅在1957年的一次流感大傳播,全世界共有15億人發病,數以萬計的老人和小孩被折磨致死。

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叫流行性感冒病毒,簡稱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有球狀或長形兩種形狀。它們能侵害人類、馬、豬和一些鳥。

流感病毒之所以如此猖獗肆行,是因為它們能夠不斷地發生變異,每一至兩年就會改變一下,令人防不勝防。像1957年的大傳染是由亞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1968年從香港席卷全球的流感是香港型流感病毒;1973年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發生的大規模流感是甲型流感病毒的新毒株——澳大利亞型流感病毒。目前所知,眾多能引起流感的病毒每種又可分為若幹型和亞型。其中僅鼻病毒就有100多個不同的型。近30年來,大約每10年流感病毒就發生一次變異,這使已經獲得免疫力的人因經不住新型流感病毒的進攻而生病。流感病毒的這種變異特性為預防和治療流行性感冒帶來了巨大困難。不過,現在科學家已采取了主動,不僅有了廣泛的預防措施,就算一旦發現病毒新變種,也能很快地製成藥物治療,所以流感病毒也不是那麼容易作威作福了。危害四方的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是引發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元凶。根據引發肝炎的類型,肝炎病毒大致可分為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

甲肝病毒常隨不幹淨的食物被人們“吃”進肚裏,然後危及肝髒,侵害全身。由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大量接觸各種物品,如果在飲食上不講究衛生,就很容易得甲型肝炎。如1987年底到1988年上半年間,我國上海地區甲型肝炎大流行,就是因為食用了帶有肝炎病毒的不潔毛蚶。甲型肝炎發病突然,傳染麵廣,但容易醫治,而且大部分成年人或得過甲型肝炎的人都具有抵抗甲肝病毒的免疫力。因為甲肝病毒在100℃,持續5分鍾的環境下不能生存,所以,經常沸煮碗筷是家庭中消滅甲肝病毒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