烴氧化菌還可以為人類除弊興利。工業廢水中常常含有能汙染環境的有毒烴,人們利用烴氧化菌的食性,在廢水池中“放養”少量烴氧化菌,它們邊“吃”邊繁殖,最後,有毒烴被吃光了,廢水也就變成了有用的水。烴氧化菌本身又是優質飼料。甲烷菌
在泥濘的沼澤或水草茂密的池塘裏,生活著無數專愛“吹”氣泡的小生命,名叫甲烷菌。
甲烷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林。在地球誕生初期,死寂而缺氧的環境造就了首批性情隨和的“生靈”,它們不需要氧氣便能呼吸,僅靠現成簡單的碳酸鹽、甲酸鹽等物質維持生計,然而它們具有生命實體——細胞,並開始自然繁殖。這就是生物的鼻祖——甲烷菌。時至今日,地球幾經滄桑,甲烷菌卻本性難移,仍保持著厭氧本色。當然,現代甲烷菌的“食物”來源更加廣泛,雜草、樹葉、秸稈,食堂裏的殘羹剩飯,動物糞尿,乃至垃圾等等都是甲烷菌的美味佳肴。沼澤和水草茂密的池塘底部極為缺氧,甲烷菌躲在這裏“飽餐”一頓之後,便舒心地呼出一口氣來,這便是沼氣泡。
沼氣泡中充滿沼氣。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另外還有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它是廉價的能源,用於點燈做飯,既清潔又方便;還可以代替汽油、柴油,是一種理想的氣體燃料。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在為燃料不足而發愁,開發利用新能源已成為世界性的緊迫問題。而小小微生物卻能為人類分憂,在解決能源危機的問題上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在國外,已有許多工廠使用沼氣作燃料開動機器。我國也有不少地區特別是農村興建了沼氣池,人工培養微生物製取沼氣。據估計,每立方米沼氣池可以生產6000千卡左右的熱量,可供一個馬力的內燃機工作24小時;供一盞相當於60-100瓦電燈亮度的沼氣燈照明5-6小時。還可以建成沼氣發電站把生物能變成電能。
甲烷菌的食料非常廣泛,幾乎所有的有機物都可以用作沼氣發酵的原料。沼氣池則為甲烷菌提供了一個缺氧的環境。在這裏,甲烷菌可以愉快地勞動,源源不斷地產生沼氣。一個年產2萬噸酒精的工廠,如將全部酒精廢液生產沼氣,每年可得沼氣1100萬立方米,相當於9000噸煤。而且,被甲烷菌“吞嚼”過的殘渣,還是莊稼的上等肥料,肥效比一般農家肥還高。蘇雲金杆菌
在微生物王國中,有一大批滅蟲勇士。千百年來,它們悄悄地幫助人類殺滅害蟲,保護莊稼。然而,它們的功績直到近百年來才被人們發現。
1911年,德國人貝爾奈在蘇雲金這個地方的一家麵粉廠裏,發現有一種寄生在昆蟲體內的細菌,有很強的殺蟲力,於是,人們稱這種細菌為蘇雲金杆菌。
蘇雲金杆菌長得像根棍棒,矮矮胖胖,身高不到千分之五毫米。當它長到一定階段,身體一端會形成一個卵圓形的芽孢,用來繁殖後代;另一端便產生一個菱形或近似正方形的結晶體,因為它與芽孢相伴而生,我們叫它伴孢晶體,有很強的毒性。當害蟲咬嚼莊稼時,同時把蘇雲金杆菌吃進肚去,這就像孫悟空鑽進鐵扇公主的肚子裏去一樣,在害蟲的肚子裏大顯威風。它的伴孢晶體含有的毒素可以破壞害蟲的消化道,引起食欲減退,行動遲緩,嘔吐、腹瀉;而芽孢能通過破損的消化道進入血液,在血液中大量繁殖而造成敗血症,最終使害蟲一命嗚呼。
蘇雲金杆菌的發現,為人們利用微生物消滅植物病蟲害提供了美好的前景。現在,人們已經用發酵罐大規模地生產蘇雲金杆菌,經過過濾、幹燥等過程製成粉劑或可濕劑、液劑,噴灑到莊稼上,對棉鈴蟲、菜青蟲、青蛾、鬆毛蟲以及玉米螟、高粱螟、三化螟等一百多種害蟲有不同的致病和毒殺作用。食用真菌
在家庭餐桌上,我們經常可以吃到味美可口的蘑菇、香菇一類食用菌,這就是微生物對人類的奉獻。
早在二三千年前,我國人民就已把菇菌作為珍貴的食用菌了,而且很早就懂得食用菌的栽培。食用菌類一般都是高等真菌的子實體,在我國發現的不下350多種,常見的有蘑菇、草菇、香菇、平菇、鳳尾菇、金針菇、黑木耳、鬆口蘑、竹蓀、羊肚菌、牛肝菌等多種。這些食用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而且某些食用菌對動植物病毒性疾病有免疫或抑製作用,還能抑製腫瘤發生和發展,並能溶解一定量的膽固醇,所以被人們稱為“保健食品”。
早先,這些食用真菌野生在山林、草地、田野裏。當你走進潮濕的林地上,揀起一塊潮濕的朽木或幾片腐葉,不用放大鏡也能看見許多絲狀物,這常常就是它們的菌絲體。發育良好的菌絲,能鑽進木材、落葉的組織裏,吸取養料。像蘑菇等的菌絲體上,會長出一把漂亮的“小傘”,這就是子實體。子實體上麵是平整的,而下麵密生著許多叫菌褶的薄膜,長著能繁殖後代的擔子或擔孢子,能隨風飛散,到它們喜歡的地方去“安家”。現在,人們掌握了它們的生長發育習性,可以采用人工栽培的方法,大量地生產了。
在高等真菌中,還有許多可以作為藥用的菌類。例如有補中、固腎、益脾、補肺、止血作用的靈芝、滋陰、補腎、潤肺、強精、補血提神的銀耳,滋補、助消化、退熱、利尿、消腫的茯苓。還有對消化道腫瘤有較好療效,又可治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的猴頭,可以做止血外敷藥的馬勃等等。
琳琅滿目、奇妙誘人的真菌大家族中,蘊藏著豐富資源,等待我們去開發和利用。疫苗
許多細菌和病毒會給人類帶來疾病,造成死亡,然而,人們也正是利用這類細菌和病毒以毒攻毒,把它注射到正常人的身體裏,使人體在後天產生對某種疾病的抵抗力。這種用來注射的細菌和病毒,就是疫苗(或菌苗)。
疫苗的利用,可以追溯到10世紀我國宋朝時代,當時一些民間醫生就已知道用天花病人的豆痂,吹進健康人的鼻孔裏,使他在患輕微的天花病過程中,獲得對天花病毒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