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
命運時常捉弄人,它可能給你一張醜陋的麵孔,不全的肢體。但這又算得了什麼呢?天生的不幸這正是你挑戰命運,展現輝煌的難得機會。
劃起自強的雙槳,衝破滔天的巨浪,駛向你那浩瀚的海洋,振動那生命的翅膀,迎著烈日暴雨,飛向那遼闊的天空。
弱者哀歎不幸,於是他喪失了成功的機會,庸者坐等機遇,於是機遇與他擦身而過。強者把握自己,也把握了機遇。人生猶如一場戲,劇本就在我們自己手裏。
生命的美麗
街邊新開了家禮品店,兼賣鮮花。一向無人送花給我,卻又偏愛這份美麗。
一天,我走進禮品店。因不是什麼節日,所以店中有些冷清。我問老板有沒有鮮花,老板很為難地解釋說,這幾天沒有上貨,倒還有些鬱金香,紅色的,剛來時美麗極了,可現在……
她指了一個大筒中零落著的十幾枝鮮花,由於開始凋零,紅得已不那麼鮮豔了。而且花瓣上已出現了點點黑斑,表明它們已無多少時間。
見我不無惋惜的樣子,老板似乎有些過意不去,“你買這些假花吧,剛上的貨。”她熱情地抱出好幾束假花來,有玫瑰、鬱金香,還有百合花,做工精細得幾乎可以亂真,一副新鮮、長壽的樣子,聞起來還有隱隱的清香。
老板似乎看出我心中的疑惑,忙解釋說,這是新產品,花心是幹花做的,而且所有材料都浸過香料,香味持久,既漂亮又便宜……
“可惜,它們沒有生命。”我悠悠道。
我欣然買下了所有的鬱金香,告別了滿臉不解的老板。抱著鮮花走在街上時,心情特別的舒暢,並且還有幾分豪氣。
美麗是可以營造的,但真正的美麗卻不應有絲毫人工的雕琢,它應是真實的沃土中盛開的鮮花。世間所有人為的一切都無法與自然締造的相比,而生命正是這美的極致。
正如同鮮花與假花,高飛的蝴蝶與玻璃框中的標本一樣。同樣的外形,也許後者看起來更完美些,但後者永遠不會得到珍愛。因為它們沒有高貴的生命,沒有令女孩子展開想象,讓詩人們才思洶湧的靈魂。
它們沒有夜間默默開放的聲響,沒有纖細如嬰兒皮膚般的花瓣,在清晨的霧氣中掛著晶瑩的露珠嬌柔。它們隻是人們為留住美麗而產生的附屬品,沒有過去和將來,不會生長或衰敗,沒有輝煌與熱烈,隻能呆呆地等待著落滿灰塵。
生命是美麗的,真正的美麗! 雖然生命有時並不完美,正如我們有眼睛可以洞察世界,但難免麵對汙穢與悲惋;有腳可以前行,但難免會步入歧途;有耳能欣賞天籟之聲也無法回避呻吟與哭喊;能聞到花香的清馨也難免濁氣的湧入;嚐過甘露也曾飽受苦果的折磨,但無法不去讚美生命的美麗。
雖然生命會走向盡頭,如同鮮花會繁衰,草木有枯榮。但這些世間的生命在自己有限的時間中展現了那麼絢麗的風采。
生命從不隱瞞自己的缺陷,也從不為美麗而粉飾自己。一切都是在自然的流露中,在質樸的過程裏孕育出至善至美的傑作。
對於那些無生命的,在生命眼中也被賦予了靈魂,譬如群山的巍峨,江河的憤怒,大海的寬厚……都處處美麗,樣樣動人。
人類的藝術之美也是如同賦予了生命一般。音樂有了靈魂,便會在人們的心中跳躍、起舞;如心靈的火種,再由每個短促的生命傳遞下去,直至永恒。
繪畫、雕塑,對生命的掙紮、渴望、期待與夢想表現得越真實,那麼它們其中蘊藏的智慧與真善美凝結起的靈魂便越偉岸、越高潔。
我珍惜生命,因為我崇拜真正的美麗。而不是人類自欺欺人的“假奶嘴”。懷中的鬱金香讓人頓生憐愛。現實生活中,我會懷抱著這份真美的瞬間,而不是虛假的永恒。
(佳筆)
心靈感悟
生命,隻有一次。生命的不可重來不可複製,更顯生命的可貴與美好。日落月娩,寒來暑往,時光的流逝老化了生命,也豐富了生命的內涵。
生命是崇高的,也是美麗的。雖然生命也會枯萎,也有盡期;有瑕疵,也有缺陷;但生命不矯飾,無虛偽,生便朝氣蓬勃,死乃從容歸去,在有限的時空中展示無限的風采。這,就是生命之美。
感謝生命的給予
一直沒能記起那個年紀輕輕的小保姆長什麼樣子,那時我太小了,母親說滿了月的我才隻有一隻小貓兒大,鄰人與接生護士都說:“這孩子怕是長不大的。”
但是父母還是將我帶回了家。不久父親去了前方參戰,母親的身體又極壞,於是那個年紀很輕的小保姆就來我們家了。
一歲以前,我幾乎每周都要生病,高燒起來又多半在夜間,醫院離家有兩三裏路,要穿越一個坡地和一片曠野,媽媽抱著我,尚是小姑娘的保姆打著手電,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漆黑的夜裏急急趕路,黑夜的風從四麵呼呼吹來……
母親說:“那麼白淨綿軟性子的小保姆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勇氣每次都跟了我去,為了你我什麼都不怕,她可隻是來幫我們的小姑娘,非親非故。”我想在我生命之初就得到這樣的親情和愛護確實是幸福的。這是我後來才懂的。
19歲那年我大學畢業了,本該充滿幻想和激情地走進社會投身生活,可工作不久就開始發病,持續高燒和全身皮下出血,一紙診斷書將我禁錮在一間小小的房間裏。
因為一開始治療無效,人迅速蒼白消瘦,不久即衰竭臥床了。隨著病情惡化,我的情緒很壞,絕望和急躁下,一個中午我拔掉了輸液頭,將所有的藥水藥片扔出窗外,關上房門將醫護人員與家人拒之門外。我蒙在被子裏脆弱地傷心:生命太苛刻了,我才19歲就要走上悲劇的結尾嗎?
“咚咚咚”,有人敲門,我想使勁大叫:“我誰也不要見!”可聲音聽起來卻是這麼弱。
“我是八床。”一個熟悉的聲音。
八床是一樣的病友,因為患再障性貧血,20多歲的年紀已在這醫院住了三年。我搖晃著下床,打開門。八床背個手風琴在門口站著。
“新練個曲子,你躺著,我拉給你聽聽。”
八床這是怎麼了。這幾天他一直不好,這麼重的家夥護士怎麼會讓他出來? 我望著他好像明白了什麼,琴聲響著,斷續又執著。八床蒼白的臉上冷汗涔涔,按琴鍵的手指開始顫抖,那是非常熟悉的《桑塔·露琪亞》。
剛入院的時候我和病友一起唱它,還講有趣的故事。可現在我最先軟弱下來,垮了精神。
“別拉了。”我按亮了床頭的呼叫燈。
八床幾個月後就病逝了,最後一次走過那病區的走廊,門口的黑板報上還是他的筆跡:
“你無法放棄。”他用最後孱弱的生命教我懂得了珍惜生活的權利。
我的病使一個又一個醫生退卻,治療無大的進展。最後,人們熱心推薦一位退休10年已不主刀的老醫生,是他,默默打量我許久之後,決定為我手術。
無影燈亮了,麻醉、血壓、心率、呼吸、神經、補液輸血……那麼多雙眼睛專注在我一個人身上,老人高抬雙手,眼裏閃著慈祥的光:“姑娘,別緊張,你數數我的胡子就知道這老頭看過多少病人。”
嘴裏插著胃管,我牽動嘴角笑笑,我不緊張也不害怕,我甚至非常平靜,非常坦然,過去19年的日子飛逝而過,生命是我的,可為了這個生命,有多少人為我付出了那麼多。幼年,少年至大學,至畢業,至現在躺在手術台上,多少深情,多少教誨,多少關切。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到幸福……
後來母親告訴我,那時手術室外麵的走廊站滿了前來等候消息的朋友、同事和領導,甚至連一些不相識的人知道後也加入了等候的人群。
7天後,我醒來。我看到了麵掛淚花的母親、父親,看到了慈祥欣慰的老醫生,看到了我熟悉的病友,還有一些陌生的麵孔,可是,我再也見不到八床了,脫離危險之後我第一次流了淚。
三個月之後。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我第一次下床,搖搖晃晃走出了病房大門。
殘雪已經化盡,陽光溫馨撲麵,視野裏土地和田野一直碧綠到遙遠的天邊,那是生命的延伸吧? 無數新葉“嘩嘩啦啦”搖動在風中,像無數隻透明揮舞的小手掌,那是生命的歡呼吧?河水在春天的土地上柔軟明亮地流動,蔚藍的空中鳥兒自由地翱翔,那是生命的深情吧?一切都如此新鮮,一切都如此可愛,生活和生命重新回來了……
麵對這美好的一切,我忽然淚水盈盈。人的一生,也許要經曆很多很多,是苦難還是歡樂完全是命運的賜予。我們隻有坦然地接受,勇敢地麵對。不知相貌的小保姆、永不再見的八床、白發白須的老醫生、辛勤善良的父母親、關懷和幫助過我的朋友們,一切的一切,都是生命與生活所賜,讓我永遠感激。
我更感謝厚愛我的生命。
(張子影)
心靈感悟
作者敘述自己人生中的一段段經曆,出生時體弱多病,是母親和非親非故的小保姆一次次的奔波延續了她的生命;大學畢業後得了重病,曾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想拋棄生命,是堅強的病友和慈愛的老醫生再次喚回了她的生命,這一切意在向人們召示:人生給我們出了一道道難題,我們所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坦然地接受,用勇敢書寫答案。
生活很渺小也很偉大,生命很脆弱也很堅強,這要看我們怎樣去麵對,怎樣去選擇,其實很簡單:能用一百分的努力別用九十九分。
學會麵對失去
一個人坐在輪船的甲板上看報紙。突然一陣大風把他新買的帽子刮落大海中,隻見他用手摸了一下頭,看看正在飄落的帽子,又繼續看起報紙來。
另一個人大惑不解:“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
“知道了,謝謝!”他仍繼續讀報。
“可那帽子值幾十美元呢!”
“是的,我正在考慮怎樣省錢再買一頂呢!帽子丟了,我很心疼,可它還能回來嗎?”說完那人又繼續看起報紙來。
的確,失去的已經失去,何必為之大驚小怪或耿耿於懷呢?
許多人都有過丟失某種重要或心愛之物的經曆,比如不小心丟失了剛發的工資,最喜愛的自行車被盜了,相處了好幾年的戀人拂袖而去了等,這些大都會在我們的心理上投下了陰影,有時甚至因此而備受折磨。
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調整心態去麵對失去,沒有從心理上承認失去,隻沉湎於已不存在的東西,而沒有想到去創造新的東西。
人們安慰丟東西的人時常會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事實正是如此,與其為失去的自行車懊悔,不如考慮怎樣才能再買一輛新的,與其對戀人向你“拜拜”而痛不欲生,不如振作起來,重新開始,去贏得新的愛情。
我的兩個朋友曾結伴出門旅遊,在即將返回的時候他們發現錢包不見了。其中一個人把自己去過的地方尋了個遍,詢問了許多人,還到派出所報了案,結果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