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活模式的心理認知1(1 / 3)

第一章生活模式的心理認知

良好的生活模式是一個人積極心理的表現,也是從容與優雅的展示。它不僅體現一個人修養,也直接關係到人的健康。

生活模式反應著一定的生活習慣,而習慣的力量又是驚人的。習慣能載著你走向成功,也能將你導向失敗。如何選擇,完全取決於自己。所以我們要善於把握良好的心理,建立良好的生活模式,如此才能遊刃有餘地譜寫美好的生活。第一節講衛生是文明優雅的窗口

講衛生是現代文明社會的一個標誌,也是一個人文明優雅的必然要求,它作為一種品質,能反映出一個的素質和修養。

我們很多人有不講衛生的習慣。晚上不刷牙、起床不疊被子、衣服到處放、穿著太隨便、衣服皺巴巴、不吃早餐、家裏亂糟糟,更嚴重的是這些習慣會影響我們的日常工作,也會影響一個人發展前景。因為一個不懂條理、不講衛生的人是很難把其它事情做好的,由此也很難讓別人喜歡與接受。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如何才能培養我們良好的衛生習慣呢?

1.認識不講衛生的危害

不注意個人衛生的心理行為,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我們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衛生習慣,堅決不做邋遢鬼。

許多人平時很少洗臉洗手,這樣細菌總是容易附著在手上、臉上,從而引起我們肚子疼,引發腸胃病。

還有一些人不喜歡刷牙漱口,這樣很容易讓我們得齲齒,一旦得了齲齒,會使我們寢食難安,從而影響日常生活。

有些人不喜歡洗澡、洗腳,不經常換內衣內褲。也許我們自己天天如此沒有覺得不好,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我們肯定是氣味難聞,會被別人疏遠,而且,不洗澡身體就會發癢。

還有許多人不喜歡理發、剪指甲,認為那樣沒必要。事實上,我們的指甲長了,很容易藏汙納垢,特別不衛生,也容易抓傷皮膚,引發皮膚炎症。

特別在外出旅遊中,更可以看到許多人的不衛生習慣。在公共場所隨處丟垃圾、隨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廁所不衝水,不講衛生留髒跡。

不講衛生的人並不知道,自己的這副形象以及我們所謂的自身特點,常常會給他人帶來多少不便和尷尬,同時也使自己的形象遭受到極大的損失。

更可笑的是,有許多人把不講衛生看成是一種瀟灑,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我們所犯的,不僅僅是對自己的認識問題,同時也有對他人的認識問題。

在我們很多人的眼裏,不講衛生是一個小毛病,是個人習慣不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情,事實絕非如此。

就拿我們許多不講衛生的人喜歡亂扔垃圾來說吧!如果我們人人都這樣做,那人生處處都會是垃圾堆,我們自己也無法生活。細菌繁殖,會給我們帶來極大危害。如果我們將垃圾扔進河裏,河水就會被汙染,變成臭水,周圍空氣就很不好。

講衛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我們每個人每天要做的事情。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注意一下自己的個人衛生和我們周圍的衛生,不再那麼邋遢的話,那麼我們每天都能生活在優雅、清潔的環境中。能看到美麗的環境。呼吸到清新空氣,心情就會很舒暢。

如果我們長期在這樣優雅、整潔美麗的環境中工作、生活,我們的工作效率就會提高,生活質量就會好,也不會那麼容易生病。我們一定要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每個人都做到自覺衛生,積極搞好衛生工作,這樣我們生活環境才能變得更美好!

2.注重保持衛生的方法

我們的個人衛生包括能夠有助於促進或者保持健康的個人習慣,例如愛幹淨的習慣。在類似流感的高傳染性疾病流行中,個人在公共場所和家庭中的衛生行為應該受到特別的重視。我們平時該如何保持自己的清潔呢?

(1)雙手的衛生

我們的一雙手在日常生活中與各種各樣的東西接觸,必然會沾染灰塵、汙物,以及有害有毒物,還有微生物、細菌、病毒等導致人生病的微生物。

手沾染灰塵、汙物,我們能夠看見,如果沾染微生物、細菌等,我們的眼睛是無法看見的,必須用顯微鏡放大幾百倍、甚至千倍才能看到。有科學家作過調查,一雙不清潔的手,可能有4至40萬個細菌。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

因此我們應當重視一雙手的清潔衛生,人人要養成經常洗手的習慣,飯前便後更應洗手,還要經常剪指甲,防止微生物、細菌躲藏在裏麵。

如果我們是從事飲食行業的人員,那更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了!因為這不僅關係著你自己的健康,更關係著所有你要服務的人的健康。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經常洗手,保持一雙手的清潔衛生的手吧!

(2)皮膚的衛生

我們人體皮膚的功能很重要,不僅能防禦有害物質對人體的侵犯,保護健康,還參與調節人體新陳代謝的功能。

但是,由於我們的皮膚不斷分泌汗液及皮脂,因此灰塵及微生物、細菌等很容易沾附在皮膚上。

如果我們皮膚不能保持清潔衛生,不但影響皮膚正常生理功能,還可能引起皮膚病,如癤腫、皮癬、疥瘡等。

因此我們應當注意皮膚的清潔,經常洗澡,換衣服,除去皮膚上的汗垢,塵汙和皮屑等不潔之物,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

(3)五官的衛生

口腔是我們消化道的入口,與呼吸道關係密切,由於溫度、濕度、酸堿度以及殘留在口腔的食物殘渣,均適宜微生物、細菌的生長繁殖,不僅容易損壞牙齒,還能引起其他疾病,如:扁桃體炎、呼吸道疾病、風濕性心髒病、腎炎等。

我們應當注意口腔的清潔衛生,堅持每天刷牙漱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眼、耳、鼻是我們的最重要感覺器官,也是我們人體對外開放的通道,必須注意清潔衛生,糾正不良習慣,預防感染。

總之,我們一定要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常洗手、常剪指甲、勤洗頭、勤洗澡、勤換內衣。上班要穿工作服,工作服要勤洗、勤換,保持清潔。在工作場所不吸煙,不隨地吐痰。隻要我們不斷堅持,一定能讓自己成為一個講衛生的人。

貼心小提示

你也許想不到,清潔衛生的習慣,還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改善情緒的功效。事實的確如此,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你是不是曾經每天看了那雜亂無章的桌子和宿舍,好好的心情也給弄壞了。一直想好好的清理一下,可是就是不見行動。越積越多,心情也是受這樣環境的影響。

終於有一天,你狠下心來,把所有的髒衣服給清理掉了,桌子上也給稍微整理了一下,心情一下子感覺好了很多。

環境很容易影響你的心情,所以要注意選擇或者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別讓環境把你給毀了。

有的時候,改變自己需要從改變環境開始,甚至隻是簡單的整理整理桌子,洗洗衣服,調整一下辦公室這些細微之處。

這需要我們細心去揣摩,為了自己的快樂,我們沒有理由不做一個有心人。你說對嗎,朋友!第二節要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要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必須要有改正的心理願望。一位心理學家曾說:“一切行為都源於動機,並且這種動機必須發自內心才能有效。”

在我們生活中,影響個人健康的因素很多,近年世界衛生組織對影響人類健康的眾多因素進行了評估,其中膳食營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緊次於遺傳因素,大大高於醫療條件因素。

由此不難看出,飲食對我們人體健康是多麼重要。

1.了解不良飲食習慣的表現

飲食是我們攝取營養、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不可缺少的。但是,飲食不規律,飲食不潔或飲食偏嗜,則會大大影響我們人體的健康運轉,讓我們的壽命大打折扣,同時還會影響到我們人生的快樂幸福。具體來說,不良的飲食習慣有哪些呢?

(1)暴飲暴食

腸胃的活動和消化液的分泌有晝夜變換的替身,所以我們的一日三餐必須定時才能維持消化係統按晝夜規律正常運轉。當飲食不規律時,腸胃的運動和分泌便會出現不協調,日久就會導致腸胃病。

(2)狼吞虎咽

我們應該養成吃飯細嚼慢咽的習慣,尤其是對過硬、過於粗糙的食物更應細細嚼碎。我們要知道,如果沒有細嚼就狼吞虎咽地把食物咽入胃中,會損傷我們的胃黏膜,甚至導致胃潰瘍。

(3)電視佐餐

我們不少人吃飯時端著飯碗也要跑到電視機麵前坐著,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屏幕,嘴巴做著機械式的咀嚼,筷子往嘴裏塞著食物。長此以住,就會引起我們腸胃消化道疾病。吃飯看電視還讓我們一部分人與家庭其他成員的溝通減少,容易造成性格孤僻,成為一個既不健康也不快樂的人。

(4)電腦佐餐

電腦逐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接觸電腦的時間越來越長,甚至有許多人在吃飯時間也在上網,隨之而來的就是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用餐時及餐後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使腸胃功能消退。另外我們大多數上網的人對飲食沒有選擇,食物營養攝入嚴重不足。

(5)潤喉片當糖

潤喉片可用來治療我們的咽喉炎、聲音嘶啞、口腔潰瘍、口臭等疾病。它有甜味,於是我們一些人沒病時用它當糖解饞。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因此潤喉片也不能隨便服用。如果我們濫用潤喉片,可抵製我們口腔及咽喉內正常菌群的生長,導致疾病的發生。

(6)嚴重偏食

偏食是一種因人而異的不良習慣。我們有的人偏葷,有的人偏素,有的偏食某種食物。這種飲食習慣應當糾正,因為它極容易引起我們營養失調,抗病能力低下,身體發育不良,影響健康。

偏食容易導致我們容易患某些疾病。如偏食糖容易引起胃病、糖尿病、皮膚病;偏食肉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偏食鹽則易使血壓升高。

偏食還可影響我們的後代健康,因為我們體內的營養不能滿足胎兒正常生長發育,從而導致疾病、畸形、發育不良。

(7)貪吃零食

如今的零食名目繁多,包裝考究,讓我們許多人心頭發癢,加上減肥思想作怪,我們很多人更是把零食當正餐。零食過量會影響食欲,妨礙正餐的攝入量,從而影響身體正常功能的發育。

(8)喜歡色素食品

色素是一種化學品,對食用色素的使用和限量國家有嚴格的衛生標準。一些小食品加工廠為擴大銷售,降低成本,大量使用色素,甚至使用非食用色素,利用色素來吸引我們購物,長期食用色素超標的食品對我們身體極為有害。

(9)愛街邊小吃

街邊小吃攤,特別是一些臨時小吃攤,缺乏衛生條件,食品易受灰塵、廢氣等帶菌空氣汙染,加上有的油炸食品原料來源不明,對我們身體健康危害嚴重。特別是我們正處於發育階段的年輕人,如果長期食用不潔淨的油炸食品,後果將不堪設想。

(10)飲料當水

我們許多人喜歡飲料,口渴了喝飲料,出去玩還是喝飲料。我們甚至都不會喝水了,喝飲料喝得上了癮,身體也出了毛病,經常無緣無故地流鼻血,弄得一家人都很不安。其實口渴了應該多喝水,飲料適當喝一點是可以的,但不能完全代替水。

(11)不喝牛奶

牛奶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它是提供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具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但有的人比較偏食,拒絕喝牛奶,造成身體營養不良。其實如果養成每天喝牛奶的習慣後,健康離我們會很近。

(12)好吃燒烤

熏燒的食物大多是有害健康的,如果我們經常在飯前攝入大量熱量高但沒有營養價值的燒烤食品,天長日久會引起胃腸功能失調,而且體內長期攝入熏燒太過的蛋白類食物易誘發癌症。

(13)過食刺激性食物

現代醫學表明,我們長期飲酒或一次大量攝入酒精,可發生急性胃黏膜炎症。這是因為酒精破壞了胃黏膜的保護層,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出血糜爛。

實驗研究表明,濃茶與濃咖啡等含咖啡因較多的物質能刺激我們胃的腺體,使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分泌增加,直接引起或加重潰瘍。

辣椒、生蔥、生薑、蒜可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出血、糜爛,所以患有胃炎、胃潰瘍的病人應少吃或不吃為佳。沒有胃病的人吃這些辛辣食物要有度,逐漸適應。

(14)喜食過冷過熱食物

多食生冷寒涼飲食,可引起我們胃及血管收縮,胃的蠕動和分泌發生紊亂,日久就會導致胃病發生。中醫認為,過食生冷寒涼飲食,可以損傷脾胃陽氣,因而出現胃痛、嘔吐等症。進食過熱的飲食,可以引起胃黏膜充血甚至糜爛而發展為胃病。

(15)多食難消化的食物

中醫認為,過食肥甘厚味,可以影響我們脾胃的功能。西醫認為,脂肪及其消化產物進入十二指腸,能顯著地抑製胃液分泌,這樣就能造成消化不良,日久則會導致胃病。

(16)進食變質食物

不幹淨的飲食進入我們的胃中,可直接使胃粘膜呈炎症改變,出現充血、水腫。進食不新鮮或黴變食品還可以導致胃癌發生,如經常吃醃製的蔬菜、鹹魚、熏烤的肉類,用煙煤直接烘幹的糧食、油炸食品,以及黴變的玉米、花生仁、豆類,則易引發胃癌。

2.做到健康飲食的方法

民以食為天,在解決溫飽之後,我們對於各種美味中所隱藏的神奇奧妙愈加關注。為了從日常飲食中獲取更多的營養,或是改變自身的健康難題,我們開始對食物越來越挑剔、越來越苛求,因為一分一厘的取舍對於我們來說都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健康。我們該如何使自己的飲食習慣更健康呢?

(1)食物多樣

我們的食物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

平衡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要,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目的,因而我們要學會廣泛食用多種食物。

(2)穀類為主

穀類食物是我國傳統膳食的主體,但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改善,我們傾向於食用更多的動物性食物。這種“西方化”或“富裕型”的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過高,而膳食纖維過低,對一些慢性病的預防不利。提出穀類為主是為了提醒人們保持我國膳食的良好傳統,防止發達國家膳食的弊端。

(3)精細搭配

我們要注意粗細搭配,經常吃一些粗細、雜糧等。稻米、小麥不要碾磨太精,否則穀粒表層所含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和膳食纖維大部分流失到糠麩之中。

(4)多吃蔬菜

我們要養成多吃蔬菜的習慣,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蔬菜的種類繁多,包括植物的葉、莖、花苔、茄果、鮮豆、食用菌、藻類等,不同品種所含營養成分不盡相同,甚至懸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