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活模式的心理認知2(1 / 3)

隻要條件允許,就不斷在心裏默念你想實現的事情:如“我要減肥×公斤,我會完全配合飲食計劃”。並幻想你瘦下來以後穿上心愛衣服的樣子,大家羨慕你美好身段的情形等。

可以利用坐車上班、上學的時候念,在家煮飯、打掃衛生、洗澡、上廁所時也可以念。在逛街看到漂亮衣服的時候,立即幻想你瘦下來以後穿上這衣服的樣子。

晚上睡覺之前,再重複做上麵步驟。然後躺在床上,把雙腳雙手分開,呈“大”字形,盡量放鬆自己,同時幻想你瘦下來以後,變得魅力四射、追求者眾多等。

以上練習,每天堅持去做,再配以合理的飲食計劃,直到你瘦下來為止。第五節運動能促進個體的身心健康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能塑造我們強健的身體,增強我們抵抗疾病的能力。然而,對人體而言,運動也是有極限的,一旦超過了這個限度的,對人可能非但無益,反而會有害了。並且心理狀態對運動活動的進行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1.認識運動對心理的益處

治療心理不健康有很多方法,體育運動是其中一種。體育運動是一種積極的主動活動過程,可以有效塑造人的行為方式,因此也能促進個體的心理健康。

(1)改善情緒

體育運動能為我們鬱結的消極情緒提供一個發泄口,心情鬱悶時去運動一下能有效宣泄壞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後產生的衝動能被升華或轉移。

(2)培養意誌

艱苦、疲勞、激烈、競爭是體育運動的特點,在參加體育運動時,我們總會體驗到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誌努力。

因此,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人勇敢頑強、堅持不懈的作風,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與機智靈活、沉著果斷的品質,還能使我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3)和諧關係

體育運動讓我們群體中成員產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溝通,從而增進了解。由於體育運動的集體性和公開性,在體育運動中的人際交往,能促進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融洽關係,團結協作。

(4)認識自我

我們在運動中對自己身體的滿意可以增強自信,提高自尊;競爭又使自己的社會價值被認可。體育運動暴露了自身的優點與缺點,從而讓我們不斷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發揮潛能與長處,克服缺點改正不足,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

(5)促進協調

行為協調是指我們的行為是一貫的統一的,反應適度指既不異常敏感,也不異常遲鈍,刺激的強度與反應的強度之間有著相對穩定的關係。體育運動大多在規則的規範要求下進行,我們所有參與者都會受到規則約束,因此體育運動對培養我們良好的行為規範有著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6)培養競爭意識

體育運動是在規則的要求下,使我們雙方在對等的條件下進行體能和心理等方麵的較量。這種競爭追求卓越成績的努力,證明自己或本隊比對手更強、更出色。因此,體育運動可以有效地培養我們的競爭意識。

(7)培養合作意識

同時,體育運動又是包括個人的集體項目。在一個集體中,我們每個成員的一切行為都要有整體意識,要從全局出發,要拋棄個人的私心雜念,為加強和發揮整體力量而努力。

當然,這種合作不局限於同一集體內,還應包括與對手、觀眾、裁判等方麵的合作。不尊重對手、觀眾、不服從裁判的判罰,比賽將無法進行。因此,體育運動可以有效地培養我們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8)使人更聰明

我們如果能經常進行有規律的、適量的運動,也能讓大腦中的海馬體長出更多的細胞,讓人的思維、感覺和反應都能更靈敏,從而讓人變得更聰明起來。

久坐少動、缺乏鍛煉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全球引起死亡和殘疾的10大主要原因之一。心腦血管病、Ⅱ型糖尿病、骨質疏鬆症及某些癌症的發生都與我們的體力活動沒有達到有益於自身健康的要求有關。

2.擁有正確的運動心理

正確的運動能夠緩解我們的沮喪情緒、減輕壓力和憂慮,還能夠更大地滿足日常生活對體力方麵的需求,因而,整體生命質量都會隨之得到神奇般的改善。我們該如何樹立正確的運動心理呢?

(1)堅持鍛煉

我們應把鍛煉做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必不可少。鍛煉需要精力充沛地進行,否則很難從中受益。

(2)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指的是我們運動時體內代謝是以有氧代謝為主的耐力性運動。特點是強度不大、有節奏、不中斷和持續時間較長。

有氧運動能使我們吸收比平時多幾倍至幾十倍的氧,明顯提高機體的攝氧量,並且有氧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中間代謝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過呼吸很容易排出體外,對人體無害。

(3)經常步行

世界衛生組織經過充分研究,尤其是從中老年身體健康安全和保健防病的角度考慮,於1992年向全球發出建議,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我們要堅持每天步行3000米,時間在30分鍾以上,每周運動5次以上。運動後每分鍾的心跳次數加年齡為170左右,這樣的運動強度屬中輕度,又比較安全。

(4)不宜晨練

一天中,我們人體最危險的時刻是清晨。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有生物鍾效應,清晨時,絕大部分人的體內生物鍾處在最低潮。

世界衛生組織有過統計,全世界清晨死亡者占一天總死亡者數的60%。清晨不僅是心髒病發作的高峰時段,也是心髒猝死發生的最多時段。

有人認為,清晨鍛煉身體,尤其是中老年不是最佳時間。冬天或是氣候變化季節的清晨是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刻,更不利於中老年或體弱有病者鍛煉。

氣象專家說,清晨給人以空氣清新的感覺是一種錯覺,有關部門做過這方麵的測定,清晨,空氣中二氧化碳量和二氧化硫量都比下午、晚上高,清晨的空氣質量是一天中最差的。

(5)宜晚不宜早

有人認為,下午或傍晚是我們鍛煉的最佳時間,原因有三,一是下午人體生物鍾處於高潮,生理功能處在最佳狀態。二是下午空氣質量最好。三是下午運動最有利於晚上睡眠。有些老人習慣於早上鍛煉,那也最好在上午9時以後。

(6)了解自身狀況

我們自己的身體狀況,對於我們選擇鍛煉方式和運動量,對於我們觀察鍛煉效果都是很重要的。我們最好能去做一次較全麵的體格檢查,了解自己的血壓、血脂、血糖、心髒功能、頸椎、腦供血、關節肌肉等情況。

(7)運動前熱身及喝水

運動前舒展舒展您的身體、活絡活絡您的筋骨,促進肌肉及全身血液循環,有利於身體的鍛煉。運動醫學專家提醒我們,運動前半小時喝些水以備衝抵體內水的消耗。

(8)霧天鍛煉易傷身

霧天會加劇大氣汙染,大霧時氣壓高、空氣濕度大,不利於我們皮膚的散熱和肺泡的氣體交換,使人感到悶熱,甚至胸悶憋氣等供氧不足等症狀。所以,霧天時最好不要到戶外鍛煉。

(9)把握運動量

運動是否適量,標準主要看我們的心率,一般應該是我們最大心率的60%至85%。

但由於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與安靜心率相比,應相差15%至30%,甚至更多,所以選擇最佳運動量應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職業特點、體力狀況、健康水平、體育基礎、生活環境、目的任務等不同情況來決定。

檢驗運動量是否合適還可以看我們運動後人體的相對反應。比如可以參照運動狀態下人的汗流量和輕鬆度。還可以留意自己的食欲、睡眠以及次日是否還有參加運動的欲望。

相對而言,我們老年人在有氧運動的前提下可多進行手部的單項鍛煉,增強人體的協調能力。小孩則要多做一些機械運動,如擺放積木等,看似簡單,其實能大大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及手眼協調能力。

關鍵要把握好運動強度,除了心率保持在適當範圍,還要有強烈的時間概念,一般而言有氧狀態下每次的運動時間在30分到60分為宜,一旦過量,不僅無益,反倒可能損害身體機能。

貼心小提示

你可能非常喜歡體育運動,但你是不是知道,運動一定要適量啊!過分的運動,隻會讓你的健康受損。

有研究顯示,短期的大強度運動使大腦皮層活動減少,長時間大強度運動則使廣泛的腦組織興奮性降低。

生活中人們常常覺得劇烈運動後不僅身體的反應遲鈍了,而且腦子也有短暫的跟不上的現象。

過量運動時,由於人體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為防止能量進一步消耗而出現機能抑製,這時人們會感覺極度疲勞,渾身無力,大腦反應減慢。

如果長期進行過量運動,機體的保護性抑製機能敏感性下降,使大腦機能受損,其表現的症狀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等,長此以往將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第六節睡眠是一種重要的生理需要

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好的睡眠對恢複體力、保證健康十分重要。科學證明:睡眠還是提高身體免疫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我們人類長期以來人類適應環境的結果。可是我們現在許多人由於各種原因養成了熬夜的習慣,長期如此,對我們的健康產生了重要影響。所以我們要盡量避免熬夜,養成良好的睡眠意識,做到正常作息。

1.了解不良睡眠的表現

睡眠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既能使人精神煥發,但有時也會像殺手一般,讓人醒後感到身體不適。我們許多人有不良的睡眠習慣,具體來說有哪些呢?

(1)強迫熬夜

我們很多人晚上一回家,困倦感就變成了亢奮,開始上網,或者看小說看電影看連續劇,再或者和朋友吃飯唱歌,一玩就到了淩晨。然後天亮了我們還要按時起床上班,這樣一般都是帶著布滿血絲的眼睛,哈欠連天地走進辦公室,然後不斷喝咖啡、濃茶或者抽煙提神。

(2)飯後立即睡覺

吃完飯後,大量食物在胃裏,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我們人體就會增加胃、腸的血流量。而身體裏的血量卻是相對固定的,所以大腦的血容量就會減少,血壓也隨之下降,如在這時睡覺,很容易因腦供血不足而發生意外。所以吃完飯後應先活動活動再睡覺,以免意外的發生。

(3)強迫入睡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睡眠生物鍾,我們很多人迷信如果睡不到8小時,就會影響身體健康,而強迫自己躺下入睡。殊不知躺得越久,睡得越差。

(4)睡前做計劃

我們有時喜歡利用睡前想事情,兼做明天的“行動計劃”。在床上想得出神,自然就難成眠。

(5)過分擔心

一旦有失眠經曆,我們往往就不相信自己可以睡得好,一到天黑,就開始擔心害怕。其實睡眠是正常生理要求,該睡就是要睡。越擔心隻會越睡不著。

(6)坐著睡覺

坐著睡會使我們的心率減慢,血管擴張,流到各髒器的血液減少。再加上胃部消化需要血液供應,從而加重了腦缺氧,導致頭暈。尤其是老年人,心肌功能較差,就更應該注意別坐著睡。

(7)醒後馬上起床

剛剛睡醒我們覺得心跳比較慢,全身的供血量也比較少,心腦血管就會相對收縮。如果我們馬上起床,使得心腦血管迅速擴張,大腦興奮性也加強,這樣很容易出現不適。所以,醒後應在床上養神三五分鍾再起床。老人及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應注意這點。

2.認識不良睡眠的危害

不良的睡眠會嚴重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因為,人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都是在夜間睡眠時才分泌的。而我們不良的睡眠,會大大影響我們身體的正常運轉。具體來說,不良的睡眠對我們哪些危害呢?

(1)不良性格

我們患有晚睡強迫症的人性格中容易有拖延的一麵,不自覺地在工作、學習中形成拖拖拉拉的風氣,不到最後一刻不完成任務,麵對壓力形成拖的解決辦法。此外我們還有過於執著、敏感的心理,還會導致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症狀,如果這些長期存在就會構成亞健康的人格特征。

(2)免疫力下降

我們經常熬夜造成的後遺症,最嚴重的就是疲勞、精神不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都會出現。

(3)頭痛

熬夜的隔天,上班或上課時經常會頭痛腦漲、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會出現頭痛的現象,長期熬夜、失眠對我們的記憶力也有無形的損傷。

(4)熊貓眼

夜晚是我們人體的生理休息時間,該休息而沒有休息,就會因為過渡疲勞,造成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不良,引起黑眼圈、眼袋或是白眼球布滿血絲。

(5)皮膚老化

晚上11時到第二天淩晨3時是我們的美容時間,也是人體的經脈運行到膽、肝的時段。這兩個器官如果沒有獲得充分的休息,就會表現在皮膚上,容易出現粗糙、臉色偏黃、長黑斑和青春痘等問題。

(6)影響生育力

我們正值育齡的男女,若經常熬夜,會影響男性精蟲的活動力與數量,也會影響女性荷爾蒙的分泌及卵子的品質,也容易影響月經周期。

(7)慢性病

我們熬夜族的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量也比一般人高,使新陳代謝的壓力增加,進而產生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8)視力下降

熬夜對於我們的視力危害最大,建議每熬夜1小時,做一次眼保健操,否則後果嚴重,一定要注意。

3.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既然不良睡眠對身心有如此多的不良影響,那我們一定要認真克服,養成良好睡眠的習慣。平時該如何才能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呢?

(1)準時作息

如果你想有健康的睡眠習慣,這是最重要的。我們身體會因為規律的生活而倍感舒適,並且,一個保持不變的睡眠習慣對於生物鍾的增強時再好也不過了。每天在同一個時間醒來或睡去就有利於保持一個不變的睡眠節奏,同時提醒大腦在特定的時間釋放睡眠或清醒荷爾蒙。

(2)學會小憩

如果小憩是絕對必須的,那麼你就要確定一天隻能一次並且要在下午16時之前。通常,短時間的休息不會影響工作,實際上,午飯後或半小時或20分鍾的午休,隻要在4時之前,於大多數人還是有益的。

(3)充分準備

晚上23時過後,就別坐在電腦屏幕前了,關掉所有的電器。這些東西對大腦的刺激很大,能讓你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保持清醒。

在你入睡前的一個小時,先把電燈的亮度調暗,洗個熱水澡,聽一些令人安靜的音樂,做一些恢複性的瑜伽或放鬆的動作。讓你的身體與心理都準備入睡是很有必要的。把一切阻止你睡眠的的讓你分心的東西統統拿走。

(4)關閉光源

發著紅光的鬧鍾顯示,你手機或個人數字助理設備的充電器上的紅色指示燈,電腦顯示屏,無繩電話電話的指示燈,都要關閉。要知道,即便是最微弱的一點亮光,也會影響鬆果腺分泌睡眠激素並因此影響了你的睡眠節奏。

隱藏或移去鬧鍾,遮蓋所有電子設備的亮光,如果窗戶對著亮光,就使用暗色或不透光的布簾。如果以上這些做不到,那就帶個眼罩吧!如果你在半夜醒來,去衛生間的時候也盡量保持燈是熄滅的。也可以用手電筒或夜晚的星光。

(5)不吃東西

睡前盡量不吃最好,但是至少,高蛋白的進食不僅會阻止睡眠,而且耗油可能提供色氨酸--製造褪黑激素所必須的氨基酸。

(6)拒絕安眠藥

安眠藥掩蓋了我們睡眠的問題,但事實上並沒有解決失眠的深層次問題。無論是處方的還是非處方的,在長期看來都是有害的。它們都有高度的易上癮性,並且有潛在的危險。

短期使用安眠藥,也許有一定效果,但是一段時間後,它們隻會讓失眠的狀況更糟,不是更好。如果你服用安眠藥一段時間,請求醫生幫你製定一套養生的方法,脫離對它們的依賴。

(7)學會放鬆

拋開身體的因素,壓力應該是致使我們睡眠紊亂的頭號殺手。暫時性的壓力就會導致慢性的失眠和睡眠節奏的紊亂。

現在讓我們做些呼吸練習吧!恢複性的瑜伽或冥想一些恬靜的事情都是有幫助的。這些都有助於使你的大腦寧靜,減輕驚恐與擔憂帶來的壓力。

(8)拒絕酒精

酒精對於我們最初的入睡是有些許幫助的,但是隨著身體的分解,它往往會在後半夜損害睡眠質量,使睡眠的整體時間減少。經常性的在睡前喝酒會削弱它的促進入睡的功效,相反,破壞性的效用卻會保持甚至增加。

總之,正常作息是一個好習慣,是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形成的,現在讓我們一起安排好自己的作息,作快樂健康的自己吧!

貼心小提示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熬夜是不能避免的,如有時我們必須上夜班,那怎麼辦?現在讓我來教你一些熬夜的技巧吧,這會讓你受到的危害減到最小的!

晚飯不能吃太飽,熬夜時要吃熱的東西。不要吃泡麵來填飽肚子,以免火氣太大。最好盡量以水果、土司、麵包、清粥小菜來充饑。一定要有足夠多的白開水。

開始熬夜前,吃一顆維生素B營養丸。維生素B能夠解除疲勞,增強人體抗壓力。

若乏困可喝咖啡或茶水之類的刺激性飲品來提神,但要注意應飲熱的,濃度不要太高,以免傷胃。

提神飲料,最好以綠茶為主,可以提神,又可以消除體內多餘的自由基,讓您神清氣爽。

但是胃腸不好的人,最好改喝枸杞子泡水的茶,可以解壓,還可以明目呢!

熬夜前千萬記得卸妝,或是先把臉洗幹淨,以免厚厚的粉層或油漬,在熬夜的煎熬下,引發滿臉痘痘。

熬夜時,應時時做深長呼吸。注意保暖,不要凍著肚子。

早晨7、8點鍾,若要睡覺,一定要收心,即使不上床睡覺,也要坐在椅子上收心。

早飯一定要吃飽,一定不要吃涼的食物。

熬夜之後,第二天中午時千萬記得打個小盹。第七節得體的穿著是無言的介紹信

服裝不是一種沒有生命的遮羞布。它不僅是布料、花色和縫線的組合,更是一種社會工具,它能向社會中其他的成員傳達出信息,象是在向他人宣布說:“我是什麼個性的人?我是不是有能力?我是不是重視工作?我是否合群?”

總之,得體的穿著是無言的介紹信,是一種信號、一種語言,它和你的人際關係息息相關。

特別是從事公關、營業員、會計、秘書等直接與人接觸的職業的人,更要注意自己的穿著。

1.認識穿著的心理作用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著衣習慣和風格,有人甚至認為穿什麼風格衣服,就能有助於變成什麼類型的人。這絕不是以衣取人,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服裝對於人來說不僅給別人留下印象,同時也會對自己產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

整齊清潔的服裝是無言的介紹信,這是英格蘭的一則古老諺語。在這裏並沒有說服裝要特別注重華麗,但至少在與他人會麵或其他社交場合時,不要給別人一種邋遢的感覺,這是最基本的。

如果與自己會麵的客人是重要的,這時必須穿著適宜的服裝,或是正式一點的服裝。一個人的儀容修飾、服裝穿著,對於其外觀儀容及別人對你的印象有著極大的影響。

穿著整齊清潔的服裝,站在他人麵前,不會感到自卑,可以自由自在地進行交談,反之,則很難實現自己的社交目的。尤其是在以大眾為演講對象的場合,更要留心自己的服裝穿著。

我們都有經驗,當自己容光煥發時,別人對我們的態度就比較好;如果對自己的儀容未加注意,所受到的待遇一定比較差。

我們應該如何利用穿著來表達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如何用服飾來掩蓋自己的缺點和短處,發揚自己的特點,這是每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起碼知識。

但是,如何穿著得體的服裝,還真是一門大學問。像時間、地點、場合、身份地位、從事的職業這些種種不同的因素,都是我們穿著時必須考慮在內的。

一個懂得穿著藝術的人,會根據不同的場合,換上適合自己身份的服裝,使之與整個環境氣氛相協調,並表現出自己獨特的魅力。如果不論何時何地,都穿著正式的服裝,反而會使人覺得毫無變化而且呆板。

有些時候,衣服會成為認識我們個性的唯一有形線索,比如在我們不說話,也沒有動作的時候,或是在被人批評的時候,我們身上的衣服仍在發表著意見。

不管公平與否,我們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必須是主觀而情緒化的,是直接從我們的外在形象獲知的,而對我們的內在品質的理性欣賞要以後慢慢地培養。所以,“對一個人的評價,90%以上是來自他的態度、表情和服裝”。每個人都應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

2.穿出效果的重要方法

你的服裝是怎樣的呢?是不是適當得體?是不是成為你成功途中的一個障礙物?如果你是女性,是否襯托出你的秀美容貌、華貴端莊?如果你是男士,是否更顯示出你的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我們該如何實現自己想要的著裝效果呢?

(1)注意色調

一般來說,紅色熱烈,綠色清新,橙色興奮,黃色光明,黑色沉靜,白色純潔,紫色神秘,藍色莊重。以紅色為底色的引起人們興奮、熱烈情緒的色彩稱為“積極的色彩”;以藍色為底色的給人以沉著、平靜感覺的色彩稱為“消極的色彩”。

如果單從色彩本身而言,同類色相配或近似色相配使人看著順眼、舒適、平和;而大膽、創新的搭配則是強烈色相配或對比色相配,使人看上去醒目、活潑,與眾不同。不同的色彩搭配所產生的效果也會截然不同。因此,你必須根據不同的場合需要,來選擇適當的色彩搭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