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家 1.摩西——先知民族英雄
在他死後三千多年的今天,仍同樣受到猶太教徒、基督教徒的尊敬,甚至還受到許多無神論者的尊敬。也許曆史上沒有誰象偉大的猶太先知摩西那樣廣泛地受人愛戴,而且他的名氣和尊敬他的人的數目世世代代以來在不斷地增長。
出生背景
摩西是猶太人最早的民族領袖。而關於猶太民族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二個一千年的頭五百年。當時,兩河流域下遊的衝積平原上,河道縱橫,士地肥沃,是人類最早的文化搖籃之一。猶太人最早就是出現在這裏的某個地方,他們同阿拉伯半島及其附近地區的一些其他部落一起被稱為“閃米特人”。
後來,這支閃族部落的隊伍來到了當時迦南人居住的巴勒斯坦,並開始在這裏定居下來。當地的迎南人稱他們為“希伯來人”,意為“渡河而來的人”。
盡管遭到了當地人的排擠,這批閃族部落的人還是在迦南定居了下來,並在這裏繁衍後代。然而,一場饑荒又把他們趕離了迦南,他們來到了埃及,定居在埃及尼羅河畔的歌珊。
此時,這批希伯來人宗教開始逐漸取一,耶和華成了部族的神,這就是最初的猶太教。他們把亞伯拉罕尊為始祖,亞伯拉罕的後代雅各娶有兩妻兩妾,先後共生了12個兒子。這12個兒子的後代在埃及繁衍發展成為以色列人的12個支派。
以色列的後代在歌珊至少生活了400年。他們在那裏日子過得很紅火,人丁興旺,子孫綿綿。到了大約公元前15世紀,埃及有一位新法老登上了王位。這位法老不承認約瑟對埃及曾經有過的功績,他對希伯來人生養眾多、繁榮強盛深為不安。
法老對他的百姓們說:“你們看呀,以色列民族比我們強盛,人口比我們還多。如果我們不用巧計對付他們,任憑他們繁殖延續,他們就會更加強盛,那麼日後戰爭一爆發,他們會聯合我們的仇敵來攻擊我們,然後離開我們這個地方。”
當時法老正在尼羅河三角洲建新都拉姆塞,還要建一座糧庫和軍械庫城。他就派以色列人去幹最苦最累的活:和泥,燒磚,田間的農活。監工對他們非常狠毒,不給水喝,不讓休息,企圖用這種辦法來減少以色列人的壽命,損壞他們的身體。
但是結果卻相反:以色列人受的苦越多,他們繁殖生命的能力就越強,人丁越加興旺。
當時,希伯來人有兩個接生婆,一個叫施弗拉,一個叫普阿。埃及法老命令她們說:“你們為希伯來婦女接生,看她們臨盆的時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殺了,若是女孩就把她留下,讓她活命。”
但是這兩個接生婆虔敬上帝,她們不願意幹這種事情。她們沒有殺死希伯來人的男孩,卻讓他們活下來。以色列人的人丁越來越興旺,法老知道後,就把她們叫去責問道:“你們為什麼不聽我的話,把希伯來人的男孩都殺死呢?…
兩個接生婆機智地回答說:“因為希伯來婦女與眾不同,她們身體非常健壯,每次都是在我們未到時就生產了。”
法老聽了這活,就重新下了一道命令:“以色列人:你們所生的男孩都必須丟在河裏、所有的女孩都可以留下。違者斬首。”
偉大的猶太民族領袖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出生的,他幸運的活了下來,並在長大以後,成了猶太民族的英雄。
埃及宮廷歲月
在埃及法老極力迫害以色列時,有一個利未族人叫暗蘭的,娶了他父親的妹妹約基別為妻。約基別給他生了一男一女,女兒是姐姐米利暗,兒子是弟弟亞倫。
在埃及法老發布溺死以色列男嬰的命令後,這對夫婦又生了一個兒子,長得非常俊美。他們不忍心把這孩子扔到河裏,在家裏悄悄地把他養了3個月。
3個月後,孩子再也藏不住了,因為那孩子的哭聲很大,在大街上都聽得見。他們打聽到法老的女兒十分善良,常常作好事幫助以色列人。
為了不給全家人帶來麻煩,為了最終能夠保住孩子的性命,丈夫就找了一個蒲草箱,在上麵抹上石漆和瀝清,將孩子放在裏頭,然後把箱子擱在王宮附近河邊的蘆葦中,希望公主能夠看見,因為她每天都到那裏去洗澡。孩子的姐姐米利安遠遠地躲著,看那孩子的下落會怎麼樣。
公主象往常一樣來到河邊洗澡,洗完澡後就帶著使女們在河邊散步。他們看到了裝嬰兒的箱子,公主就打發使女把箱子拿過來。
公主打開箱子的蓋,一看,是一個男孩。那孩子一見生人就哭了,公主看著小生命在哭泣,非常憐憫他,說:“這是希伯來人的孩子。長得多憐人啊,我來收養他作義子吧。”
一直在附近窺視的米利安便跑過來,說她可以推薦一個保姆,公主欣然同意。於是,米利安回去帶來了她的母親,就這樣,這個男嬰不僅保住了性命,而且還回到自己母親的懷抱。
埃及公主收養了這個孩子,給他取名為摩西,意思是“從水裏撈出來的”。
就這樣,摩西在法老的宮廷中健康地成長,生活在富足的生活中,住著華麗的房子,穿著漂亮的衣服,受著良好的宮廷教育。而他的生母為了使他不忘記自己是一個猶太人,常常偷偷地教他講本民族的語言,向他講述猶太人祖先的曆史,講述法老壓迫猶太人的事情。
最後,摩西的生母向他吐露了真情,讓摩西知道自己真正的出身。摩西也暗暗在心裏立下誌願,要拯救自己那些受苦受難的希伯來同胞。
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後,摩西經常到工地上去看自己的同胞幹活,有時也與他們交談。他看見自己的同胞在苦難中掙紮,聽見驅趕他們去幹苦役的鞭撻聲,他的耳邊響著以色列人的哭泣和求救的聲音,睡夢中他常常看到母親溫存而悲哀的麵容。
最使摩西感到氣憤的是以色列人對自己命運的麻木,以及苦難中相互間的冷漠。他的血管裏,騷動的鮮血在奔流著。
一天,他看見一個埃及監工毆打一個希伯來同胞。摩西四顧無人,一氣之下,就把那個監工打死,埋在沙土裏。
第二天,摩西照樣出去,看見兩個希伯來同胞爭鬥,非常生氣,就上去教訓欺負人的那一個,對他說:“你為什麼打你的同胞呢?”
沒想到那人竟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了我,象殺那埃及人一樣嗎?”
摩西聽到這話,頓時懼怕起來,心裏說:“昨天的事恐怕被人發現了,所以今天才傳揚出來。”
他想,法老一定已經知道了他殺人的事。這事要讓法老知道,決不會饒他。果然,好心人很快給摩西報信,說宮廷衛隊來捉拿他了。
於是,摩西顧不上換衣服,倉惶地逃出都城,到東方的米甸去了。那裏的荒漠使他逃脫了埃及衛隊的追捕。
衝出埃及
摩西一路向東,越過紅海和西奈沙漠,來到亞喀巴灣沿岸一個叫米甸的地方。米甸在阿拉伯沙漠中,在阿卡巴灣的東側。那裏住著亞伯拉罕和他的二房妻子琴土拉所隼的兒子米甸的後代。這裏是米甸人的住地,地名也叫做米甸。
當摩西到達米甸時,長途跋涉已經使他精疲力盡。他倉惶出逃時穿的那身宮廷服裝已經又髒又破,昔日的華麗連一丁點兒痕跡也沒有留下,完全象一個到處流浪的乞丐。
摩西在當地水並旁一塊石頭上坐下休息,好奇地觀看7個姑娘飲羊,突然有幾個牧羊人趕著羊群來到井邊,他們把那7個姑娘推開,飲起自己的羊來。
摩西見到牧羊人如此無禮,十分憤慨,不顧疲憊,衝上前去,揮拳就打。那幾個牧羊人害怕了,就趕著羊群走了。
原來這7個牧羊的姑娘是米甸當地很有威望的祭司葉忒羅的女兒。葉忒羅又叫流珥,當他聽到女兒們講起摩西見義勇為的事情後,就對女兒們說:“那個人現在在哪裏?為什麼撇下他呢?快去請他來家裏吃飯。”
葉忒羅打發人把摩西請到家裏來作客。談話中,他還了解到摩西是自己的遠親,就留他在家與自己同住,還把女兒西坡拉許給摩西作妻子。西坡拉給摩西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做革舜,另一個叫做以利亞撒。
據說,摩西在嶽父家居住了40年,幫助嶽父經營家業,放牧牲畜。境遇的改變,進一步鍛煉了摩西的身心。嚴峻的大自然,樸素而自食其力的牧人生活,孤獨地在露天中度過的時光,促使他思考生活的意義。
然而,摩西卻一直沒有忘掉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後代,是一個猶太人。艱苦、孤寂的生活環境,既磨煉了他的身體和意誌,也使他認識到自己的使命。然而,此時他看到其他的猶太人卻日漸背離了祖輩的傳統,他們對本族主神耶和華的信仰日益淡漠,他們對本民族的前途也已經失去了信心。一方麵他們對城市裏那種奢侈生活十分向往,而另一方麵他們的實際生活卻變得越來越貧困。猶太人正在日益失去自身的特點和獨立性。
麵對這種情況,摩西決心挽救本族人民,他深感自己負有這一神聖的使命,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這種願望和感情變得越來越強烈。最後,他告別了嶽父一家,踏上了返日埃及的征程,著手一項龐大而艱巨的工作——動員希怕來全族人民離開埃及,返回他們祖先生活過的士地。
此時,老法老拉已經死了,宮廷中的官員也早已換了人,繼位的新法老根本不知道當年摩西打死埃及人的事。所以,就此事來說,摩西可以放心地回來,不必擔心有人會舊事重提。
摩西和亞倫會見法老,對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容我的百姓去,在埃及的曠野裏向我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