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
故鄉是什麼?
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千古絕唱,還是王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萬般無奈,抑或是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那份深情。故鄉,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給我們太多。
鄉愁是什麼?
是餘光中“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的惆悵感慨,還是瓊瑤“滾滾長江東流水,卷我鄉愁幾萬重”的剪不斷的思念,抑或是席慕容“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的真情流露。
無需千言萬語,無需日日思念,因為故鄉,我們未曾有一刻忘記。
忘不了,那羊腸小道上,日日走過的痕跡;忘不了,那棵大柳樹下,陽光透過樹葉的斑駁;忘不了,那小橋流水下,魚兒遊走的歡快;忘不了,你哺育我們的甘甜,你養育我們的恩情。其實一切,隻因你是我的故鄉。雖然遠在異地他鄉,但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永遠都是我記憶中最珍貴的收藏。也許走在路上,會聞到泥土的氣息,但是總也避免不了會有一絲惆悵,因為故鄉的味道在心底珍藏;也許有一種聲音,在耳際響起覺得熟悉,但是也難免會有一絲失望,因為鄉音的情愫從未改變;也許有一陣微風輕輕掠過,但是仿佛激起心底陣陣漣漪,因為故鄉的感覺隨風而來。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有一種感情,難以用語言形容,正如對故鄉的思念,於是我們把思緒譜成一首沒有歌詞的調子,在無人的夜晚,輕輕吹起。遙望故鄉,對著月亮寄托我們無限的思念。沒有奢望太多,沒有企盼太多,隻是小小的祈求,祈求著月亮那頭的故鄉也正在和我們對望,傾聽著那首隻屬於我和故鄉之間的歌。因為它,隻為故鄉而吹響,隻因故鄉而悠揚。
“故鄉的麵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裏的/揮手別離”
多少次,夢中露出往日的微笑,因為故鄉在夢中漸漸清晰。也許太多的思念,也許不願意再多的感傷,因為想得越多,愁緒也就愈多。無可奈何中隻能把故鄉在腦海中淡化,來衝淡那一成不變的難以忘懷,讓悵惘漸漸模糊;隻因我對故鄉的感情已刻骨銘心,思念的碎片已經無法重新拚起,回收離別時的那幾分無奈,也不再重現,因為更好的明天,故鄉對我滿懷期待。我若無法擺脫,就隻能割舍情懷。因為故鄉是我永遠的精神歸宿。
“別離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我已不願再感傷,因為無謂的難忘讓我難以繼續前行。故鄉,讓我把你深深的埋在思念的最底層,因為這是靈魂的最高層,任由時間把其他一切帶走,故鄉卻牢牢的從未移動。我和故鄉在夢中揮手告別,因為現實中有太多不願接受,這樣我就能輕鬆的走上寬闊的道路,讓故鄉在遠方為我送行。我揮手告別時,淚眼中笑容依舊,因為時間已在這一刻停留,生命中已經會永遠書寫著這一刻的情景。我無需再有留戀,因為無論我走到哪裏,故鄉已和我永不分離,那棵沒有年輪的樹,寫下永遠。
此時,掬起一捧甘冽的鄉音,耳畔回蕩著那眷戀的聲音,卻不再淚水泛濫,因為有一個聲音教會了我堅強。
此刻,測量一下思念的距離,手中是一把沒有刻度的標尺,卻可以輕易感知,因為我的心已和故鄉近在咫尺。
不是時間可以衡量一切,因為心與故鄉未曾分離一刻;不是距離可以阻隔一切,因為我的血脈從這端延伸到故鄉的回眸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