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言無忌(3 / 3)

戴先生頻頻點頭,稱讚茹先生說得好,他隨口說了兩句:“生命何需論長短,道是無情亦有情。”

尹先生真誠地說:“行善走遍天下,作惡寸步難行。”

計先生心潮湧動,思慮萬千,隨說:“萬籟霜天競自由,遼闊江海任妖嬈。”

符女士顯得十分安詳,說:“大愛無疆,大道無垠。平淨平淨,心態平淨。放眼新世界,相與共生息。”

正當各路神仙興致勃勃,樂而忘返之際,忽見西方天邊湧出一片烏雲,而且漸漸東移,有漫延擴大之勢,大家不禁一震,不約而同地說一聲:“不好,大概又有戰事了。”眾人眼前頓時一片漆黑,好像戰爭已經打了過來,血肉模糊,橫屍遍野,一片不祥之兆已現。茹先生不禁說:“啊!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朝夕禍福呀!”戴先生掐指一算,料定是西亞那個地方的事,一個咄咄逼人,一個毫不退讓,不禁長噓一聲:“一對難兄難弟,何至於此!”尹先生說:“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計先生說:“冤冤相報無盡頭,生靈塗炭何時休!”符女士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的心靈潔淨了,才可以防止和避免一切苦難厄運。”

說時遲,那時快,刹那間,太雨傾盆而降。各位也顧不上再評議了,一個個奪路而走,幾如喪家之犬,無水之魚,惶惶然不知所措,隻有擇路奪命的一條。好不容易回到寓所,大家各自沐浴更衣,不知不覺感到有點累了,連晚飯都顧不上吃,各自寬衣解帶,息燈上床歇息了。

是夜,月明星稀,五位先生、女士由於白天驟遇狂風暴雨,受到了一點驚嚇,思想有一點模糊,入夜一個個倒頭就睡。說也奇怪,這五個人同時入睡,竟然同時進入夢鄉,當第二天醒來,五人重又相聚時,不約而同地,說:“昨晚做了一個夢。”

什麼夢啊?大家感到十分詫異,怎麼都做了夢呢!待到大家把自己做的夢一湊,竟然完全相同,不禁為之一震。大家談到,在夢中看到有一隻碩大無比的四足動物,它不像獅子,但有獅子那樣的雄偉;不像老虎,但有老虎那樣的凶猛;不像犀牛,但有犀牛那樣的拙鈍;不像羚羊,但有羚羊那樣的羸弱,集威猛拙弱於一身,就像是一個四不像之類的東西。身上長的毛不是純白,也不是純黑,不是純黃,也不是純紅,而是白中帶黑,黑中帶白,黃中見紅,紅中見黃,兩隻眼睛大大的,就像中國的熊貓一樣,逗人喜愛。這個四不像四條腿上的每個腳爪尖銳鋒利。它搖搖晃晃地從深穀裏一躍而出,騰空而起,昂著頭,旁若無人地四出遊蕩,威風凜凜,神氣十足,人們見了它既感到嚴峻,又有點害怕,既覺得新奇,又有點討厭。它一個爪子跨過太平洋,一個爪子到達黑非洲,一個爪子伸到白令海峽,一個爪子踏進歐亞大陸,上天入地,躍武揚威,幾乎遍及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沒有它的爪印。其實這個動物的年歲並不長,不像恐龍那樣的大老,它隻有200多年的曆史,直到二次大戰結束以後,坐收漁翁之利,大發了橫財,可以說是一個暴發戶,現在它自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動物,要領導全世界,它到處伸爪,世界上的事情沒有一個它不過問。

正在“四不像”威風凜凜,不可一世之際,不料又突然下起傾盆大雨來,大雨中還夾著冰雹,雷電轟鳴,把個“四不像”淋得混身濕透,無處躲藏,混身發抖,尾巴搖個不停,讓人看了又可憐又可氣,啊!原來這個八麵威風的巨無霸,也經不起風吹雨打呀!

各位先生、女士講完這個夢,一個個都目瞪口呆,驚詫不已,一齊站起來說:“世上哪有這樣的事情,幾個人竟然做同樣的一個夢呀!這不是神仙托夢是什麼?可是這個夢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究竟誰能來解這個夢,說一說夢中的奧秘呢?

正在大家冥思苦想,不得其解的時候,忽然從鬆林間跳出一個小童來。這個小童看來也隻十二、三歲,紅顏白膚,長發短髻,高高的鼻梁,長著一副明亮的眼睛,小而薄的嘴唇不用開口就像在說話似的。手裏拿著一顆剛剛摘下的桃花,來到眾人麵前,笑吟吟地說:“眾位師父,有什麼煩惱的事?為什麼那樣的愁眉苦臉呀?”

茹先生說:“小孩兒,你懂什麼,不要多問!”

戴先生則說:“先別小看他,小孩兒說不定有大智慧呢!”

符女士、計先生、尹先生也都讚同戴先生的看法,說:“不要小看了那小孩兒,新生力量不可小看,我看這小孩兒超凡脫俗,非同一般,年輕人是世界的未來,他們的思想敏捷,和我們這些老朽不同,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問問他呢!”

茹先生這才感覺到自己剛才有點冒失,不要看不起小孩兒,於是立即走上前去,熱情地和那童子握起手來,連聲說:“對不起,對不起,跟你說著玩呢!你有什麼話盡管說,我們洗耳恭聽。”

計先生把眾人昨晚做的夢向小童詳細描述了一番,說我們幾個人怎麼會做出同樣的夢來呢,真是不可思議。

小童聽了眾人所做的夢,吃吃一笑,坦然地說:“這個夢不難解,不難解,簡單地說,這個夢告訴人們:百足之蟲,至死不僵呀!”眾人連問怎講?小童說:“這個‘四不像’因為太強大了,目空一切,到處惹事,又到處碰壁,所以遭到暴風雨的襲擊。現在它已經由強變弱,由盛變衰了,不過強弩之末,還要垂死掙紮呀!”

小童接著說:“人們說:不撞南牆不知回頭,不見棺材不落淚,這個‘四不像’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見了棺材也不落淚,這叫做本性難移。現時它正在四處出擊,蠢蠢欲動,草菅人命,攪得世界不得安寧,但最後風波還是要平息,還人們以平靜。”

小童的一席話,說得大家目瞪口呆,毛骨悚然,似懂非懂,似悟非悟,隻覺得他說得有道理,無可反駁。

“那為什麼我們幾個人又同時做了同樣的夢呢?這和我們幾個人有什麼關係?”

小童不動聲色地說:“這和你們幾個人所持的學說、信仰有關。你們幾位都有著自己的信仰,其實你們之間的信仰、信守,究竟有多大差別呢?沒有。隻不過都是在自己標榜自己,並無本質上的不同。”

小童加重了他的語氣說:“開天辟地,朦朦朧朧,哪裏來的那麼多學說、信仰?隻是後來天各一方的人們遭遇不同,才想出一些學說、信仰來。這些學說、信仰到現在充其量也還不過二、三千年,比之整個宇宙來說,也不過是短暫的一瞬,值得那麼大驚小怪嗎?你們搞學術研究,宣傳各種教義的,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奮鬥,卻曠日持久地在那裏爭論不休,那些好戰的政客和軍人們正在利用你們的學說、教義為他們建功立業呢!苦了的卻是耘耘眾生。你們應該作出深刻的反思!”小童的話鏗鏘有力,態度卻仍十分平和。“你們幾位做同一個夢,就是告訴你們,你們雖然信仰不同,但目標一致,你們都有著同樣重要的任務,等著你們去完成呢!”

小童接著又鄭重地補充了一句:“你們都是滿腹經綸,各有抱負,但光是坐而論道不行,現在還不是享清福的時候,要通同作戰,替天行道呀!”

小童的一番話,那裏像是從一個小孩兒口中說出來的,儼然是一個飽經滄桑的經學大師,在誨諭那些學生呢!在坐諸位聽了不得不刮目相看,甘拜下風,一個個麵紅耳赤,麵麵相覷。

諸公聽了小童的一番話,不禁從漸悟中進入頓悟,連聲說:“聽了小天使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們各人都負著重大的責任,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能白吃飯,打嘴仗,坐而論道,也得為天下蒼生做一點事出一點力才好。正在大家說著滿嘴恭唯話的時候,一眨眼,小童不見了,但見一隻野鶴振展雙翅,從頭頂上飛馳而去,倏忽間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令大家驚愕不已。

“雖說童言無忌,但這位小童的一席話卻值得我們深思。”幾位先生、女士有同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