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長期在荊州、沙市工作,現供職於荊州市長江河道管理局。語雲:萬裏長江,險在荊江。
該書寫有《酒與文化》一篇,作者對酒文化有著深切體悟。
荊州古城,建於楚國都城郢都之側。陽春白雪、下裏巴人,皆為昔日郢都之歌謠。
作者勤於創作,曾先後八次獲得各類文學獎。
《趟過歲月的河流》題記:“人生該有多少路口,一抬腿就走上了各自生活的延長線。”
珍惜歲月的饋贈——在蔣彩虹《趟過歲月的河流》座談會上的講話
中國作協會員、荊州市作家協會主席黃大榮
我想說的都在《趟過歲月的河流》的序中說了,如果還要談一談想法的話,那我就講這麼三點:
一、談一談蔣彩虹這部散文集在荊州文壇所處的座標。近年來,荊州的文學創作處於回暖狀態,相繼出現了王芸、馬夫、黃敏、鄒君君、周萬年等一批中青年作者,特別是周萬年的三個中篇,描述了官場、文場、情場的生活百態。荊州的文學終於有了一個翻身,多年來我們荊州在省裏的文學創作中一直坐冷板凳,現在應該說這種狀況有了改變。文學在這塊土地上得到了滋潤,這是非常好的現象,縣市的文學創作也有了新的進展,像鬆滋、監利、公安這些縣市文學創作的活動很活躍。有一大批作者還在辛勤耕耘,文學之心不死,文學就不死。文學作為精神追求,作為人生價值的體現,越來越受到更多的關注。我們欣喜地看到,書攤上睽違已久的東西也出現了,網絡的垃圾也少些了,這種走向令人欣慰。
繞開蔣彩虹的這本書談談散文,我認為散文是一種心靈道白,作者去開掘它,將逝去的年華的追憶轉化成為文字,本身避免不了懷舊,懷舊是人性的共性,所謂歲月無情人有情。
現在說說《趟過歲月的河流》在荊州文壇所處的座標,它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可以肯定地說,蔣彩虹的作品在市散文作家中屬一流水平,有相當多的篇幅屬一流,讀來感人至深。給人印象深刻的恰恰是關於天門的一組散文,作者把主要精力放在琢磨生活上,這是一組寫的好,寫的成功的主題。蔣彩虹並不回避思想情感中複雜的一麵,現在有些文章很輕浮,在這一點上蔣彩虹以其樸實真摯避免了落入俗套。
二、關於蔣彩虹的文字。蔣彩虹的文學還可進一步琢磨。蔣彩虹的文字是屬於她自己的,她調動了表現文學的各種手段,她經曆過坎坷,這種經曆一方麵成就了她,另一方麵又疏遠了她,她能一直保持文風到現在,很不簡單。記住,珍惜歲月的饋贈,把那些苦酒放一放,它將變成沉甸甸的佳肴。
三、關於文學的辯識。當代文壇不缺少才華,唯缺少思想。相繼出現的少年作家,充其量是炒作,那些書一本賺的錢可能蔣彩虹一輩子也賺不回來,但它們不會象《趟過歲月的河流》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對曆史人物來說,是愈遠愈小,對文章來說,卻是愈遠愈大。今天是小人物,若幹年後,為曆史所認可,也就成大人物了。名韁利鎖是作家的最大忌諱,文學藝術是一種高品味的追求。保持這種心態,不斷努力,相信蔣彩虹會取得更大成就!
一個女人的河流——評蔣彩虹的《趟過歲月的河流》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院長沈光明
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蔣彩虹,隻知道她出生在天門的府河邊,還曾在一家報社當過社長,現在某河道管理局工作,人不算漂亮但爽直大方。點滴的印象中似乎與文學不沾邊。前不久,她給我送來一本署名“蔣彩虹”的散文集《趟過歲歲的河流》。我翻開扉頁,上麵有她讓我“敬請指正”的親筆簽名,扉頁內還有她的簡介及生活玉照。這時候我腦海裏閃電般地搜索著這個女人與文學的關係。我知道,天門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小時候我曾讀過碧野先生的散文《天沔短集》,對天門的山水、風土人情有所了解,尤其是對那條橫穿天門全境的府河以及從佛子山和龍尾山之間望去猶如天門洞開的奇境印象深刻。我還知道茶聖陸羽就出自天門,竟陵派文學在明中後獨辟蹊徑,對後世影響深遠。據說中國最後一個狀元就是天門人,且姓蔣,說不定還是蔣彩虹的先人。如此等等。但這隻是蔣彩虹的文學背景,卻不能說明蔣彩虹就有文學天份。
及至看到她頗有書法功底的簽名,覺得大氣又不乏靈氣,心中頓時生出幾分好奇,心想,一定要看看這本書,究竟是小資女人的無病呻吟,還是性情中人的心靈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