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童年最憶是荷花(19)(1 / 2)

不知為啥,一開始我就覺得這書名不大好。因為,顧名思義,從書名來看,給人的感覺無非是這樣,歲月的痕跡多少隱含些人生的滄桑,趟過的河流似乎包裹著命運的坎坷。可你蔣彩虹有多大年紀,有什麼了不起的經曆?還“歲月的河流”,還“趟過”呢,真是“少年不識愁滋味”!這是小資女人最常見的唏噓和感歎,也是她們最再玩味的一種情調和韻味。我還非要看看你蔣彩虹“趟”的是什麼河?發的是何種嗔?

不說是一氣嗬成,至少是頗有興味地讀完了這本散文。顯然,我是帶著幾分疑惑開始我的閱讀旅程的。可最終的結果是我疑惑自己為什麼預先設置一種閱讀障礙?因為這必然帶來一種審美的艱難,甚至會出現一種審美的偏差或誤差。但在審美的過程中,主體性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我讀蔣彩虹的《趟過歲月的河流》的時候,總是把現在流行的所謂小女人散文或小資散文作為參照,看她們是如何任性、撒嬌、香粉紅唇、嗲聲嗲氣?但越是這樣,越是發現她們之間的差別。無疑,蔣彩虹的《趟過歲月的河流》仍然具有女人的興趣、愛好乃至於女人的思維習慣、審美定勢,應該說這是一本女人味十足的書,流淌的是一個女人的河流。然而,她與小女人散文又迥然不同。這種不同,意味著《趟過歲月的河流》的價值。

首先,《趟過歲月的河流》不媚俗、不趨時,在觸摸過去的記憶中抒發了的是一種純正的感情。在書裏,作者沒有顧影自憐,孤芳自賞,用一種女人的寂寞來表達內心的無助;也沒有無病呻吟,尋尋覓覓,在鮮花爛漫的季節抒發人生的煩惱;更沒有一味迎合大眾的口味去有意編造少女的情竇初開或同桌的你的初戀。在這本散文集裏,蔣彩虹所表達的感情非常純正,傳統,甚至有些正統。全書分八節,第一節“青春的纓絡”,主要記錄了自己青春的夢想,如夢想自己通過努力,在萬裏長城之上用青春的激情去點燃人生的蠟燭;如受牛郎織女神話的影響,從小就想當一名可愛的紡織女,而後成為一名紡織女工的經曆,等等。第二節“飛鴻踏泥”,主要是記載了一些旅途的見聞,抒發了自己對錦繡河山的熱愛之情;第三節“遊子吟”,主要抒發了自己對故鄉、對父母、對家的感情,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含義;第四節“荷花憶”,主要回憶了兒時生活的故鄉和童年伴侶,流露出“月是故鄉明”的心緒;第五節“趟過歲月的河流”記過去生活的點滴,有對“同桌的你”的記述,有對精神故鄉的依戀,有對親朋好友的懷戀,還有對童年、對未來的希冀等;第六節“一個女人一首歌”,記述的都是有一定個性特點和特殊經曆的女性生活;第七節“夢裏清秋”是對人生泰坦尼克號的思考;第八節“亙古荊江”,則是對荊州的人和事的記述。所以蔣彩虹的《趟過歲月的河流》是一部用非常純正的情感回憶記載逝去的人生的歲月散文集。

其次,《趟過歲月的河流》不矯情、不偽飾,用一個女人的真情和真心抒發了對過去生活的眷戀。《趟過歲月的河流》整體上顯得有些懷舊,無論是對故鄉的懷念,還是對好友的依戀,也無論是對兒時夢境的追憶,還是對山川秀麗的讚美,都給人這樣一種印象:“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枉然。”但不管是懷舊也好,也不管是傷感也好,還是激情也好,最怕的是矯情和偽飾。而蔣彩虹的《趟過歲月的河流》我覺得最可貴的地方就在於感情的自然流露,就在於真心真意。譬如,《趟過歲月的河流》中有多篇是記述自己過去的同學的,文章的重點不在寫同桌的你與我的交往和友誼,而是把主要篇幅放在對同學性格愛好以及努力奮鬥的描寫上,放在因同學的出類撥萃而驕傲與喜悅上。感情真摯,決無矯揉造作之嫌。集子中還有寫自己的夢想與心境的文字,既沒有寫女人的春怨,也沒有寫青年人的苦悶,也沒有寫人生旅途的無奈。蔣彩虹總是有一種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態度去設計自己的未來,去描繪自己的人生。感情平實,催人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