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幹好一項事
一生幹好一項事,這個目標高也不高,低也不低。但是我想,人生的要訣,就是堅定這個信念:一生選擇一項事業,把這件事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生活的全部內容,絞盡腦汁悟透,認認真真幹好,千方百計做精。無論天分如何,一定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曆史長河哺育幾多聖賢,現實社會又鍛鑄幾多人才,但坦率講,芸芸眾生,平庸人居多。無數不知名姓者,累倒在登攀的路上,也未能達到高遠的峰巔,化入至善的境界。像曹雪芹,雖蓬牖茅椽、繩床瓦灶,卻把辛酸的血淚滴於紙上,凝成一部絕世紅樓;像麥哲倫,作環球航行成功,宣告地球方圓之爭的結束;像袁隆平,研究超級雜交水稻,每年的增產量可多養活七千萬人口。他們鎖定一個目標,堅忍不拔,百折不撓,作恒久的衝刺,終於取得成功。我輩固不能與他們相提並論,但他們在做這些事前,也並非覺得自己做的是一件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也並未預見最後能夠摘星撈月。他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窮其一生,我要做這件事。
對於摘得碩果、功成名就的大家,我更多的是懷著一種不可企及的尊崇和敬畏。我們很少有他們的獻身精神。但是,對於默默無聞,一生選擇幹好一件事的平凡者,我懷著的則是一種感念和敬佩的心情,不管他幹的是大事小事、腦力體力、科技含量多高、最後成功與否。
近幾年看電視,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節目是央視播出的兩個殘障人物。一為弱智的舟舟,怎樣挖掘音樂的潛能,成了天才的指揮家;一為雙目失明的楊光,怎樣憑他惟妙惟肖的模仿,登上星光大道的舞台。按世俗的眼光,他們注定一輩子要靠別人養活的,根本不可能有所作為,但他們卻找到了自己最佳的才能區域,創造了生命的奇跡。深思他們成功的秘訣,對於所謂的聰明人是一記響亮的當頭棒喝。很多聰明絕頂的人八麵玲瓏,社交廣泛,狂妄自大,實質上到頭來什麼也不會,一件事也未做成,沒有一件令別人也令自己滿意的地方。他們與舟舟和楊光相比,豈不慚愧?!
我們身邊不乏一生幹好一項事的人。方圓左右,柳編編得好,石鑿鑿得好,釘鞋釘得好,看門看得好。他們算不上聰明,在常人眼裏似乎有點笨,不諳世事,老實人一個;在自詡為聰明人的眼裏簡直愚不可及。但他們心地良善,勤勞質樸,做事有恒久的耐力,認準了就一直朝前走。這樣的人,像田野裏的無名小花,平時少有人注意,仔細去品,卻有淳厚的香味。他們離世多年了,仍讓人口碑傳誦。在我們村,六奶擅紡花,年輕時通宵紡棉,穗大線勻,一家人的穿戴都在六奶一人手上紡成;而七叔精於打鐵,製作的鐮刀鋒利無比,十裏八鄉都用他的鐮割草割麥。我大哥不惜氣力,蓋房修屋,總幹搬磚掂泥兜兒的活;而誰家紅白大事待客,挑水燒火這活兒又非八弟莫屬。八弟把缸水挑得滿滿的,柴劈一大堆,爐火燒得通紅。仿佛上天派下來的人物,二人都是村人離不開的角色。和曹雪芹麥哲倫,大哥與八弟固不能一比,但我覺得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生圍繞一項事,而且把這項事幹得十分精到。古人說的“道雖小,必有可觀者”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社會有著殘酷的競爭,這個世界有著太多的誘惑。對於工作或職業的選擇宜專不宜廣。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項事情,夠我們一輩子去探索研究,躬身實踐。精力有限,時光短暫;歧路亡羊,蜻蜓點水,什麼都會又什麼都不會。更何況我們智商又不高,都算不得聰明人。
俗語曰: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行行出狀元。人生機遇不多,要想求得立身之本,必得找準位置,一生真正幹好一項事情。我們沒有高深的學問去攻克尖端的科學技術,去做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我們有一顆平常心,有一顆虔誠心,有一顆愛心,努力去做好一件哪怕再平凡再瑣碎不過的事情。卑微的事情更需要我們艱苦卓絕去完成。隻要我們能夠擯棄浮躁,沉下心來,愚公移山,達摩麵壁,像凸透鏡一樣,把能量聚集一點,我們就能安身立命,實現人生存在的價值,獲得一種自豪和滿足感;我們的生活才充實,心靈才安逸;我們才能獲得別人的熱愛和尊重。
人生苦短,略一踟躕,就白發蒼蒼,稍一放縱,便一事無成。待垂垂老矣,再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也力不從心了。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是井底之蛙,看到的隻是一線之天,想蹦得高些、看得遠些,隻能成一種願景。那麼我們何不趁著年輕,就在這一城之內,一域之間,幹好一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