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2 / 2)

蜻蜓的水上生活事關繁衍後代,有的蜻蜓在空中交配,也有的在水上交配,那當然很浪漫,不過需要精密的技術與配合。水上交配是從雄蜻蜓尋找雌蜻蜓開始的,這是這一對蜻蜓生命的重要階段,因為要繁殖後代,但同時也是生命的最後時刻,它們以後的生命隻能以幾個星期來計算了。也許這都是人的感慨,與蜻蜓無關,對於它們來說活著和死去都是美麗的―尤其在飛行和繁殖階段。雄蜻蜓緊緊抓住雌蜻蜓的頭部,雌蜻蜓則把自己的身體彎曲成一個漂亮的交配環。一旦精液傳輸到卵上,雌蜻蜓便不再纏綿當即離開雄蜻蜓,並開始向水裏甩卵,即每一次點水時便產出卵來,蜻蜓點水是極富崇髙使命感的。每一種蜻蜓的布卵方式都不一樣,但雄蜻蜓卻都會不離左右保護雌蜻蜓的產卵作業。

這時候,我們實際上已經回到了蜻蜓生命的發源地一在沼澤地水下它一生中的90%的時間都在水中作為幼蟲度過。隻是靠著把水吸進體內,提取其中的氧進行呼吸。蛹的數量要比成蟲多得多,不知有多少蛹成了魚和鴨的食物。雖然飛蛾與蝴蝶等其它昆蟲也要經過從幼蟲到成蟲的轉變過程,但蜻蜓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蛹沒有休眠階段,當它做好了蛻去最後一層皮並成為可以飛行的空中生物的準備之後,它必須在極為精確的時刻離開水麵一通常是在清晨一這也是一個特別挑選的時間一鳥類等捕食者尚未醒來之際。

那不起眼的原先一直在澤邊溝旁的泥土中的蛹,所包含的是折疊著的精巧的翅膀,當蜻蜓的其它部分已脫出時,翅膀還包在保護性外殼中,蛻變的最後,3億多年前就設計好的4隻嬌嫩的翅膀開始舒展,美麗的翅膀首先是有力量的翅膀,依稀可見的翅脈富有彈性和伸縮性,一隻打出去有千鈞之力而收縮不回來的拳頭是沒有力量的拳頭,蜻蜓的翅膀不是這樣的。剛剛展開翅膀的蜻蜓還需耐心等待,等到翅膀更加成熟,等待的日子它們裸露在陽光下,那是陽光的洗禮。

新一代的蜻蜓的翅膀就要飛上藍天了。

對了,親愛的朋友,我們不能光說它的翅膀。有人說蜻蜓的眼睛也許是昆蟲世界裏最美的眼晴,那眼睛覆蓋了蜻蜓頭部的極大部分,而且可以轉動,使蜻蜓的視野所及達到左右180度、向上70度、向下40度的空間範圍。

蜻蜓給人類的何止是美的享受?

認真地思索蜻蜓的每一個人都不能不想到大地的現實,因為城市化及耕地的緊缺,這個世界上的沼澤濕地正在迅速消失中,另外一些至今還在的河灘淺水地帶,也已經被汙染了。蜻蜓離不開水,潔淨的水,沼澤濕地的淺水。倘若地球上再也沒有蜻蜓的寄身之地,這個星球上最古老最美麗的翅膀從此折斷,對人類而言又意味著什麼呢?

蜻蜓從遠古飛來。

從遠古飛來的蜻蜓啊,你聽見它帶給我們的啟示了嗎―你們要愛護任何一處荒野或沼澤,那是大地的一部分,所有的神聖都不在高樓大廈中。

實際上蜻蜓已經告訴我們了,昆蟲之所以能在艱難困苦的生存競爭中保存下來,主要是因為它會飛、適應性強、骨骼在外、身體小、會變態以及特殊的繁殖體係。昆蟲的翅膀使它和除了鳥類,蝙蝠以外的其它生物有了區別,因為它會飛,所以才能遍布全世界,有了選擇居住地的廣泛得多的自由。同樣的道理,飛翔使昆蟲在求偶、覓食和躲避攻擊諸多方麵均優越於困在陸地上的動物。

昆蟲的適應性似乎是無邊無際的,僅以食物為例,除了吃各種植物之外,它們什麼都吃,從酒瓶木塞到各種垃圾、煙草、辣椒,和更多別的在人看來顯然沒有營養而且不好吃的東西。對昆蟲來說,此種適應性根本上是為了生存,而遠遠談不上好吃不好吃。昆蟲沒有美食家。

昆蟲的骨骼長在體外,簡單而堅固,這副外部骨骼是省儉而實用的典型傑作,它由動物真皮層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形同盔甲。整個骨骼外麵都有一層蠟,能防止潮濕侵入,也可避免體內水分的流失。而骨質外皮又組成了各種昆蟲的各種外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