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歐,查理曼大帝為了消滅狼,製定了捕狼製度。他讓屬下在每個封地指定兩名官員專門捉狼。這個製度曾經反複修訂,直到1787年路易十六才予以廢除。拿破侖一世重新確立了捕狼製度,並由皇家獵犬總管監督執行,各地的捕狼總管都是大地主。這一新確立的捕狼製度最後廢除時,已經是1971年了。
如今,西歐無狼。
東歐的狼也正麵臨滅絕的危險。
人們忽然想起:沒有狼嚎的荒原之夜,似乎缺少了一點魅力。狼的回歸,狼的重新活躍,巳經變得十分艱難而渺茫美國還算是幸運的,阿拉斯加庇護了大約6000隻狼,而其餘的48個州隻有2500隻狼。就是這些僅剩的狼,處境也相當艱難,它們除了還在繼續被獵殺外,有的在嚴寒的冰雪中凍餓而死了。
世界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加拿大北部荒野,那裏有地球上最大的狼群。而且是在適合它們的環境中健康生活的狼群。加拿大人對狼的寬容贏得了世人的讚許,也隻有加拿大人才可以自豪地說:我們有6萬隻狼。這6萬隻奔突於北部荒野的狼,現在是讓狼重回故裏的主力軍。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外飼養了90隻狼的戴維,馬丁說:“對於狼,你要麼愛它,要麼恨它,中間立場是不存在的。”馬丁還告訴來訪者:“我們的童年是伴隨著大灰狼的故事度過的,後來又出現了關於狼人的書,將狼描繪成嗜血成性的惡毒而貪婪的野獸,這種偏見已經使狼蒙受了好幾個世紀的壞名聲。”馬丁對狼的態度的轉變是從60年代末開始的。當時,他奉命去消滅一群偷襲雞場的狼,並追蹤到狼的洞穴,用獵槍朝洞內射擊。當他拖出死狼時,發現有一隻小狼崽還活著,他便收養了這隻狼崽。馬丁回憶說:“無論我走到哪裏,它就跟到哪裏,當我發現這種動物是那麼聰明靈敏時,便完全讚同保護它們的主張了。”“每一個凝視過狼的琥珀式雙眼的人,都會感覺到狼的聰明和好奇”一一聯合國生態問題顧問唐.欣裏克森說。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張宣傳招貼稱:“即使是一隻不聲不響的狼,看起來也要比一條機靈的狗聰明。”這句話招來了一片抗議之聲。眾所周知,在西方,狗是寵物之最。無論是紐約還是巴黎,你都能看見各種各樣的狗:穿衣服的狗、戴項鏈的狗、抱在懷中的狗、與人親吻的狗……人類對狗的溺愛和對狼的殘暴,說明了人是如此地喜歡馴服,又是如此地仇視野性。
讓狼返回故鄉的路還很長。
實際上,一百多年前那些大灰狼的先祖們的居住地大都已經蕩然無存了,況且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仍在繼續之中。狼,作為一個強大的、高度組織的野生動物的群體,在喪失了它們的枯榮家園夢.回到故鄉的狼極大部分領地以及被人類追殺幾百年後,如今已不堪一擊。美國人和別的準備效法的人們所作的努力,或許能使這一種群苟延殘喘的時間稍長一些。最新消息說,加拿大的大灰狼已經在美國蒙大拿州北部找到了新的棲身之所,有幾隻甚至冒險進入了懷俄明州。現在,美國的野生動物保護者除了跟蹤這些回鄉的狼以外,還在為它們祈禱早日在西部繁殖起來。
中國的狼呢?
中國肯定還有狼。
但,荒野草原上成群的狼,東北寒冷地帶出沒無常、踏雪無聲的大隊的狼已經看不見了。
你可以想像:有的中國人連僅剩的幾隻東北虎都要獵殺,狼就更不在話下了。
一個大西北的皓月之夜,祁連山下,一位在東北的深山密林中長大的朋友告訴我:
沒有狼,真孤單。
我的朋友說:“寒冷的夜裏那一聲狼嚎,能叫人興奮和激動不已!”他說他從小就跟父親學會了狼嚎,他們一家和一個小村子與所有的野生動物和平相處。狼也來偷雞,那是它餓急了,不偷吃就得丟命,狼不像人那樣,因為貪婪,為了財富的積累而永無休止永不滿足地損害萬類萬物。冰封雪凍的寒夜太寂寞了,有點想狼了,便仰天一聲長嘯,很快會引發出一陣狼的共鳴的嚎叫,這一夜,人們會睡得很踏實。
他說,他的故鄉林子也稀疏了,狼也絕跡了。
他說,前一年返鄉時還在夜裏的冰雪地上作過“狼嚎”,可是四下無聲,一片死寂。他說他哭了,為狼哭,為人哭。
人類在征服地球上所有的生態場所之後,一方麵正在享受為所欲為的功績,另一方麵也正在為此而受到報複。那是因為人不像肉食動物隻能吃到幾種有限的肉,人可以飼養愛吃的“肉”並且快速喂肥。人還要吃野味,從猴腦、鹿茸到海狗鞭,飲蛇血,吃熊膽……然後人們又生出各種各樣的怪病,大家都叫喊著孤獨。
野性滅絕之日,還會有人性嗎?
中國的狼,你在哪裏?
1997年6月於北京一葦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