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失去變得可愛(1 / 3)

讓失去變得可愛

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感悟心語

成功者善於放棄,善於從損失中看到價值。

與蝸牛散步

上帝交給麥克一個任務: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一路上,盡管麥克對這隻蝸牛又踢又推,但這隻蝸牛始終慢慢的爬著,最多對麥克露出歉意的微笑。麥克沒有辦法,為了完成上帝的任務隻好慢下來耐著性子陪著蝸牛。忽然他感覺到了陣陣的花香飄來,還有婉轉的鳥鳴和拂麵的微風,這一切都讓麥克感到曾未有過的舒服。這時,麥克才忽然明白上帝的良苦用心:哪裏是讓他牽著蝸牛散步阿,分明是讓蝸牛牽著他散步!

感悟心語

該慢下來的時候一定要慢下來,否則,你會錯過許多美妙的風景。

探險家與農夫

一位探險家在森林中看到一位農夫坐在樹樁上抽煙,於是上前打招呼說:“您好,您在這兒幹什麼呢?”

農夫回答:“我在等,等待發生一場地震,把土豆從地裏翻出來。”

“您?”

“有一次我正要砍樹,但就在這時風雨大作,刮倒了許多參天大樹,省了我不少力氣。”

“您真幸運!”

“您可說對了。還有一次,暴風雨閃電把我準備焚燒的幹草給著了。”

夜晚或黃昏的時候,你任憑眺望蒼穹、樓群,遠處變幻的霓虹言廣告,將喚起你一種超然物外的愉悅感……慢慢地你自然而然地會收回目光,開始注視樓群的一扇扇窗,這一片萬家燈火的景象,將你的思緒漸漸融入現實生活裏。對於你來說,這隱藏在各色窗簾後麵的窗戶,是別人的生活,你也許會以一種悲天憫人的博大胸懷,祈禱他們溫馨快樂;也許會引發某種疑惑:他們的日子是不是過得很好,有沒有煩惱和不幸?你像一位哲學家一樣,想得很多很多……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在我們的周圍,有不少人在“等”:等加工資;等房子拆遷;等子女出道;等股票升值;等一筆曾經講好的傭金;等某位國外的親戚寄來擔保書;等門前的馬路拓寬後將房子變成街麵房;等老人過世後可以接管他們的財產;等50歲到來可以辦

理退休手續……我們在似是而非的等待中,日子變得像“加了苦藥的糖。”

史鐵生寫過一篇小說,名字叫《毒藥》。主人公因為種種不幸幾近窮途末路,過著沒有希望的生活。但他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精神武器,他為自己準備了一副“毒藥”,隨時隨地可以幫助他了斷自己。所以他一直在等,等待著那個足以令他可以使用“毒藥”的機會的到來。有一次他甚至跳進了深水裏,掙紮中他決定拿出他的“毒藥”,但最終還是沒有拿出來,他給自己的理由是,“毒藥”也許受潮了。因此,他似乎一直沒有機會動用他的“毒藥”。故事的結局是,在一次次放棄使用“毒藥”的過程中,主人公也走出了困境。“至死地而後生”,大概就是這個故事的立意。美國未來學家尼葛洛龐帝說:預見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創造未來。

感悟心語

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與等待,幸福、快樂還需用自己的雙手支創造。

迷死人的哲學家

有位有名的哲學家,天生一股特殊的文人氣質,不知迷死了多少女人。

某天,一個女子來敲他的門,她說:“讓我做你的妻子吧!錯過我你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哲學家雖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說:“讓我考慮考慮!”事後,哲學家用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壞所在分別條列下來,結果他發現,好壞均等,於是不知該如何抉擇。他陷如了長期的苦惱之中,無論又找出了什麼新的理由,都隻是徒增選擇的困難。

最後,他得到一個結論——人若在麵臨選擇而無法取舍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曆過的那一個,不結婚的處境我是很清楚的,但是結婚後是個這樣的情況,我還不知道?對!我應該答應那個女人的請求。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問女人的父親:“你的女兒呢?請你告訴她,我考慮清楚了,我決定娶她為妻!”女人的父親冷漠的回答:“你來晚了十年了,我女兒現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了!”哲學家聽了,整個人幾乎崩潰,他萬萬沒有想到,向來自以為傲的哲學頭腦,換來的竟是一場悔恨。而後,哲學家抑鬱成疾。臨死前,他隻留下一段對人生的批注: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後悔”。

感悟心語

人生在世,總要麵臨很多的抉擇,但是往往我們在麵對機會一再的猶豫,不敢輕易下決定。一旦等到機會錯過,又不由自主的後悔,其實事後的後悔都是無濟於事的,空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遺憾,於是無補。惟有把握當下,勇於去做,方能無愧。麵對人生,既要有當機立斷的決心,更要有永不後悔的氣魄!

祖父的一條長龍

祖父用紙給我做過一條長龍。

長龍腹腔的空隙僅僅隻能容納幾隻半大不小的蝗蟲慢慢地爬行過去。

但祖父捉過幾隻蝗蟲,投放進去,它們都在裏麵死去了,無一幸免!

祖父說:蝗蟲性子太躁,除了掙紮,它們沒想過用嘴巴去咬破長龍,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從另一端爬出來。因此,盡管它有鐵鉗般的嘴殼和鋸齒一般的大腿,也無濟於事。

當祖父把幾隻同樣大小的青蟲從龍頭放進去,然後再關上龍頭,奇跡出現了:僅僅幾分鍾時間,小青蟲們就一一地從龍尾默默地爬了出來。

蝗蟲的死是因為它不懂得去選擇,它隻知道不停地掙紮,也不懂得放棄,所以隻有死路一條;而青蟲卻恰恰相反,它懂得放棄,知道如何去選擇,它活了下來。

感悟心語

命運一直藏匿在我們的思想裏。許多人走不出人生各個不同階段或大或小的陰影,並非因為他們天生的個人條件比別人要差多遠,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想過要將陰影紙龍咬破,也沒有耐心慢慢地找準一個方向,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現新的洞天。

倒黴的狐狸

一隻倒黴的狐狸被獵人用套子套住了一隻爪子,它毫不遲疑地咬斷了那隻小腿,然後逃命。放棄一隻而保全一條生命,這是狐狸的哲學。人生亦應如此,當生活裏我們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以前,主動放棄局部利益而保全整體利益是最明智的選擇。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趨利避害,這也正是放棄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