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經曆(2 / 3)

再有一些女朋友吃驚地說:“可憐的香蚰蟲啊!她從此永遠不得休息了。她要一天到晚給丈夫洗衣服、捶衣服、漿衣服了!要知道蚯蚓是住在地下的,他髒得一天要換10次衣服呢。”

香蚰蟲聽了女朋友們這些閑話,非常傷心。正當未婚夫高興地在地下給未來的妻子掘一層新房的時候,她卻在考慮著自己將來的責任。

她想到將來要為丈夫縫的長衣服,想到那些衣服還要不斷地去洗洗漿漿,想到要使得屋子裏又舒適又清潔又濕潤,她就必須永遠操心。

香蚰蟲躺在石頭底下把這些事情想了一天一夜,最後她傷心得決定不嫁蚯蚓了。

可是,香蚰蟲還沒有把這意見通知未婚夫,這個決定的消息已經傳到蚯蚓那兒了。

蚯蚓聽說美麗的香蚰蟲拒絕他的婚事,起初覺得很傷心。全是後來他記起朋友對他講的話,就想:“我哪兒來那麼多的錢,給香蚰蟲做鞋子啊?”

蚯蚓算了算500雙普通涼鞋得花多少錢,就慌張得收縮了身體。當他想到500雙漂亮的山羊皮長靴該付多少錢的時候,他幾乎嚇昏了。

“這是不可能的!”蚯蚓喊了起來。“這麼多的鞋子她放在什麼地方呢?香蚰蟲穿了木底短靴走路,屋子裏將發出多麼大的響聲呀!這種聲音會把耳朵都震聾的。”

可憐的蚯蚓似乎看到自己已經破產了,耳聾了,受盡折磨了。於是他躲在自己那間地下住宅的最長的一個房間裏,拿出筆墨,給未婚妻寫了一封解除婚約的信。

香蚰蟲收到蚯蚓來信的時候,蚯蚓也收到了香蚰蟲同樣的來信。他們的婚姻瓦解了。愚笨的蚯蚓不知道香蚰蟲從來不穿鞋子,而是老赤著腳走路的,懶惰的香蚰蟲也從來沒有想到,蚯蚓是永遠隻穿那件從不會髒的衣服的。

感悟心語

過分重視他人對你的看法,會使你一事無成。

你的尊嚴

最近,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小學教師向我講述了他的一次“經曆”:四年級語文單元測驗,老師誤將一位學生答對的題扣了分。卷子發下來,這位學生舉起手:“老師,我認為這道題這樣答是對的,理由是……”老師重新看後作了糾正。按說這件事就過去了。不料,一會兒這位學生又舉手:“老師,您錯了,應該向我道歉。品德課上老師就是這麼說的。”頓時,教室裏一片寂靜,老師也愣住了。片刻,這位老師笑著說:“是我疏忽了。對不起!”我問這位老師:“您當時不覺得窘迫嗎?”他卻說:“像這樣有道德勇氣的學生,很少見,我喜歡。”

這句話深深地震動了我。一位四年級的小學生敢於堅持自己認知的正確性,要求教師糾正自己的錯誤已屬不易,更可貴的是他用品德課上構架起來的道德標準去待人處世,堅持學生和老師不僅在真理麵前平等而且在人格上平等,更為勇敢。更何況這份勇敢還可能是要承擔“膽大妄為”、“得寸進尺”,甚至“目無尊長”的嘲笑和訓斥。

盡管道歉是生活中一個再平常不過的細節,但在我的所見所聞中,作為老師,在學生麵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誠懇道歉的並不多。因為,道歉對於老師來說,同樣承擔著“威信”一落千丈,學生效仿找“茬兒”等風險。但是,那位老師做了,他用自己的道德勇氣嗬護了幼小學生心田裏剛剛萌芽的異常聖潔的光芒。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育人,就是教孩子做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格的人。如果說“教書”是教師以知識的力量征服、感召自己的教育對象,那麼,“育人”就需要教師以人格的力量征服、感召自己的教育對象。因此,塑造和維護好自己的人格形象,是教師做好教書育人工作的必要條件。教師人格上的“失足”,不僅會導致“育人”不能,甚至連“教書”也會難以為繼。試想,如果那位老師堅持維護個人“尊嚴”,動輒訓斥學生,那個小學生還敢與老師“據理力爭”嗎?

感悟心語

“做好人的工作要憑兩種力量,一是真理的力量,一是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就是知識的力量,多數教師是比較注意的。可是,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形象呢?

經曆死亡

拿破侖入侵俄國期間,他的部隊在一個十分荒涼的小鎮上作戰。當時拿破侖意外地與他的軍隊脫離,一群俄國哥薩克人盯上他,在彎曲的街道上追逐他。拿破侖慌忙逃命,潛入僻巷一個毛皮商人的家。當拿破侖氣喘籲籲地逃入店內時,他對毛皮商人連連哀求:

“救救我,救救我!我可以藏在哪裏?”

毛皮商說:“快,藏到角落的那堆毛皮底下!”然後,他用許多

當毛皮商安排完妥,俄國哥薩克人已經衝到門口大喊:“他在哪裏?我們看見他跑進來了!”哥薩克不顧毛皮商人的抗議,把毛皮商的店給翻得四腳朝天,想找到拿破侖。他們將劍刺入毛皮內,還是沒有發現目標。最後,他們隻好放棄搜查悻悻離開了。

過了一會兒,當拿破侖的貼身侍衛來到門口時,拿破侖毫發無損地從毛皮下鑽出來。毛皮商戰戰兢兢地問拿破侖:“閣下,請原諒我冒昧對您這個偉人問這個問題:剛才您躲在毛皮下,知道可能麵臨最後一刻,您能否告訴我,那是什麼樣的感覺?”

拿破侖站穩身子,憤怒地回答:“你膽敢對拿破侖皇帝問這樣的問題?衛兵,將這個不知輕重的人帶出去,蒙住眼睛,處決他。我,本人,將親自下達槍決命令!”

衛兵捉住那可憐的毛皮商,將他拖到外麵麵壁而立。被蒙上雙眼的毛皮商人看不見任何東西,但是他可以聽到衛兵的動靜,當衛兵們慢慢排成一列、舉槍準備射擊時,毛皮商甚至可以聽見自己的衣服在冷風中簌簌作響。他感覺到寒風正輕輕拉著他的衣襟、冷卻他的臉頰,他的雙腳正不由自主地顫抖著。接著,他聽見拿破侖清清喉嚨,慢慢地喊著:“預備——瞄準——”,那一刻,毛皮商知道這一切無關痛癢的感傷都將永遠離他而去,而眼淚流到臉頰時,一股難以形容的感覺自他身上泉湧而出。

經過一段漫長的死寂,毛皮商人忽然聽到有腳步聲靠近他,他的眼罩被解了下來。突如其來的陽光使得他視覺半盲,他還是感覺到拿破侖的目光深深地又故意地刺進他自己的眼睛,似乎想洞察他靈魂裏的每一個塵埃角落。最後,他聽見拿破侖輕柔地說:“現在,你知道了吧。”

感悟心語

每個人都有經曆死亡的恐懼,就像我們麵對困難絕處逢生一樣,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經受得住就說明我們離成功不遠了。

燈泡容量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裏工作,急需知道一個燈泡容量的數據。由於手頭忙不開,他便遞給助手一個沒有上燈口的玻璃燈泡,吩咐助手把燈包的容量數據量出來。過了很久,愛迪生手頭的活早已幹完,助手仍未將數據送來。愛迪生隻好親自去找助手,一進門,就看到助手正忙於計算,桌上演算紙已經堆了一大迭。愛迪生忙問:“還需要多長時間?”助手說:“一半還沒完呢。”愛迪生明白了,原來,他的助手用軟尺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正在用複雜的公式計算呢!小夥子還把程序說給愛迪生聽,證明自己的思路沒錯。愛迪生不等他說完,便拍拍他的肩膀說:“別白忙了,小夥子,瞧我這麼幹。”說著,他往燈泡裏麵注滿了水,交給助手:“把這裏麵的水倒在量杯裏,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助手聽到放,臉馬上就紅了。

感悟心語

看一看吧,生活中的大家做事也是不是像愛迪生的助手一樣呢,那就很麻煩了,那麼我們何不在做事情前多想一想在動手幹呢,免得手忙腳亂把事情越搞越亂。

化學家

美國著名的化學家李托,有一次若不是他在決定行動之前等待了一會,幾乎就會鑄下一個大錯。

他說:“當我獨立經營了幾年化學工廠之後,有一次,忽然賠了一大筆錢,幾乎使我多年來辛勤經營所得,完全付諸東流。當時我真是懊喪萬分、寢食俱廢。我竟認為經營這樁事是永無希望了,準備仍舊去做一個職員,因為當時剛好有許多薪水還不錯的職位,可以任我去選擇。”

“於是我在當天下午,就開始動手結束我幾年來辛苦經營的公司,我把許多平日視為一刻不能分離的東西,都一一束諸高閣……”

“但是,湊巧就在這時,從前我曾經服務過的一家公司的經理來拜訪我。我不等他問我,就把自己的煩惱告訴了他。他聽了似乎有些不解,卻從懷裏摸出表來,看了看說:“現在已是晚餐的時刻了,讓我們吃了晚飯再談這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