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經曆(3 / 3)

“他把我領到他所創辦的俱樂部裏,隨便點了幾樣美味可口的菜肴,兩人在席間東談西扯,吃得十分高興。當時,我的煩惱也因而逃得無影無蹤了。”

“後來那位經理在言語間,問起我剛才究竟有些什麼煩惱。‘沒有什麼’,我說,“那不過是我一時的感情行動罷了。”

“晚餐歸來後,我極舒服地睡了一晚。第二天醒來,立刻覺得神清氣爽,精神振作了不少。想起昨天自己一場無謂的胡鬧,反而覺得十分好笑。從那天起我決定仍舊從事我的工作,永不因為任何阻力而放棄。”

“同時,這次的事也給了我一個極寶貴的經驗:就是一個人當他的精神受了刺激,或感到饑餓、疲乏等種種不適時,千萬不要決定任何事情。因為那時你至少已經失去了一半的判斷力,如果你草率決定,事後你一定會覺得悔不當初。”

感悟心語

如果你決定一件不好的事情之前,最好先問問自己:身體上可是有些不適?心中可有些煩悶?這樣才能避免把事情弄遭。

孩子與狗

有一個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的故事,有一對年輕的夫婦,妻子因為難產死去了,不過孩子倒是活了下來。丈夫一個人既工作又照顧孩子,有些忙不過來,可是找不到合適的保姆照看孩子,於是他訓練了一隻狗,那隻狗既聽話又聰明,可以幫他照看孩子。

有一天,丈夫要外出,像往日一樣讓狗照看孩子。他去了離家很遠的地方,所以當晚沒有趕回家。第二天一大早他急忙忙往家裏趕,狗聽到主人的聲音搖著尾巴出來迎接,可是他卻發現狗滿口是血,打開房門一看,屋裏也到處是血,孩子居然不在床上……他全身的血一下子都湧到頭上,心想一定是狗的獸性大發,把孩子吃掉了,盛怒之下,拿起刀來把狗殺死了。

就在他悲憤交加的時候,突然聽到孩子的聲音,隻見孩子從床下爬了出來,丈夫感到很奇怪。他再仔細看了看狗的屍體,這才發現狗後腿上有一大塊肉沒有了,而屋門的後麵還一隻狼的屍體,原來,是狗救了他的兒子,卻被他殺了。

感悟心語

我們遇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不然就會釀成不好的後果。

貪婪的父子

一股細細的山泉,沿著窄窄的石縫,“叮咚、叮咚”往下流淌,也不知過了多少年,竟然在岩石上衝刷出一個雞蛋大小的淺坑。更奇異的是,山泉不知從哪兒衝來黃澄澄的金砂,填滿了小坑,天天不增多也不減少。

有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漢來喝山泉水,偶然發現了清冽泉水中閃光的金砂。驚喜之下,他小心翼翼地捧走了金砂。

從此,老漢不再受苦受累,不再爬山越嶺砍柴。過個十天半月的,他就來取一次金砂,不用說,日子很快富裕起來。人們都感到蹊蹺,不知老漢交上了啥財運?老漢對這天大的秘密守口如瓶,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小。

老漢的兒子跟蹤窺視,發現了爹的秘密,認真看了看窄窄的石縫,細細的山泉,還有淺淺的小坑,他埋怨爹不該將這事瞞著,不然早發大財了……

兒子向爹建議,拓寬石縫,擴大山泉,不是能衝來更多的金砂嗎?爹想了想,自己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一點?

說幹就幹,父子倆叮當叮當,把窄窄的石縫鑿寬了,山泉比原來大了幾倍,又鑿大鑿深了坑。父子兩個累得大汗淋漓,想到今後可以獲得很多很多的金砂,高興得一口氣喝光了一瓶老白幹兒,醉成了一團泥……

父子倆天天跑來看,卻天天失望而歸,金砂不但沒增多,反而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父子倆百思不得其解:金砂哪裏去了呢?

水流大了,金砂還會沉澱下來嗎?

感悟心語

在選擇做一件事前一定認真考慮將會失去什麼?

朋友相處

黛博拉坐在客廳裏、緊握著拳頭氣憤地說:“我永遠也改不了,我一錯再錯!”

黛博拉所指的是她一次又一次地聽從她的朋友嘉莉勸她做這做那。這一回,她聽了嘉莉的意見,把她的廚房糊上一層最新式的紅白條牆紙。“我們一塊去商店選中了這種牆紙,因為嘉莉喜歡這一種,說這牆紙能使整個房間活躍起來。我聽了她的話。而現在,是我在這個蠟燭。條式的牢房裏做飯。我討厭它!我怎麼也不習慣。”她感到,這一折騰既花費了錢,又一時無法改變。

黛博拉意識到自己不僅是對選牆紙一事憤怒,而且氣憤自己又受了嘉莉意誌的擺布。

同樣也是嘉莉,說黛博拉的兒子太胖了,勸她叫兒子節食。她還說她的房子太小,使她為此又花了一筆錢。

黛博拉問題的關鍵在於學會尊重自己的意見。過去她的意見總要事先受嘉莉的審查或者某個類似嘉莉的人物的審查。後來她有了進步,盡管嘉莉說那雙鞋的跟“太高,價也太貴”,她還是買了那雙高跟鞋。黛博拉回憶說:“我差點又讓她說服了。但我還是買了,因為我喜歡,您可以想像當時嘉莉的臉色多難看!”最有趣的是,最後嘉莉自己也買了一雙同樣的鞋,因為鞋樣很時髦。

黛博拉現在所做的調整隻是與另一個女人的關係的界限。她仍然把嘉莉當作好朋友。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類似的朋友,在特殊情況下,有的人願意受朋友的控製,是因為他缺乏主見,產生了對朋友的依賴,而過分的依賴會讓朋友產生反感。

蘇珊是位年輕婦女,她願意讓一位朋友擺布她的生活。與黛博拉不同的是,蘇珊卻是主動要求受控製。當她的垃圾處理裝置出毛病後,她給好朋友瑪莎打電話,問她怎麼辦。訂閱的雜誌期滿後,她也去問瑪莎是否再繼續訂。有時她不知晚飯該吃什麼時,也給瑪莎掛電話問她的意見。瑪莎一直像個稱職的母親一樣;直到有一天出了亂子。那天,瑪莎的一個兒子摔了一跤,衣袖給劃了個口子,需要縫針。蘇珊又打電話問問題了,由於非常疲倦,瑪莎嚴厲地說道:“天哪!看在上帝的分上,蘇珊,您就不能自己想想辦法?就這一次!”說完就掛了電話。

蘇珊對瑪莎的拒絕使她感到迷惑不解,她說:“我還以為瑪莎是我的朋友呢。”

感悟心語

過分的依賴會損害你和朋友的關係,而且是雙方的,朋友並非父母,他們沒有指導和保護你的義務,他們能給你支持,但不可能包辦代替,你必須清楚,他隻不過是朋友而已。你自己不能做決定,缺乏主見,就會使你受到朋友正確或錯誤的意見的影響。為此,你應該立刻決定,擺脫對朋友的依賴。

教徒

從前,有兩位很虔誠、很要好的教徒,決定一起到遙遠的聖山朝聖,兩人背上行囊,風塵仆仆地上路,誓言不達聖山朝拜,絕不返家。

兩位教徒走啊走,走了兩個多星期之後,遇見一位白發年長的聖者。這聖者看到這兩位如此虔誠的教徒千裏迢迢要前往聖山朝聖,就十分感動地告訴他們:“從這裏距離聖山還有十天的腳程,但是很遺憾,我在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們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給你們一個禮物!什麼禮物呢?就是你們當中一個人先許願,他的願望一定會馬上實現;而第二個人,就可以得到那願望的兩倍!”

此時,其中一教徒心裏一想:“這太棒了,我已經知道我想要許什麼願,但我不要先講,因為如果我先許願,我就吃虧了,他就可以有雙倍的禮物!不行!”而另外一教徒也自忖:“我怎麼可以先講,讓我的朋友獲得加倍的禮物呢?”於是,兩位教徒就開始客氣起來,“你先講!”“你比較年長,你先許願吧!”“不,應該你先許願!”兩位教徒彼此推來推去,“客套地”推辭一番後,兩人就開始不耐煩起來,氣氛也變了:“你幹嘛!你先講啊!”“為什麼我先講?我才不要呢!”

兩人推到最後。其中一人生氣了,大聲說道:“喂,你真是個不識相、不知好歹的人啊,你再不許願的話,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斷、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聽,沒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變臉,竟然來恐嚇自己!於是想,你這麼無情無意,我也不必對你太有情有義!我沒辦法得到的東西,你也休想得到!於是,這一教徒幹脆把心一橫,狠心地說道:“好,我先許願!我希望……我的一隻眼睛……一隻瞎掉!”

很快地,這位教徒的一個眼睛馬上瞎掉,而與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兩個眼睛都瞎掉了!

感悟心語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一個自私的敵人,如果我們摒棄這個敵人我們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