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心語
“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想問題、辦事情,應該牢牢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麵,不能主次不分,因小失大。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堅持矛盾的客觀性,就是要弄清當時當地客觀存在的矛盾是什麼,從而采取正確的解決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格林尼亞成才
在化學中有一種試劑叫“格氏試劑”,這種試劑是世界上最多能的試劑之一。它的發明者就是克多·格林尼亞。他於1921年獲得了諾貝爾獎金。
格林尼亞在青少年時代曾經是個遊手好閑荒廢學業的“二流子”,家庭的優裕和父母的溺愛使得他放蕩不羈,整天吃喝玩樂。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猛醒:在他21歲那年的一次舞會上,一位美麗的姑娘引起格林尼亞的注意,他走上前去邀請姑娘,卻被姑娘冷冷地拒絕了。格林尼亞以為自己冒昧,連忙表示歉意,姑娘卻冷冷地說:“請站遠一點兒吧,我最討厭像你這樣的花花公子擋住視線。”這話恰似當頭一棒,如利劍般深深地刺痛了格林尼亞的心。
回家後,他一頭紮在床上,在羞愧和苦痛中回顧自己的所為,下決心悔改,要做一個對人類有用的人。於是他俏然離家,給父母留下字條:“請不要探尋我的下落,容許我努力學習,我相信自己將來會創造出一些成績來的。”
從此,他埋頭苦讀,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補上了荒廢的學業,考上了法國裏昂大學。他以嚴謹的科學態度發現並糾正了著名化學家巴爾尼教授的一些疏忽和錯誤,發明了“格氏試劑,美好夙願終於實現了。裏昂大學破格授予他博土學位,他成為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
感悟心語
人和任何事物一樣,都是發展變化的。在發展過程中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格林尼亞變化的內因在於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後來埋頭苦讀鑽研,如果沒有這個內因,他斷然不能發憤自強。如果沒有姑娘的嚴厲批評和強烈刺激這個外因的作用,或許他還是那樣一如既往地生活。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使他幡然醒悟,終於成為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
溫順的兔子與巨大的災害
兔子美麗、溫順、可愛,是善良、機警、潔淨、活潑的象征,是上乘的觀賞動物。除此之外,兔毛、兔皮、兔肉味美可食。為此,澳大利亞於1939年在維多利亞的季朗地區放養了一些野。
這是件好事,但沒料想,由於天敵很少,兔群每年向北、向西擴大100公裏,到1950年,就蔓延到整個澳洲大陸,據估計,約有7.5億隻野兔,等於這裏人口的75倍,10隻野兔就可以吃掉一隻綿羊的飼料。兔子泛濫成災,糟蹋了綿羊的牧場,使譽滿全球的海浪綿羊成倍減少。為了和這些“可愛的兔子”進行鬥爭,政府競動用了空軍,使用毒劑,撥出巨款修築柵欄,保護農田和牧場,結果無濟於事。最後不得不請來細菌學專家,對兔科展開“細菌戰”。經過一番周折,終於實驗成功,使涎瘤炎這種惡性傳染病在兔群中流行,99.8%的野兔染病身亡。這才控製住了兔災。
感悟心語
這個事例生動地說明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道理,啟示我們做任何事情時都應把握住量與質的關係,促成好事,減少壞事。
財富和成功與愛
三個白須飄然的老人坐在婦人家院前歇腳,三人中,一個是“財富”,一個是“成功”,一個是“愛”。婦人邀請他們進屋,三個老者笑嗬嗬地謝了她,身子卻沒動。
婦人惑然。三個老人說:“我們不能同時進屋呀!不過,你可以去和你的家人商量,看你們最需要我們中的哪一個。”
婦人便進屋把老人的話說了。丈夫驚喜道:“既然如此,我們就邀請財富老人吧,請他進來,讓我們的屋裏裝滿財富!”
婦人不同意:“親愛的,我們為什麼不邀請成功老人呢?做一切事情都能成功,那感覺會有多好!”
這時候,兒媳插嘴進來,說:“我們還是邀請愛吧,讓我們的家時時處處都充滿愛。”
“那我們就聽兒媳的吧!”一對夫婦朝兒媳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