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得出的最後結論是——熱情。
感悟心語
在行為科學理論裏,職能被分為5類,最容易後天訓練的職能是專業知識與技術,而其中最難訓練的就是熱情。
三色小金魚
有一家人住在森林裏,這裏環境優美,綠樹環繞,海水蔚藍。這家人包括一對夫婦和他們活潑可愛的小男孩。
有一天,媽媽對這個小男孩說:“我的孩子,現在你已經漸漸長大了,該幫你爸爸做點事了。今天正好家裏已經沒有吃的了,你就到海邊去捕些魚來吧!”
小孩拿起魚網,就往海邊走去。他撒下網,用力往上一拉,發現裏麵有一條小小的金、紅、藍三色的小金魚。小金魚悲傷地望著他,用人的聲音哀求說:“好孩子,你放我回大海吧!你放了我,我就送你一把神剪刀,用這把剪刀剪個什麼,它都會變成真的。”
善良的小男孩很可憐這條小魚,就把它放回了大海。
他剛剛把魚兒送回大海,不知怎麼搞的,手裏忽然就有了一把剪刀。他又往四周一看,隻見一片黃了的樹葉從樹上掉了下來。他撿起這片樹葉,用它剪成一座宮殿。他眼看手裏的宮殿越變越大,最後變成了一座龐大的金碧輝煌的宮殿。可是,小孩發現,它周圍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他又撿了一些樹葉,有黃色的、綠色的、紅色的、棕色的,用它們剪成各種花草樹木,於是,宮殿周圍就成了一個茂盛的大花園。
小孩跑回家,用紙給爸爸媽媽和他自己剪了一些衣服。他們都穿上了綢緞和絲絨的服裝,搬進了豪華的宮殿,日子過得比任何人都富裕。
過了一些時候,小孩有些發愁了:家裏人已經不讓他走出花園,不讓他再跟以前的窮夥伴們交朋友,現在再也沒有人同他玩了。媽媽還常常教他要愛惜這麼好的衣服,不許他玩沙子,生怕他把衣服弄髒了,不許他幹這個,不許他幹那個!
而森林田野也離他越來越遠,因為爸爸媽媽怕它失去剪刀。
這樣的生活使小孩感到非常寂寞。每當他聽到遠處孩子們的歡笑聲時,就非常想跟他們一起玩。他想再到森林裏去拾柴禾,幫爸爸到地裏去幹活。
終於,一天夜裏趁爸爸媽媽睡著,他跑出來,到了海邊。
“我的金、紅、藍三色的小金魚呀,你在哪裏?我跑來告訴你,我不需要這座宮殿。小金魚呀,你幫幫我吧,我要過以前的生活!”
三色小金魚立即浮出水麵,對他說:“我的朋友,你就去過從前的生活吧!你現在雖然有錢,又有地位,但是你沒有把你的快樂和幸福帶給別人。這樣吧,等太陽一出來,你就把剪刀扔回大海裏,再吹三聲口哨,你就會和從前一樣幸福了。”
早晨,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金色的太陽剛剛露出一點笑臉,小孩就把剪刀扔回了大海,接著又連吹了三聲口哨。
他回家一看,金宮殿連個影子都沒有了,媽媽還像從前一樣,仍舊站在那矮小的房子門口,微笑著等她的兒子回來。
感悟心語
不經過努力,空手而得的財富不會讓人快樂,隻有經過挫折和奮鬥的人,才能領略人生的真正內涵。另外,放棄也是一種智慧,擁有財富限製了自由,隻有大膽放掉,一切才會如常。人生處處是考場,我們時時都應該交出滿意的答卷,即使無人喝彩。
真正的良藥
過去,在緬甸的一座大城市裏住著一個富翁。他的脾氣很壞,有一次他生了病,卻不願求醫看病。
後來,他的朋友請來一個大夫給他看病。
“我不願買他的藥,他說話聲音大不說,還總是自以為是。”富翁答到。
他們又請了另外一個大夫給他看病。這個大夫說話溫文爾雅,可是富翁卻說:“不,我不要他看,他太寒酸了。”
於是他們又請求第三個大夫為他治病。他衣冠楚楚,談吐文雅。
“把酬金拿去,”富翁不滿地說,“我不打算聽你的忠告。你看病太馬虎啦。”
由於他拒絕看病、吃藥、見大夫,於是他的病情開始惡化,簡直命在旦夕。
一天,一個從曼德勒來的大夫到這座大城市度假。富翁的好友得知,便前來拜訪他。
“請您救救我們的朋友,行嗎?”他們懇切地說,“他的病很重,他的脾氣很暴躁,又諱疾忌醫。不過,也許由於您舉止文雅,態度和藹可親,他會聽從您的勸告的。”
年輕的大夫穿著最好的衣服,來看富翁。
“親愛的大伯,”他彬彬有禮地說,“您今天感覺好些了嗎?我相信您很快會痊愈的。”
大夫吩咐仆人拿些冰塊,將它敷在病人的額頭上,富翁頓時感到舒服多了。
“您是否願意讓我開點藥給你吃?”富翁默默點點頭。
年青的大大在藥中摻了點蜜水。富翁報以微笑,慢慢地吞服下去了。
“嗬,很甜。”他喝完藥深深地吐了一口氣,不一會兒,便安靜地進入夢鄉了。
富翁醒來後,感覺好多了,燒也退了。
其他的大夫問年輕的大夫,他是怎樣給這怪老頭治好病的。
年輕的大夫笑著說:“溫言軟語才是治病的良藥啊!”
感悟心語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醫治心靈往往比醫治肉體產生的效果好。
好話讓人聽了舒服,心情也自然會好。人心本來是可以相通的,隻要有一道橋梁——理解。善於理解人的人,必然是一個有人格魅力的人,一個尊重別人的人。這樣的人才會贏得別人的認同,也會贏得他人的尊重。那些整天大喊大叫著渴望別人理解的人,你們是否想過自己何時又曾去真正理解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