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當她“不成人形”地跑向終點時,她的家人、電視記者和一群好奇的人,全都在另一頭替她加油和歡呼。
在魯西婭的一生中,她隻想到會和丈夫白頭偕老,但丈夫舍她先走了,她感覺她人生的終點已經到達了,她不想再跑,因為她的伴侶失去了。但是,和大夥一起開始了人生馬拉鬆,她又開始跑上了她剩下的路程,也開始體會和接受:那雖是她丈夫的終點卻不是她的終點。而她,一定要跑到自己生命的終點,不論那段路程是多麼的孤單、多麼的黑暗、多麼的危險。魯西婭雖然是“最後一名”,卻是“人生馬拉鬆”上的“第一名”。
魯西婭在接受訪問時說:“我經過相當多的所謂‘失敗’,不過我稱它們為‘繞道而行’。雖然當時我非常沮喪,但是我總不放棄在‘此路不通,繞道而行’的途徑上另找出路,我絕不相信那些‘失敗’——‘繞道而行’的標誌,就是我事業的‘終點’。”
感悟心語
在人生的跑道上,我們隻有畫好自己的“起點”,一直奮勇當先向前,就會慢慢地達到輝煌的終點。
內心的召喚
法國現代小說家安德森原來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但他一心想當文學家。在他36歲時,竟然下決心拋棄產業,專門從事文學創作,這在世人的眼裏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安德森後來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他本人也被譽為“法國現代文學之父”。在他的回憶錄中,他對於自己當初做出這一行為的過程描寫道:“我辦公室有一扇門直通大街,走到門口有多少步?……要是我走出門口,沿鐵路走去,消失在遙遠的天邊,會如何呢?我到哪裏去呢?”
考驗我的時刻到了,在我出走時,我的秘書正看著我,我也看著她,想著我的存在意味著什麼?同時又否定著什麼呢?我敢對她講出自己的想法嗎?顯然我不能說實話,我從座位上站起來,對自己說:“此時不走更待何時……”我轉著腦筋,想找到一種說辭:“我親愛的女士,說來很蠢,不過我已下了決心,再也不想操心這些購買和銷售的事了。別人做,可以,但對我來說,這意味著毒藥。工廠就在這兒,你要就歸你。我斷定,這廠子沒多大意思。也許能賺錢,也許會賠錢,這些事與我無關,現在我是要走了……永遠不再回來。”
我和女秘書仍然互相看著,也許我臉色發白,她的臉色也白起來,她問:“你病了?”這句話啟發了我,我正需要一個理由,其實不是我要,而是別人要。這時我生出個狡猾的念頭——裝作“精神病!”,也許我當時就是有點不正常,法國人見人做了出格的事,就愛說:“精神病”……我離開現在的崗位,拔去剛剛紮下的一點根基,但是我覺得這片土壤已養不活我這棵想生長起來的大樹。我得把自己請出這道門,但我真的邁出此門,別人還會想辦法把我拉回來。為了免除麻煩,於是我永遠也弄不清白己當時是否真的患了精神病。我走近女秘書,直瞪著她的眼睛,笑著說:“我一直在長河裏踏水,腳濕了。”我又笑了起來。輕輕走到門口。此時我心想是他們逼我犯‘精神病’,想到這兒,我高興地回過頭說了最後一句糊塗話:‘我這雙腳又冷又濕,在水裏太久了,現在我要上早地去走走,……’我沿著一條鐵路線走去,走過一座橋,出了鎮,走出我生活裏的那種日子。”
感悟心語
隻有你的內心有一種成功的願望,別人對你的看法,又有什麼呢,你取得的成績是最能說明一切的。
從最基本做起
許多年前,一個妙齡少女來到紐約國際酒店當服務員。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說她將在這裏正式步入社會,邁出她人生的第一步。因此她很激動,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幹!但她沒想到上司竟安排她洗廁所。
洗廁所實話實說沒人愛幹,何況她從未幹過粗重的活兒,細皮嫩肉,喜愛潔淨,幹得了嗎?洗廁所時在視覺上、嗅覺上以及體力上都會使她難以承受,心理暗示的作用更是使她忍受不了。當她用自己白皙細嫩的手拿著抹布伸向馬桶時,胃裏立馬“造反”,翻江倒海,惡心得幾乎吐不出來,太難受了。而上司對她的工作質量要求特高,高得駭人:必須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
她當然明白“光潔如新”的含義是什麼,她當然更知道自己不適應洗廁所這一工作,真的難以實現“光潔如新”這一高標準的質量要求。因此,她陷入困惑、苦惱之中,也哭過鼻子。這時,她麵臨著這人生第一步怎樣走下去的抉擇:是繼續幹下去,還是另謀職業?繼續幹下去——太難了!另謀職業——知難而退?人生之路豈有退堂鼓可打?她不甘心就這樣敗下陣來,因為她想起了自己初來時曾下過的決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馬虎不得!
正在此關鍵時刻,同單位一位前輩及時地出現在她麵前,他幫她擺脫了困惑、苦惱,幫她邁好這人生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幫她認清了人生路應該如何走。但他並沒有用空洞理論去說教,隻是親自做個樣子給她看了一遍。
首先,他一遍遍地抹洗著馬桶,直到抹洗得光潔如新。然後,他從馬桶裏盛了一杯水,一飲而盡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強。實際行動勝過千言萬語,他不用一言一語就告訴了一個極為樸素、極為簡單的真理:
光潔如新,要點在於“新”,新則不髒,因為不會有人認為新馬桶髒,因此新馬桶中的水是不髒的,是可以喝的;反過來講,隻有馬桶中的水達到可以喝的潔淨程度,才算是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了,而這一點已被證明可以辦得到。
同時,他送給她一個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給她一個關注的、鼓勵的目光。這已經夠用了,因為她早已激動得幾乎不能自持,從身體到靈魂都在震顫。她目瞪口呆,熱淚盈眶,恍然大悟,如夢初醒!她痛下決心:“就算一生洗廁所,也要做一名最出色的洗廁所人!”
從此,她成為一個全新的、振奮的人。她的工作質量也達到了那位前輩的高水平,當然她也多次喝過廁所水,為了檢驗自己的自信心,為了證實自己的工作質量,也為了強化自己敬業心。從此,她很漂亮地邁好了人生第一步。她踏上了成功之路,開始了她的不斷走向成功的人生曆程。
幾十年光陰一晃而過,後來她成為美國政府的主要官員。她的名字叫勞倫斯·米蘭。
感悟心語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勞倫斯·米蘭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也是她成功的奧秘所在。這一點使她擁有了成功的人生,使她成為幸運的成功者。
一把剃刀
600多年前,教皇把一個名叫威廉的神學領域的異端分子關進監獄,目的是不讓他的思想得到傳播。上帝保佑,威廉居然逃跑了,並投靠了教皇的死敵——德國的路易皇帝。他對路易說:“你用劍來保衛我,我用筆來保衛你。”
威廉寫下的大量著作都影響不大,但他的一句不見於他著作中的格言卻享有盛名。這句格言隻有8個字:“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其含義是:隻承認一個個確實存在的東西,凡幹擾這一具體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和廢話,應當依據這一格言一律取消。這一似乎偏激獨斷的思維方式,被稱為“奧卡姆剃刀”
600多年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磨礪著這把“剃刀”,使之日見鋒利,終於成為科學思維的出發點之一。凡使用過這把“剃刀”的科學家無不成果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