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心語
我們常常因為自己的慵懶而埋怨周圍的競爭太過激烈,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夠而強調自己的壓力太大。事實上沒有了壓力,我們也會像那隻小白鼠一樣,從我們實際上能夠平穩度過的高處摔下來而犧牲。
逆境中的抉擇
在我大學畢業工作第五個年頭的初冬,得悉父親病逝的噩耗,我迅即趕回老家,哪想母親也因多年勞疾而一病不起。料理完父親後事,陪母親小住三天,在趕回省城的前一天,我去鎮中學看望了我讀初中時的班主任老師。望著老師慈祥的麵容,回想父親的離去,母親的病痛,加之城裏的妻子又下崗,兩歲的兒子先天癡呆,我不禁淚眼婆娑,將一腔苦水傾訴給老師。我對生活的怨懟、厭倦、茫然,乃至痛不欲生,隻見溫老師睜大眼睛,緊緊拉住我的手,嘴唇微微發顫地訥訥道:“不哭,孩子,不哭,跟我做飯去,做飯去……”
同10多年前一樣,他仍是獨自起灶,飯食也還是十分簡樸。他先在一隻鍋裏加上水,放入五個用鹽醃泡過的生鴨蛋,再把它置放煤爐上,煤火很旺,鍋中水很快滾開了。10分鍾後,他取出煮熟的鴨蛋,又把洗好的紅薯放人燒沸的開水,半小時後,紅薯也煮熟了。溫老師將它們一一撈出,洗淨鍋又重添清水,在火上燒開,然後勻勻地攪進玉米粉,熬煮成一鍋黃澄澄的玉米糊糊。
很快,溫老師和我將熱騰騰的飯菜擺好一桌,其中除三碟家鄉小菜外,刺激我食欲的仍要屬剛煮熟的鴨蛋、紅薯和粘乎乎的玉米糊糊了。
“你知道我為什麼要用這幾樣食物招待你嗎?”溫老師摘下掛滿水汽的近視鏡,眯眼溫和地對我說。
“城裏罕見,讓我嚐鮮吧?”
溫老師搖頭笑笑遞我一個鴨蛋,要我剝開觀察顏色,又拿起一塊紅薯叫我嚐嚐,隨後又指指那碗玉米糊糊問我香不香。
按照老師的要求,我把圓溜挺實的鴨蛋剝好托在掌心,嚐了嚐綿軟甘甜的紅薯,又聞聞香噴噴的玉米糊糊,不住點頭,誇讚故鄉的食物實在可口怡人……
“難道就隻這麼?”見我茫然,他滿含溫情地說:“你該用心去看、去嚐、去聞,才會品出些什麼,不是麼,對於三種食物來說,滾燙的開水是他們共同的逆境,麵對逆境,它們的表現卻大不大相同啊——本來硬實的紅薯進入開水後逐漸變弱變軟,失去了自身的本性;一向被一層薄薄外殼包裹而身軀呈液態的鴨蛋,可一經開水的洗禮,整個內髒竟變得堅韌硬實;更令人驚歎的是玉米粉攪入開水後,透明無色的水反倒被它們改變了……
陡然,老師的話引起我內心強烈的震憾!
自此,我時常咀嚼品味恩師的教誨,從而不斷激活我生命的活力。
感悟心語
當我麵對逆境時該如何抉擇?與其軟弱屈服,不如頑強抗爭,奮力改變它,做駕馭生活的強者!
感激對手
日本的北海道出產一種味道珍奇的鰻魚,海邊漁村的許多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為生。鰻魚的生命非常脆弱,隻要離開深海區,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
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返回岸邊後,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而其他幾家捕撈鰻魚的漁戶,無論如何處置捕撈到的鰻魚,回港後全是死的。由於鮮活的鰻魚價格要比死亡的鰻魚幾乎貴出一倍以上,所以沒兒年工夫,老漁民一家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周聞的漁民做著同樣的營生,卻一直隻能維持簡單的溫飽。
老漁民在臨終之時,把秘訣傳授給了兒子。原來,老漁民使鰻魚不死的秘訣,就是在整倉的鰻魚中,放進幾條叫狗魚的雜魚。鰻魚與狗魚非但不是同類,還是出名的“對頭”。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成倉的對手,便驚慌地在鰻魚堆裏四處亂竄,這樣一來,反倒把滿滿一船倉死氣沉沉的鰻魚全給激活了。
感悟心語
一種動物如果沒有對手,就會變得死氣沉沉。同樣的,一個人如果沒有對手,那他就會甘於平庸,養成惰性,最終導致庸碌無為。一個群體如果沒有對手,就會因為相互的依賴和潛移默化而喪失活力,喪失生機。一個行業如果沒有了對手。就會喪失進取的意誌,就會因為安於現狀而逐步走向衰亡。有了對手,才會有危機感,才會有競爭力。有了對手,你便不得不奮發圖強,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銳意進取,否則,就隻有等著被吞並,被替代,被淘汰。
許多的人都把對手視為心腹大患,是異己,是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馬上除之而後快。其實隻要反過來仔細一想,便會發現擁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反倒是一種福分,一種造化。因為一個強勁的對手,會讓你時刻有種危機四伏的感覺,會激發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鬥誌。
感激你的對手吧,千萬別把他當成“敵人”,而應該把他當作是你的一劑強心針,一副推動器,一個加力檔,一條警策鞭。
感激你的對手吧,因為他的存在,你才永遠是一條鮮活的“鰻魚”。
腦筋急轉彎
多年前,有一家酒店的電梯不夠用,打算增加一部。於是酒店請來建築師和工程師研究如何增設新的電梯。專家們一致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每層打個大洞,直接安裝新電梯。方案定下來之後,兩位專家坐在酒店前廳商談工程計劃。他們的談話恰巧被一位正在掃地的清潔工聽到了。
清潔工對他們說:“每層樓都打個大洞,肯定會到處塵土飛揚,弄得亂七八糟。”
工程師瞥清潔工一眼,說:“那是難免的。”
清潔工又說:“我看,動工時最好把酒店關閉些日子。”
工程師說:“那可不行,關門一段時間,別人還以為酒店倒閉了呢。再說,那也影響收益呀。”
“我要是你們,”清潔工不經意地說:“我就會把電梯裝在樓的外麵。”
工程師和建築師聽了這活,相視片刻,不約而同地為清潔工的這一想法叫絕。
於是,便有了近代建築史上的偉大變革—一把電梯裝在樓外。
感悟心語
不一樣的思路決定不一樣的人生,其實,創新的思路就在你用心去思考你周圍的人和事中。
為了偷懶
美國有個叫傑福斯的牧童,他的工作是每天把羊群趕到牧場,並監視羊群不越過牧場的鐵絲到相鄰的菜園裏吃菜就行了。
有一天,小傑福斯在牧場上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他被一陣怒罵聲驚醒。隻見老板怒日圓睜,大聲吼道:“你這個沒用的東西,菜園被羊群攪得一塌糊塗,你還在這裏睡大覺!”
小傑福斯嚇得麵如土色,不敢回話。
這件事發生後,機靈的小傑福斯就想,怎麼才能使羊群不再越過鐵絲柵欄呢?他發現,那片有玫瑰花的地方,並沒有更牢固的柵欄,但羊群從不過去,因為群羊怕攻瑰花的刺。“有了,”小傑福斯高興地跳了起來,“如果在鐵絲上加上一些刺,就可以擋住羊群了。”
於是,他先將鐵絲剪成了5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後把它結在鐵絲上當刺。結好之後,他再放羊的時候,發現羊群起初也試圖越過鐵絲網去菜園,但每次都被刺疼後。驚恐地縮了回來。被多次刺疼之後,羊群再也不敢越過柵欄了。
小傑福斯成功了。
半年後,他申請了這項專利,並獲批準。後來,這種帶刺的鐵絲網便風行全世界。
感悟心語
也許小傑福斯的創意最初隻是為了彌補過失或偷懶——不用老盯著羊群,也能看好羊群。這也說明創新的動機越直接、越簡單,創新就越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