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植物(1 / 3)

方形植物

假如問你:西瓜是什麼形狀?竹子是什麼形狀?蟒蛇是什麼形狀?你一定會正確地給予回答的。因為你吃過西瓜,用過竹子,在動物園裏你也見過蟒蛇,你對它們的圓形身軀是太熟悉了。

數學家告訴我們,圓形物體耗材最省而容積最大,所以酒瓶、油瓶等容器總是圓形的。在自然界,生物多數也采用這種最佳設計方案。

可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少數生物就生成一副方形模樣。

1990年底的一則報道說,地處大瑤山的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有7位農民就捕獲了一條身軀呈方形的大蟒,大蟒身長4米多,重達40千克。

方竹已為許多人所知曉,尤其是在貴州的桐樟縣。我國共有6個方竹品種,桐樟境內就有5個。

方竹之外,還有方柿。方柿又稱四棱柿,食之甜美可口。

1985年,在浙江山區新發現了一種奇特的方樹,共120多株。樹的主幹株株成方形,棱角分明,樹皮呈黃綠色。專家們從不知道這種樹,現正在探究它的來龍去脈。在美洲巴拿馬地區也曾發現過這種奇樹,這種樹不僅樹身是正方形的,連年輪也是正方形的。人們也在努力地研究它。

除了自然變異而由圓變方的生物品種,人們正按照自己的意願和需要讓圓滑的生物變得棱角分明起來。例如,1984年香港曾培育出一種體形四方的瘦肉豬種,謂之“四方豬”。

10多年前,日本培育出了方形西瓜。美國培養育出了方形西紅柿,轟動一時。然而我國早在明代就有方形葫蘆在市場上出售了。有些葫蘆上“又有突起成字為一首詩者”,為什麼會有方形西瓜和方形葫蘆呢?這是人工加工的結果。原來,在西瓜或葫蘆初生時,就用木板圍成四方,強行使它們長成方形,若在木板上事先雕刻詩句,那麼,葫蘆和西瓜上麵就會“長出”詩句。

育種家為什麼要花力氣去培育方形品種呢?原因是:方形樹木可減少建築用材的損耗。方形蕃茄可方便機械采摘,能提高采摘的速度和質量。方形西瓜是在方框中結瓜的,這就不愁蟲害的侵襲。方形瓜麵積較小而且不會滾動,這就便於運輸。加之方形瓜小巧玲瓏,紋理美觀,於是成了受歡迎的禮品。金鬆之嬌

金鬆是常綠喬木,高達30~40米,胸徑3米。它是現代於古植物之一,它的樹形端正,儀態萬方,是世界五大庭院樹木之一。

金鬆又名日本金鬆、傘鬆,屬杉科。葉分兩種類型:一種是由兩片針葉愈合成狹長線形葉,扁平而厚,深綠有光澤。另一種是黃褐色鱗狀小葉片。4月上旬開花,雌雄同珠,球果卵狀長橢圓形,10月成熟,種子有狹翅。

在我國杭州、上海、青島、南京、廬山、武漢等地均栽植有金鬆。能夠自衛的樹

人和動物在遭到威脅時,都會進行自衛,那麼植物可不可以自衛呢?

美國東北部生長著大片橡樹林。1981年,一種叫舞毒蛾的森林害蟲大肆蔓延,把400萬公頃橡樹葉子啃食得一點不剩,橡樹林受到了嚴重危害。可是,1982年,當地的舞毒蛾卻突然銷聲匿跡,而橡樹葉子卻鬱鬱蔥蔥,生機盎然。這使森林科學家們感到非常奇怪,因為舞毒蛾是一種極難撲滅的森林害蟲,大麵積蟲害更難防治。而且,自從舞毒蛾為害以來,當地既沒有派人捉蟲,也沒有施用殺蟲藥劑,舞毒蛾怎麼會自行消失呢?通過分析橡樹葉子化學成分的變化,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在遭受舞毒蛾咬食之前,橡樹葉子中含有單寧酸很少,而在咬食之後,葉子中單寧酸大量增加。單寧酸跟害蟲胃裏的蛋白質結合,使得葉子很難被害蟲消化。吃了含大量單寧酸的橡樹葉子,害蟲渾身不舒服,變得食欲減退,行動呆滯,不是病死,就是被鳥類吃掉。依靠單寧酸這樣奇妙的自衛武器,植物居然戰勝了動物!

此外,在阿拉斯加,也發生過這樣有趣的事。1970年,阿拉斯加原始森林中的野兔繁殖發展非常迅速。它們啃食植物嫩芽,破壞樹木根係,嚴重威脅森林的存在。

眼看大量森林就要遭到毀滅,這時,野兔卻突然集體生起病來,有的拉肚子,有的病死,幾個月之內,野兔數量迅速減少,最後在森林中消失了。野兔怎麼會突然消失呢?科學家發現,森林中所有被野兔咬過的樹木,在它們新長出的芽、葉中,都產生一種叫萜烯的化學物質。就是這種物質使得野兔生病、死亡,最終遠離這片森林。

以上事實引起植物學家們的極大興趣。森林戰勝舞毒蛾和野兔,能不能算是植物的自衛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英國植物學家厄金·豪克伊亞對白樺樹林進行了大量觀察研究。他發現,白樺樹在被昆蟲咬傷後,樹葉中含有的酚會增加,這樣,葉子對昆蟲的營養價值就降低了。通常,酚類在葉子遭到昆蟲咬食後的幾小時到幾天內就生成,這能抑製昆蟲的進攻。這種酚的形成是暫時的,一旦害蟲的威脅解除,葉子中的酚也會減少。如果白樺樹經常受到昆蟲侵襲,樹葉中會產生一種長期抵抗昆蟲的化學物質。別的有關科學家,也在楓樹、柳樹等其他植物葉子中,發現了樹內酚醛、樹脂等抵抗害蟲的化學物質。根據這些研究,一部分植物學家提出,植物是有自衛能力的,它們在遭到昆蟲或其他動物侵害時,能象動物一樣,迅速做出自衛反應。通過體內的化學變化,產生出抵抗害蟲的物質。

更奇怪的是,美國華盛頓大學戴維·羅茲還發現,當柳樹受到毛蟲咬食時,不但受到咬食的柳樹會產生抵抗物質,而且3米以外沒有受到咬食的相鄰的柳樹也會產生抵抗物質。也就是說,植物還能“互通情報”,進行集體自衛!美國達特默思學院的伊恩·鮑得溫也發現,糖槭樹受到昆蟲襲擊時,不但受到襲擊的樹產生抵抗物質,而且還產生揮發性化學物質,通過空氣向四處散發,像“防蟲警報”一樣,使周圍的糖槭樹也產生抵抗物質,做好自衛準備。羅茲和鮑得溫報道了這樣奇妙的植物“集體自衛”現象,他們也認為,這是植物特殊的自衛現象,植物能夠進行自衛,能夠為自衛而進行化學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