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的樹
一些到摩洛哥西部遊覽的觀光客,常為自己能夠看到一種奇樹而感到滿足。
奇樹的名字叫“彭笛卡撒尼特”,當地話的意思是“奶樹”。奶樹高僅3米多,全身紅褐色,葉片呈厚皮革樣,開的花十分潔白,開罷花便在枝頭結一個奶苞。奶苞呈橢圓形,前端開口,成熟後便充滿奶汁,稍一碰觸,便從開口處流出黃褐色的奶液來。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奶樹並不用種子繁殖。當成年的奶樹長到一定時候,樹根上便會長出棒狀的小奶樹來。
小奶樹慢慢長大,已經到了要獨立生活的時候。這時,老奶樹便拚命分泌奶汁,使奶苞慢慢脹大,將乳汁一滴滴滴在地上,養肥了土壤。與此同時,長出小奶樹的部位,其上方的老奶樹的葉子忽然全部枯萎,露出頭頂一方天空來。小奶樹幼嫩的黃葉見光以後,馬上變成綠色,獨立地進行光合作用。
生在摩洛哥的這種奶樹,專為後代分泌奶汁,而長於南美巴西亞馬遜河流域的“牛奶樹”,分泌的奶汁竟可以供人飲用。
牛奶樹的樹皮一旦被刀子割開,便會流出營養成分、味道都與牛奶相近的“牛奶”。每棵“牛奶樹”每次產“奶”達3升。“自焚”樹
生物界真是千奇百怪。動物能“自殺”,植物也能“自殺”。
毛裏求斯島上有種棕櫚樹,可以活到100歲。突然,在一天中葉片全部掉落,然後幹枯而死。人們發現這種情況,給它個外號“自殺樹”。此樹何以要“自殺”?何以要采取這種方式“自殺”?謎團至今未能解開。
在西班牙,生有一種能夠“自焚”的樹。它長到15歲以後,自身可以分泌出大量的樹脂,這種樹脂在低燃點下就能起火。於是,有時在驕陽下它們會“自焚”而成為一個巨大的火炬。
南亞熱帶森林中有些花草,由於花內含有過量的芳香油脂,它們在幹燥季節也可能自燃。這正是引發森林大火的原因之一。
按理,生物在進化過程中應該具有自我保護機製,可這些植物卻能“自殺”,真是不可思議。
1988年4月16日,上海市有棵樹葉翠綠、軀幹粗大的槐樹突然冒出耀眼的火星,繼而從樹洞中竄出熊熊火焰。消防隊趕到撲滅了火舌。可沒隔多久,火焰又從樹洞中鑽出來,且越燒越旺,消防隊員又花了半個多小時才讓它熄滅,然而槐樹依舊餘煙繚繞。數百名群眾雖目睹槐樹“噴火”卻不明究竟。
不過,有的樹居然經得起烈火的“考驗”。1990年12月5日,廣西容縣有株千年古樹,由於小孩在樹洞裏玩火而燃著。消防車、抽水機立即前去滅火,可高壓水龍頭無能為力,火苗越燒越旺,烈火接連燒了兩天三夜。奇怪的是,劫後餘生的古樹仍然生機盎然。地球是從太陽中“甩”出來的嗎
許多科學家對地球的起源問題提出了種種假說。有的科學家認為,地球是從太陽中“甩”出來的。有的科學家認為,地球是由於太陽內部爆炸而“拋”出來的。還有的科學家認為,地球是其他恒星偶然掠過太陽附近時,由於引力作用從太陽中“拉”出來的。
18世紀50年代,著名的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了一個“星雲說”來解釋太陽係的起源。他認為,一切恒星都由彌漫在太空中的特質微粒凝聚而成的,太陽也不例外。這種雲霧狀的物質微粒叫“星雲”。他設想,形成太陽係的特質微粒一開始分布在比當今太陽係大得多的空間範圍內,最初是一片混濁。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物質微粒互相吸引,引力大的微粒吸引周圍引力小的微粒,逐漸形成了團塊。比較大的團塊成了引力中心體。中心體不斷吸引四周的微粒和小團塊,使自己逐漸變大,最後凝聚成太陽。在微粒被吸向中心體的過程中,微粒與微粒之間有時候相互碰撞,結果沒有被吸附在中心體上,而是圍繞著中心體旋轉起來。這些微粒又各自形成小的引力中心,吸引周圍的微粒,最後凝聚成行星。有一些沒有落到行星上的微粒也經過同樣的過程,凝聚成為衛星,圍繞著行星轉。這樣便形成了有規律地運行的太陽係。
在康德之前,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指明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行的,但是他沒有解決地球起源的問題。康德的“星雲說”似乎比較圓滿地解釋了太陽、地球和其他行星、衛星的形成和運行規律,雖然這些假說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能完美地解釋地球起源和種種問題。因而,地球的起源究竟在哪裏,還是一個待解的謎。地球轉動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