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學校文化藝術建設指導 1.校園文化活動涵義與結構(1 / 2)

NO1.學校文化藝術建設指導 1.校園文化活動涵義與結構

校園文化的概念

學校是一個傳播文化的場所,自學校產生以來,它就與文化結下不解之緣。但是,從這一意義上所講的文化主要是作為學校教育內容的文化。

從學校管理研究的角度來看,學校本身就是一個文化載體,學校管理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學校文化的形成、維護與發展的過程。

學校文化是一個內涵較為豐富的概念,既包括隱含在學校教育教學現象背後的意識、價值、態度,是觀念形態的東西,又包括能夠體現這些觀念的現象與活動。

盡管有的所使用的“校園文化”概念幾乎是“學校文化”概念的同義語,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使用“校園文化”一語的內涵要窄得多,往往指反映學校價值的外在的現象,有時甚至變為學校校園環境的代名詞。

人們通常將“校園文化”與“建設”兩字聯起來使用,從而使校園文化又體現為“活動”的性質。其實,我們所說的校園文化在內涵上要寬泛一些,與學校文化內涵是一致的。

學校文化是指一所學校內部所形成的為其成員共同遵循並得到同化的價值觀體係、行為準則和共同的作風的總和。我國有關學者則使用了“校園文化”概念,強調學校文化的“校園”地域特性,並指出:

中小學校園文化是指以中小學校園為地理環境圈,以社會文化為背景,以學校管理者和全體師生員工組成的校園人為主體,在學校教育、學習、生活、管理過程中的活動方式和活動結果。這種方式和結果以具有校園特色的物質形式和精神形式為其外部表現並影響和製約著校園人的活動與校園人的發展。

這一界定反映了文化的普遍存在性、全麵包容性、主客體統一性、動態發展性,特別是揭示了校園文化的本質意義在於影響和製約校園人的發展。

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校園文化指的是:學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和與各種環境要素的互動過程中,創造和積澱下來並為其成員認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價值、假設、態度、期望、故事、軼事等價值觀念體係,包括製度、程序、儀式、準則、紀律、氣氛、教與學的行為方式等行為規範體係,以及學校布局、校園環境、校舍建設、設施設備、符號、標誌物等物質風貌體係。因此,校園文化是各種文化要素的相互整合的產物,是一學校區別於其他學校的重要特征。

校園文化的結構

從不同角度給校園文化定義,校園文化就有不同的構成要素。校園文化有主流文化與亞文化之分。

所謂主流文化,指的是為大多數組織成員所共同抱持的核心價值觀,在規模較大的學校組織中,與主流文化同時並存為一部分成員所擁有的文化便是亞文化。這裏所談的校園文化是針對主流文化而言的。校園文化包括許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