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保持與家長的良好關係

對家長的關係是學校外部公共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麵,對於任何學校來說,家長都是最直接、最敏感,也是最有影響的外部公眾。

家長在與學校的關係中應該扮演著這樣的角色:是學校的客戶;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合作者;是學校工作的評價者和學校聲譽的傳播者;是學校資源的提供者或中間人等。家長通過學生與學校聯係起來,對學校的發展自然非常關心,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等信息也很感興趣。

做好家長的工作,學校工作就獲得了有力的支持者和同盟軍。對家長的公共關係要取得成效,應注意許多方麵。

(1)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人才,是搞好學校和家長關係的前提和基礎。家長送孩子上學的第一願望是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好,品行端正,將來有較好的前途。

學校要關心、愛護學生,強化內部管理,盡最大努力讓學生學有所成,不斷滿足家長對培養孩子的要求。

(2)與家長加強聯係。外部對學校的評價,一般總是來源於學生家長的感受。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學生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方法,直接影響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教學效果。家長對學校、對教師的態度和評價,又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學校、對教師的態度和感情,影響學校整體的形象。

家長對學校的尊重和支持,有助於提高學校在社會公眾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有助於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應通過各種渠道與家長進行經常的、坦率的交流和溝通。

一般情況下,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成長、前途都非常關心,他們也有與學校聯絡、溝通的需要。當然,家長與學校聯係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長。

學校應從滿足家長這一需要著手,引導家長參與學校的教育活動和管理工作,主動宣傳學校的目標、計劃、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困難,讓家長了解學校,向他們宣講教育科學知識,指導他們配合學校搞好子女的教育工作,使他們由被動的客體轉變成學校工作積極主動的參與者。

學校可通過召開家長會、建立學校或班級家長委員會、舉辦家長學校、進行家訪、開展家庭教育谘詢等活動,與廣大家長加強聯係,增進相互了解,建立感情,從而實現公關目標。

(3)正確對待與家長矛盾。學校管理應嚴格按照規章製度進行,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要遵循教育方針、教育教學規律,集資學費及其他雜費應按照有關文件規定收取。

學校要從嚴格要求自身出發,處理好與家長之間的矛盾和問題,尤其要注意處理好與家長的經濟關係問題。隻要學校按要求努力工作,嚴以律己,就可以減少與家長的矛盾,即使產生一些矛盾,也容易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