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校園公眾文化管理與領導
學校公共關係是指學校組織與其目標公眾結成的社會關係,包括學校內部公眾關係和外部公眾關係。內部公眾關係包括學校與教職員工、學生的關係;外部公眾關係包括學校與家長、社區、特殊公眾、媒體、政府、國際的關係。
學校公眾關係管理指學校組織采用製度管理和人際領導方式,對其內部公眾關係和外部公眾關係的領導、管理與經營來獲得公眾對學校的了解、信任和支持。它具有日常性、穩定性、密切性和相對可控製性的特點。本文的“公眾關係”與“人際關係”意義等同,這裏的“學校”是指中小學。
校園公眾文化的概念
學校的公眾包括校長領導團體、中層幹部、教職員工和學生。學校公眾關係管理即是員工關係和學生關係管理。其中,尤以員工關係為重,其目的是通過開展管理活動和傳播、溝通活動,提高學校內部凝聚力,形成全體教職員工的士氣和對學校、工作的忠誠感。員工關係是學校公共關係工作的起點,它涉及三個關鍵詞:關係、溝通、領導。
1.關係
是指學校內部公眾關係管理的內容和對象。包括學校組織內部橫向和縱向公眾關係。縱向公眾關係指學校上下級之間的關係,也包括教職員工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橫向公眾關係指各個職能部門、科室之間的關係以及教職員工之間的關係。學校內部人際關係質量影響內部公眾的生活質量和心情,影響工作效率和質量。
2.溝通
是指有效溝通,這是管理公眾關係的手段。這種內部互動對話可以描述為兩句話:管理者的姿態——“我知道你很重要,所以我要尊重你”;教職員工、學生的姿態——“因為我很重要,所以你應該尊重我”。
3.領導
領導是指學校公眾關係管理首先在領導層麵進行,其次才是管理和經營層麵。任何組織的公共關係都是全員的,但是維護一個組織的各種關係說到底應該是高級管理人員的首要責任。
校園公眾文化的管理
學校公眾關係管理指學校管理者對教職員工、學生等內部公眾關係的人際領導、製度管理和經營,具有重要的人力資源管理價值。
其管理思路是,學校與全體教職員工、學生之間通過雙向溝通方式,在互利互惠原則下尋求並達到和諧一致原則,形成學校足以抵製外部不良影響的凝聚力。
其主要目標是形成士氣高昂且有忠誠感的教職工隊伍。在此前提下,學校內部公眾關係領導和管理的方式是:在現有製度框架下盡可能實踐人性化的管理哲學。
學校行政高級管理者如校長、書記、副校長和副書記,中級管理者如各科室、係主任,初級管理者如辦事員和幹事等。他們組成一個鮮明的管理階層和隊伍,具有行政特征。校長要依靠初級和中級管理者實現校內良好的人際關係。
這裏從行政管理角度討論行政管理者與教職員工的有效溝通問題,主要是製度和秩序層麵的探討,也是從溝通媒介運用和溝通方式角度探討溝通內容和形式。
1.溝通內容
學校的目標和使命,包括學校的長期目標、近期目標、各項重大決策的內容、人事安排、計劃完成情況等。員工管理的首要目標是幫助內部公眾理解學校組織的發展方向和使命,隨時讓他們知道學校的業務脈絡、工作思路、發展方向和目標,提供他們熟練地履行工作任務所需信息,鼓勵員工維持和提高組織的質量改善標準和責任感,確認其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