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學生小試驗小製作指導
聲學小實驗小製作
氣球會傳聲
取一隻大小適當的氣球,把它吹大到直徑25厘米左右。用細繩把氣球吊在竹竿上,並使細繩能在竹竿上移動。
在竹竿的一邊掛一個鬧鍾,讓鬧鍾的正麵對著氣球一邊的中心。你站在氣球的另一邊,距離應當是使你正好聽不清鬧鍾的“滴答”聲。
移動氣球位置,或調整你所站的位置,原來聽不清楚的聲音突然變得清楚了。
這是球內的氣體把聲音會聚到你耳邊的緣故,隻要把比空氣密度大的氣體充入氣球,都能起到這種作用。我們這隻氣球裏充入的就是你吹出來的二氧化碳氣體。
米花的舞蹈
在衣架上係十來條細線,間隔約5毫米,在每根線的另一端掛一粒爆米花,把衣架掛起來。
找一根彈性較好的橡皮筋,用嘴咬住一起,用左手拉緊另一端,靠近米花的下部,用右手指去撥動橡皮筋。由於橡皮筋的中部振動最強,所以中間的一些米花首先擺起來。橡皮筋振動得越劇烈,米花擺動越大。橡皮筋停止振動,米花也就停止擺動。
由於橡皮筋振動,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就使米花擺動起來。這個遊戲也可以用來說明聲音是怎樣傳播的,若這種振動的頻率在200赫茲至20000赫茲之間,傳到人耳的鼓膜上,就聽到了聲音。
水中的振動
由於振動而發出的聲音,可以在固體和氣體中傳播,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嗎?用細線係好三把舊鑰匙,放入盛水的大飲料瓶內並上下抖動細繩,你聽到了什麼?可以聽到碰撞聲從水中傳出來。仔細聽又會發現,鑰匙在空氣中碰撞和在水中碰撞發聲是不一樣的。學生經過親手做、親眼看的實驗過程,將會對聲音的傳播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並可以激發學生繼續去探究新的知識。
不同的聲響
將兩個飲料瓶都剪去底部並做成喇叭狀,用細線係在瓶口的瓶蓋上,再用細繩的中間部分係住一把鋼勺。將兩個喇叭口罩住兩隻耳朵並貼緊耳根,並用鋼勺去撞擊桌子等物品時,你能聽到什麼?
可以請幾位學生上台試試,並談談自己的感受。通過課堂參與的小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其求知的積極性。繼續讓一個學生手提著細線並用鋼勺碰撞課桌,再談談手上的感受。通過剛才的小實驗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振動能夠發出聲音來,並且可以通過細繩等物體向外傳播。同一個聲音從空氣傳到耳朵和從細線等傳入耳朵,其感受卻是不同的。
自製頻率計
聲音的產生,其音調有高有低。我們可以將飲料瓶剪去底部,瓶壁剪成齒狀,瓶蓋鑽孔後用筷子緊緊插入,做成頻率計。用右手撚轉筷子,同時用齒去碰紙片,當快轉或慢轉時,你聽到的聲音有什麼不同呢?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培養學生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加深對頻率概念的理解。
水哨的製作
取一吸管,用剪刀在吸管中央開一個小口,不要剪斷,讓吸管一端插入裝滿水的飲料瓶中。將吸管彎成直角,用嘴連續吹氣,同時調節吸管插入水的深度,能聽到悅耳的哨聲。
原來,水哨的聲音是由插入水中吸管內的空氣柱受振動而產生的,並且空氣柱長時音調低,空氣柱短時音調高。通過自製水哨,創設情境,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利用飲料瓶還可以製作很多聲學小實驗,比如利用兩個相同的飲料瓶聽共鳴聲,利用剪掉底部的瓶子當喊話器使用,等等。作為教師,應積極設計和選用一些簡單的材料做小實驗,光靠說實驗是不行的,而應該去做。隻有在做中,才會有新的發現,提出新的問題,並努力探究,去想辦法解決它。
磁學小實驗小製作